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外溢效应的外部因素
本文关键词: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外溢效应的外部因素
【摘要】:从理论上探讨了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外溢效应的外部影响机制,并提出研究假设。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8—2012年福建省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政策环境、城镇化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在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外溢效应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4个外部因素均能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外溢效应,其中政策环境和技术创新能力对金融业和科技服务业的外溢效应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城镇化水平对物流业和金融业的外溢效应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信息化水平对物流业外溢效应的增强作用最为显著。指出:当前应进一步改善外部环境以促进产业联动发展。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外溢效应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物流业对制造业外溢效应的检验分析研究”(12BJY069) 福建省软科学研究指定项目“福建省现代物流业技术发展研究”(2012R0044)
【分类号】:F719;F424
【正文快照】: 面临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国际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中国制造业只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知识和技术投入增强了制造业的自主设计能力以及创新和创造能力,通过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2 陈建军;陈菁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6期
3 耿殿贺;原毅军;;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企业动态创新能力的机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4期
4 邵宇开;刘宏超;王浣尘;;区域经济增长与信息化因果关系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7年03期
5 冯泰文;孙林岩;何哲;邢星;;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制造业能耗强度的路径分析[J];科研管理;2009年04期
6 梁红艳;王健;;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系[J];经济管理;2012年11期
7 何青松;张春瑞;李泽昀;;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产业高度的实证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赵东安;杨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韩国现代化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9年01期
9 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外溢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年12期
10 何青松;杨川;;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进;徐谷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郑吉昌,夏晴;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及产业整合效应[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左晶;;试论广告的文化创意产业属性[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余东华;范思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造业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解释与出路[J];财经科学;2011年02期
5 叶娇;;外资企业研发绩效的随机前沿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3期
6 胡际;陈雯;;生产者服务业对第二产业TFP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2001—2008年省际行业面板数据[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2期
7 赵凯;宋则;;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及作用机理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01期
8 宣烨;;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空间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04期
9 徐丽霞;田喜洲;;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因素的SDA分析[J];西部论坛;2011年01期
10 王治;;服务业发展地位研究述评[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久文;;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城市转型与人类未来”城市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徐林清;陈碧莲;;制造企业特征与快递服务需求模式[A];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潘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研究[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4 王卫明;;浅论水轮发电机组的检修与技术改造[A];2013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杜丹丽;金秋;曾小春;;动态创新能力的内涵、维度与测量——基于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国际商务谈判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2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梁光雁;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曾世宏;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中国服务业结构变迁[D];南京大学;2011年
5 王亚男;两化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益瑞涵;工业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何勇;服务业在产业变迁中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8 龙跃;基于服务型制造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服务博弈及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代伊博;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石学刚;基于制造业服务化视角的我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玉婷;分工、交易效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郭倩倩;产业结构转型中的江苏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衍;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杨尚波;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就业效应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高源鸿;沈阳生产性服务业对其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朱茗;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韩锡琴;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8 曹亮;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崔恒虎;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时春红;中国工业和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差异比较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雅文;罗永泰;;基于需求整合与开发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6期
2 刘修岩;何玉梅;;集聚经济、要素禀赋与产业的空间分布: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3 齐讴歌;周新生;王满仓;;房价水平、交通成本与产业区位分布关系再考量[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1期
4 陈淮;我国能源结构的战略调整与国际化对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7期
5 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6 金碚;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7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8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9 原毅军;耿殿贺;张乙明;;技术关联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研发博弈[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1期
10 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廷榔;[N];中国环境报;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泳宏;谭蓉娟;;同城关系、行业内外溢效应与集聚——来自制造业2000-2007年市际面板数据的实证[J];当代财经;2009年02期
2 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年12期
3 涂锦;王燕杰;曹川;;四川省服务业与工业外溢效应的动态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顾乃华;;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及其区域边界——基于HLM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5期
5 方福前;李新祯;;FDI外溢效应对我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12期
6 王建军;苏永乐;;陕西制造业投资对经济增长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黄珂;FDI对我国内资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分析和思考[J];企业经济;2005年06期
8 易行健;李良生;;市场是否可以换来技术进步?——来自广东省工业部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07年07期
9 焦知岳;游媛;;基于不同要素模型分析我国制造业FDI外溢效应[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01期
10 丁宁;陈阿兴;周经;;制度改革、流通创新与制造业效率提升[J];经济问题;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驻英国记者 白阳 本报驻日本记者 田泓;日元贬值外溢效应引担忧[N];人民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川;四川省服务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张东彪;产业集聚中龙头企业外溢效应分析[D];暨南大学;2015年
3 严兰丽;重庆市服务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陈健;我国工业FDI外溢效应分析及实证检验[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21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92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