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矿产的界定及几点思考
本文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矿产 政府规划 频次统计 重要性排序 差别化管理 出处:《中国矿业》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传统产业,更强调节能环保、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我国传统产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更加强化的今天,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战略新兴产业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战略新兴产业所需要的矿产,一直没有定论。本文将战略新兴产业所需要的矿产定名为战略新兴产业所需矿产,在对国外政府组织研究报告、国内规划、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等资料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统计这些资料中矿产出现的频次,结合相应分析,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矿产范围,且根据重要性进行了相关分类,提出了相应建议。
[Abstract]: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industries,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emphasize more energy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recycling. Today, when China's traditional industries have overcapacity and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are more strengthen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by the state.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12th Five-Year Plan for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have risen to unprecedented heights. However, the minerals needed by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There has been no final conclusion. This paper named the mineral resources needed by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as the mineral needed by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ports of foreig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domestic planning, domestic scholars' research results, and so on,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the frequency of mineral occurrence in these data and the corresponding analysis,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scope of mineral resources needed by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classifies them according to their importance,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基金】:地质调查子项目“中国战略性矿产安全评价与支持系统建设”资助(编号:12120114053001)
【分类号】:F42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新安;张迎新;;把“三稀”金属等高技术矿产的开发利用提高到战略高度[J];国土资源情报;2011年06期
2 王登红;王瑞江;李建康;赵芝;于扬;代晶晶;陈郑辉;李德先;屈文俊;邓茂春;付小方;孙艳;郑国栋;;中国三稀矿产资源战略调查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地质;2013年02期
3 曹庭语;;日本稀有金属保障战略[J];国土资源情报;2011年04期
4 张迎新;;欧盟将14类矿产确定为关键原材料[J];国土资源情报;2011年05期
5 陈毓川;建立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和体系[J];国土资源;2002年01期
6 陈其慎;王高尚;;我国非能源战略性矿产的界定及其重要性评价[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01期
7 齐亚彬;中国矿产资源储备问题研究[J];资源·产业;2002年06期
8 张福良;何贤杰;杜轶伦;王珍珍;雷晓力;方一平;胡永达;;关于我国战略性新兴矿产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J];中国矿业;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丽丽;王静;李洁;;包头稀土资源保护及战略储备的思考[J];包钢科技;2009年06期
2 任忠宝;余良晖;;稀土资源储备刻不容缓[J];地球学报;2011年04期
3 吕惠进;浙江萤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3期
4 杨娴;邵燕敏;陆凤彬;汪寿阳;;矿产储备环境变迁与管理体系变革的联动机制——从美国看中国战略性矿产储备管理体系的建设[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2期
5 毛党龙;;影响湖南矿产资源储备地选择的因素[J];国土资源导刊;2012年08期
6 金悦;;关于建立适合我国的矿产资源储备立法研究——兼论《矿产资源法》的修改[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5期
7 周海东;吴强;任忠宝;余良晖;郭晓婉;;优势战略矿产资源矿产地储备的建模及按序推进的量化分析[J];地球学报;2013年04期
8 王雪;;我国矿业安全规制的对策——以我国矿产资源的分类为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9 李鹏飞;杨丹辉;渠慎宁;张艳芳;;稀有矿产资源的战略性评估——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7期
10 王登红;徐志刚;盛继福;朱明玉;徐珏;袁忠信;白鸽;屈文俊;李华芹;陈郑辉;王成辉;黄凡;张长青;王永磊;应立娟;李厚民;高兰;孙涛;付勇;李建康;武广;唐菊兴;丰成友;赵正;张大权;;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J];地质学报;201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董华;;用和谐理念指导我国《矿产资源法》的修改[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2 杨强;雍卫华;;国内外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A];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樊相如;;战略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战略[A];2006年全国金属矿节约资源及高效选矿加工利用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登红;何晗晗;黄凡;王永磊;;对华南小岩体找大矿问题的探讨[A];“小岩体成大矿与找矿战略突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洋;基于PSR概念模型的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陶春;中国稀土资源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姜秉国;中国深海战略性资源开发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胡胜国;资源环境产权融资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刘旭友;国家实物战略储备[D];西北大学;2009年
6 胡跃龙;经济发展资源支撑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马伟东;金属矿产资源安全与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王波;我国铁矿石战略储备物流基地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杨娟;基于供需安全的铁矿石进口风险分析与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10 吴新春;中国铁矿石资源供应安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智宏;基于GIS的矿产资源储备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永康;企业生产与供应链网络同步优化模型及其在露天矿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09年
3 丁吉琴;我国稀有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立法必要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晓东;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规模及其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邬沛民;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供给安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贾亮;国际铁矿石价格变动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7 王华兵;中国矿产资源储备立法初步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徐凌云;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李文芳;我国优势金属矿产资源国际市场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高瑜;矿产资源安全法律保障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东波;论战略性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备体系的建立[J];世界有色金属;2001年08期
2 胡小平;战略性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调控对策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04年06期
3 黄凡;陈毓川;王登红;袁忠信;陈郑辉;;中国钼矿主要矿集区及其资源潜力探讨[J];中国地质;2011年05期
4 张大超,汪云甲;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年05期
5 ;Cenozoic Mineralization in China, as a Key to Past Mineralization and a Clue to Future Prospecting[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0年03期
6 袁国华;;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的思路与重点[J];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09期
7 王成辉;王登红;黄凡;徐珏;陈郑辉;应立娟;刘善宝;;中国金矿集区及其资源潜力探讨[J];中国地质;2012年05期
8 张新安;张迎新;;把“三稀”金属等高技术矿产的开发利用提高到战略高度[J];国土资源情报;2011年06期
9 王登红;王瑞江;李建康;赵芝;于扬;代晶晶;陈郑辉;李德先;屈文俊;邓茂春;付小方;孙艳;郑国栋;;中国三稀矿产资源战略调查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地质;2013年02期
10 曹庭语;;日本稀有金属保障战略[J];国土资源情报;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开云;安徽局一队完成产值逾两亿元[N];中煤地质报;2007年
,本文编号:1497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497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