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中国与欧盟发展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06:23

  本文关键词:中国与欧盟发展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服务贸易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MIIT指数 影响因素


【摘要】:本文采用G-L指数和MIIT指数对中国与欧盟各国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水平进行了测算,发现静态来看,中国与欧盟19个国家的服务贸易表现为产业内贸易,与8个国家的服务贸易表现为产业间贸易;动态来看,中国仅与欧盟6个国家在2002—2012年间有超过5个年份服务贸易由产业内贸易带动,而与其他21个国家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存在剧烈波动。基于中国与欧盟27国面板数据的考察,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比重、货物贸易、研发投入比重对于中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具备推动作用,而人均收入差异及贸易开放度差异的扩大都会阻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无论是当期还是滞后期的外资投入对于中欧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发展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为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中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建议。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服务贸易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MIIT指数 影响因素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区域生产者服务贸易发展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3BGJ036)的资助
【分类号】:F719;F752.7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产业内贸易是与产业间贸易相对的概念,与受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推动的产业间贸易不同,产业内贸易的动力来源于技术差异和规模经济。产业内贸易最早用于研究商品贸易,Verdoorn(1960)在考察比、荷、卢经济联盟内部的贸易形式所发生的变化时,发现经济联盟内部各专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双喜;王磊;;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进;巫雪芬;;“金砖四国”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1年06期

2 陆根尧;王晓琳;;中日自由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11期

3 张婧;;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6期

4 王娟;韦卓吕;;中国-东盟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陈巧慧;戴庆玲;;中国与日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5期

6 欧进锋;;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动态演变研究——基于不同贸易指数比较[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4年10期

7 张英;;入世后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调整成本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梁赫;;亚太地区服务贸易比较及对中国的影响[J];商业经济;2010年18期

9 马静;逯宇铎;;中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2年07期

10 王进;;“金砖四国”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汉林;郑云;;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6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艳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娟;中国—东盟国家服务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蒋庚华;中国服务贸易结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任靓;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5 包艳;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及其对两国经济关系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王影;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高伟;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刘中伟;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许娟;基于引力模型的中美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徐佳;运输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杨林军;中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5 陈倩;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和服务业间作用机制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6 孟祥娟;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陈付愉;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8 唐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内贸易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9 文文;中新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

10 杨军;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杜运苏;郭羽诞;;产业内贸易与贸易调整成本——基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2 汤海燕,史智宇,周甫军;影响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因素解析[J];当代财经;2003年12期

3 朱胜勇;;全球服务业离岸外包:现状、动因及演变趋势[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林琳;中国制成品进出口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5 范爱军;李丽丽;;中国与韩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为例[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6 戴枫,耿利敏,孙文远;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探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05期

7 史智宇;产业内贸易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J];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04期

8 曾国平,胡新华,王晋;对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状况的测算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年2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产业内贸易指标及其优化[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翟卉;;对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的思考[J];理论导报;2000年02期

3 高运胜;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状况的分析和建议[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李俊;产业内贸易及其在我国的实践[J];国际经贸探索;2003年01期

5 苑涛;欧洲国家产业内贸易分析[J];欧洲研究;2003年05期

6 郑理明,王雷;关于中国产业内贸易的研究[J];企业经济;2003年08期

7 李俊;产业内贸易及其在广东的实践[J];学术研究;2003年09期

8 祝欣;我国产业内贸易问题的现状与展望[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9 陈秋云,陈望春;两种产业内贸易模式的实证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李海平;产业内贸易理论与我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石高超;朱瑞祥;田志宏;;我国农机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杨婧;兰勇;周发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经济效应实证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陈汉林;郑云;;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6辑)[C];2012年

4 廖翼;兰勇;;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正良;秦兴方;;江苏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与竞争力提升[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娟;;中国-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及动因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7 李世杰;李凯;梅丽;;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实证研究[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曙霄;;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模式及其结构问题的探讨[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9 吕国钧;;全球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制造业的转移和重组[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2期(总第20期)[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民;广西应探求产业内贸易之路[N];广西日报;2005年

2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易然;电子通信设备产业内贸易因素分析[N];国际商报;2009年

3 杨民;与东盟有广阔合作空间 广西应探求产业内贸易之路[N];证券日报;2005年

4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官锡强;深化广西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实现产业优化升级[N];广西日报;2011年

5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潘文卿;中国农业竞争优势大盘点[N];中国信息报;2000年

6 ;贸易模式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取向[N];中国文化报;2003年

7 潘文卿(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农业发展要实施比较优势[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8 李玉举;澳大利亚:理想的贸易伙伴[N];国际商报;2004年

9 陈峰;建立大企业间战略联盟[N];民营经济报;2005年

10 姚海天;变动的“雁行”:中日经济再定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征;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演进机制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王鹏;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宁国玉;中国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章丽群;中美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与利益分配[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5 李季;中国与日、韩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林琳;产业内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王虎;产业内贸易结构模式、分类体系对应及产品差异性的界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吴学君;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高伟;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孙骏;闽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厉江;中日韩三国之间产业内贸易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2 王丹;辽宁省与韩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3 吴君;中国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田菲;中美产业内贸易发展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刘文涛;山东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丛培飞;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7 张伟静;苏浙粤三省产业内贸易比较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8 黄蓉;中美高技术产业内贸易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邹雯;中欧产业内贸易研究:1999-2006[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周颖;中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现状与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98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998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7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