“以人为本”的服务业目标改革与市场化模式选择
本文关键词:“以人为本”的服务业目标改革与市场化模式选择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停留在物化和物质阶段,过度片面地追求制造业的生产、物质的增加和满足,忽视了发展的真正目标;在发展模式上,以计划为主导模式推动工业的发展,将有形的手凌驾在无形的手之上,效率较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应界定为基于人和家庭的商品和劳务消费的幸福感,不应忽略服务;发展模式上应同时重视物质生产与服务提供,对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宽松的制度支持,市场化导向应成为主要的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目标 结构变迁 服务 市场化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重大技术进步和我国高科技行业发展研究”(编号:13AZD073)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招标课题“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研究”的成果
【分类号】:F719
【正文快照】: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重大调整,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新的发展阶段将有新的发展需求,经济发展使居民对社会经济变革的要求日益加强,改革的压力越来越大。可以预见,改革将是全方位的,面临利益重构和规则重建。需要加以研究的问题包括:改革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士平,蒋巨新;消费结构变迁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浙江统计;2003年11期
2 付强,吴娓;投机倾向下的股权结构变迁[J];商业研究;2004年05期
3 张小玲;;农村社会成员结构变迁的非均衡性[J];资料通讯;2005年12期
4 文军;杜玉华;;从城乡分割到统筹发展:上海新郊区建设中的结构变迁[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叶初升;罗连发;;民营企业发展与“双重结构变迁”——透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发展经济学视角[J];江汉论坛;2008年09期
6 侯国栋;企业分配权结构变迁的动力、趋势及政策内涵[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7 彭丽红;我国“入世”过渡期分析与结构变迁[J];党政干部学刊;2005年01期
8 庄佳强;徐长生;;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9年04期
9 曾晓玲;;当代中国消费结构变迁的动力机制[J];科学经济社会;2013年02期
10 黄凯南;;结构变迁与经济演化增长[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永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阶层结构变迁述论[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叶初升;罗连发;;民营企业发展与“双重结构变迁”——透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发展经济学视角[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3 张兴;;经济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A];山东省首届服务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选[C];2007年
4 刘玉连;;贵州职业发展中的社会评价与主体预期——基于“贵州职业发展与结构变迁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纯 英洁;结构变迁,,催生先进生产力[N];无锡日报;2014年
2 记者 朱羿 实习记者 黄珊;城镇化进程催生家庭结构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日本城市化中的消费结构变迁[N];证券时报;2010年
4 华林证券分析师 胡宇 殷海波;人口结构变迁中的投资机会[N];证券时报;2011年
5 梅珍生;所有制结构变迁展现理论创新的魅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评论员;一盘棋推进农村城镇化[N];沈阳日报;2005年
7 侯捷宁;关注经济结构变迁下的投资机会[N];证券日报;2006年
8 记者 鲁艺;中国股市:走向市场化的结构变迁[N];财经时报;2001年
9 王广谦(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中国金融结构变迁与体制改革[N];经济参考报;2001年
10 周文亮;经济结构变迁带来投资机会[N];证券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秋t
本文编号:864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864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