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过程及扩散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过程及扩散模式研究
【摘要】:创意在创意产业集群内部和外部的扩散是促进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推动创意产业规模化的关键所在.在借鉴创新扩散等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界定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内涵,分析了创意扩散的特点,并进一步构建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过程模型".该模型刻画了创意扩散的一般过程规律,反映了创意扩散主体、扩散影响因素以及扩散环境等各扩散要素的交互作用和扩散机制,并提炼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的三种模式.本研究拓展和丰富了创意扩散的理论分析框架,且对促进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创意产业集群 创意扩散模型 创意扩散模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复合网络环境下创意团队创意过程中隐性知识转化与整合研究”(7127307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重点大学核心能力提升过程中知识整合的系统研究”(70873027) 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基金(CIF1-DT1402)
【分类号】:F062.9;F719;F224
【正文快照】: 创意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经济浪潮.根据Howkins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提供的数据,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的价值为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一些发达国家的速度更快,如美国达到14%,英国达到12%[1].创意产业集群作为创意产业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4期
2 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3 胡晓鹏;;基于资本属性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2期
4 王红亮;李国平;;从创意到商品:运作流程与创意产业成长——基于“一意多用”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8期
5 孙光磊;鞠晓峰;;创意扩散理论基本概念解析与概念模型[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陈劲;魏诗洋;陈艺超;;创意产业中企业创意扩散的影响因素分析[J];技术经济;2008年03期
7 张梅青;王稼琼;靳松;;创意产业链的价值与知识整合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11期
8 厉无畏,王如忠,缪勇;积极培育和扶持创意产业发展 提高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J];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9 彭艳;朱明健;;创意产业中创意源的衍生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曹tD玮;席酉民;;区域产业集群内信任关系的形成与构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ew Development Trend of Edible Fungus Industry in Chin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2年01期
2 戴孝悌;;产业链视域中的日本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3期
3 卢敏;李玉;;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新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4 姜宝华;;从产业融合看创意产业的发展——以江西省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戴翔;;全球创意产品贸易发展趋势及中国机遇[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程正中;;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问题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7 赵继新;楚江江;;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黄彬;武景山;;自主品牌的发展与保护[J];北方经济;2009年06期
9 夏骥;;国际品牌在华布局的区位选择——以北京和上海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10 张炜;姚海棠;;试析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秋阳;;休闲度假旅游区产品的创意化发展趋势与路径研究[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董雪兵;朱慧;;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及实证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刘家珉;李晓晖;;北京市工业领域创意设计高级人才队伍状况分析与对策[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莉;;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状况调研报告[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5 刘伟元;;创意产业视野下的工业设计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孙隽;;浅析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产品设计的价值定位[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蔡科;陈汗青;;产品设计在创意产业中的系统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陆江艳;;社会的包容性对工业设计发展创意产业的影响[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潘瑾;陈媛;;基于知识溢出的创意产业集群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为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郝渊晓;张洁;周美莉;;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汝安;武术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曲秉春;产业链视域下的农户增收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忠;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应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5 陈颖;创意产业集聚区环境对创意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耿亚新;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刘峰;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9 董军;企业集团物流网络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李玉梅;面向产业链的协同产品开发理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依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烨;区位优势要素对上海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傅济锋;创意产业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杰;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浙江省纺织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机制及对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锐;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与战略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海峰;中国TD-SCDMA产业内企业间协同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赵迪;关于创意产业引领时尚生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树永;大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于琛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张耀中;产业价值链中的价值创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明,韩谨;走向“创意”产业[J];出版参考;2005年Z1期
2 芮明杰;刘明宇;;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J];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3 潘成云;解读产业价值链——兼析我国新兴产业价值链基本特征[J];当代财经;2001年09期
4 何建平,李蕾蕾;深圳动漫产业发展路径及其本地和外部因素分析[J];当代电影;2005年06期
5 李心芹,李仕明,兰永;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4期
6 胡晓鹏;从分工到模块化:经济系统演进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9期
7 胡晓鹏;价值系统的模块化与价值转移[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1期
8 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1期
9 薛红志;张玉利;;突破性创新、互补性资产与企业间合作的整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10 徐和平,孙林岩,慕继丰;产品创新网络中的信任与信任机制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心芹;产业链若干问题研究—特性.类型.利益分配[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洁;;创意产业集群:城市的另类增长空间[J];生产力研究;2009年01期
2 黄志锋;;创意产业理论研究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3 孙俊辉;潘瑾;;基于GEM模型上海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中国市场;2010年45期
4 强家霄;解亚萍;;基于网络组织结构的创意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1年23期
5 严红梅;;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基于波特集群竞争理论分析视角[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余晓泓;;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组织创新机制研究[J];产经评论;2010年04期
7 张梅青;盈利;;创意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演进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年S1期
8 余晓泓;;基于模块化理论的创意产业集群组织模式和创新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8期
9 余晓泓;;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组织创新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年08期
10 郑文兴;;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意产业集群培育对策研究[J];海峡科学;2010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丽君;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盈利;创意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徐娜;创意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4 窦佐伟;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对创新型城市影响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刘文佳;信息化对创意产业集群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武超;创意产业集群的创意扩散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20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920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