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锂电池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现状
本文选题:钛酸 切入点:电池技术 出处:《新材料产业》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钛酸锂电池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自从锂离子电池在1991年产业化以来,电池的负极材料一直是石墨(包括人造及天然石墨)在一统天下。尖晶石型钛酸锂(Li4Ti5O12,LTO)自从1971年Deschanvres等报道了其合成方法与晶体结构之后[1],Colbow等和Ohuku等对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电化学性能测试[2,3]。然而钛酸锂作为新型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由于其多项优异的性能而受到重视开始
[Abstract]:First, the development of lithium titanate battery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sinc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lithium ion battery in 1991, The anode materials of batteries have been dominated by graphite (including artificial and natural graphite). Spinel lithium titanate Li4Ti5O12LTOA has been compared with Ohuku since 1971 when Deschanvres et al reported its synthesis method and crystal structur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test of the system [2] .However, lithium titanate as a new type of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has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due to its many excellent properties.
【作者单位】: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分类号】:F416.6;TM9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伯林;张云;李芳芳;;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C[J];四川有色金属;2013年03期
2 武洪彬;张益明;杨宝峰;佘佩亮;曹殿学;;碳氮包覆共Li_4Ti_5O_(12)的电化学性能[J];电源技术;2013年09期
3 李新禄;钟奇能;王皓;黄佳木;;水热法制备花状纳米片簇Li_4Ti_5O_(12)及其储锂性能[J];功能材料;2013年19期
4 Long-Jiao Chang;Shao-Hua Luo;Hai-Liang Zhang;Xi-Wei Qi;Zhi-Yuan Wang;Yan-Guo Liu;Yu-Chun Zhai;;Synthesis and performance of Li_4Ti_5O_(12) anode materials using the PVP-assisted combustion method[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14年12期
5 张遥遥;王丹;张春明;何丹农;夏永姚;;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J];电源技术;2015年04期
6 付成波;郑育英;黄慧民;孙明;徐前忠;黄天候;;钛酸锂电极材料的合成及改性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3年10期
7 刘坚;江民华;孔青荣;;晶态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与电解液的兼容性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4年09期
8 金星;陶春然;廉今兰;;锌掺杂对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16期
9 Amruthalakshmi Vijayakumar;Ranjusha Rajagopalan;Anoop S.Sushamakumariamma;Jickson Joseph;Amrutha Ajay;Shantikumar V Nair;Deepak Krishna M.S;Avinash Balakrishnan;;Synergetic influence of ex-situ camphoric carbon nano-grafting on lithium titanates for lithium ion capacitors[J];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2015年03期
10 李运姣;王轩宇;明宪权;徐仓;孔龙;李林;叶万奇;任苗苗;;Li_4Ti_5O_(12)的湿化学法合成及电化学性能表征[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制备与改性及其电化学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林子夏;介孔结构/石墨烯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3 邱祥云;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极界面反应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4 吴凯;Li_4Ti_5O_(12)基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高温胀气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5 王利娟;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6 朱冠楠;锂离子电池用钛酸锂负极材料的相关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吕鹏鹏;锂离子电池氧化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8 张建银;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9 张明;碱性水系锂空气电池水稳定固态锂离子电解质隔膜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10 袁万颂;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Zn_2SnO_4的制备及改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含钛化合物负极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2 郭子龙;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O_2的制备、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3 周婷;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于凤斌;锂离子电池材料性能衰减加速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5 莫英华;LiFePO_4/Li_4Ti_5O_(12)电池正负极材料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6 王轩宇;钛酸锂负极材料的湿化学法合成与表征[D];中南大学;2013年
7 肖玮;锂离子电池Fe_2O_3/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的水热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李洪森;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改性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9 吴志芹;钛酸锂负极材料的掺杂改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10 吴梦;磁控溅射制备锡薄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瑞;喻佑华;张岚;袁玲玲;余丽芳;;钛酸锌粉体合成方法研究进展[J];江苏陶瓷;2008年05期
2 施哲,何蔼平,朱红波,杨显万;固/液相合成法制取高纯微细钛酸钡[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3 王昭群,朱长江;钛酸钡的燃烧合成[J];火工品;1997年01期
4 陈瑞澄;高纯微细钛酸钡粉体制备方法进展[J];铀矿冶;1997年01期
5 王歆;夏亚飞;刘继红;刘勇;;钛酸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介电性研究[J];中国陶瓷;2014年03期
6 张赞锋,,侯艳红;高纯超细钛酸钡的研制[J];粉体技术;1996年03期
7 袁华;何云蔚;艾常春;;钛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改性进展[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4年08期
8 张晓丽;王花丽;;钛酸钡粉体的制备及研究进展[J];湿法冶金;2007年01期
9 沈保罗,李伟,涂铭旌,祝海,钟毓茂;聚八钛酸钾晶须预制件的制作及其在高温烧结后的结构变化[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10 邓昭平;李思平;倪师军;;以偏钛酸为钛源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钛酸钡粉体[J];材料导报;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祥永;周丹;葛文伟;仲维卓;罗豪u&;;无铅铁电单晶钛酸钡的压电活性与场致应变[A];第14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熊健;杨兵初;周聪华;左舜贵;梁丽杰;;钕掺杂对钛酸钡的光学及吸波特性影响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3 廖璐;孙敬锋;李红立;訾建新;孟康;;钛酸锂靶件陶瓷微球制备工艺简介[A];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4 郭明波;徐宏;古宏晨;;二氧化硅包覆钛酸钾晶须的研究[A];全国第三届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王加芳;罗驹华;李杰;;机械力化学法制备超细钛酸镁粉体[A];2009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徐阳阳;张健杰;刘自力;陈友;牛飞;吴嘉恩;许家友;;钛酸钾晶须对提高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7 张惟;万小岗;王东文;潘社奇;赵颜红;;四钛酸钾晶须处理含铀废水实验研究[A];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符春林;蔡苇;邓小玲;;锆钛酸钡的结构和介电、光伏性能研究(英文)[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9 李玉芬;刘晓林;侯彦玲;陈建峰;;醇盐法制备纳米钛酸钡粉体及其物性表征[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10 杨玮玮;王桂芹;荆丽娜;段玉平;陈晓东;刘顺华;;钛酸钡的晶化特性及其介电性能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白增安;全球最大钛酸锂材料生产项目落户武安[N];河北日报;2011年
2 涵薏;新型钛酸锂电极材料研发成功[N];上海科技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李香才;钛酸锂电池技术取得进展[N];中国证券报;2013年
4 ;一种掺杂钛酸钡和镧锰氧巨磁阻器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5 郑远 记者 王春;复旦大学研发出新型纳米钛酸锂电极材料[N];科技日报;2012年
6 冶炼;离子掺杂的钛酸铋纳-钛酸钡体系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7 记者 汪永安;皖企研发国内首个纳米钛酸锂电池[N];安徽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蔡苇;钛酸钡基陶瓷的制备、微结构及介电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闫涛;纳米钛酸钡粉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3 倪海芳;钛酸锂负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及掺杂改性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4 彭秧锡;钛酸钡(铅)系列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与相变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张贺新;TiO_2和六钛酸钾晶须掺杂SiO_2干凝胶的制备及隔热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郭雪飞;钛酸锂及炭包覆钛酸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申林;掺镧钛酸铋粉体、陶瓷及薄膜的溶胶-凝胶制备技术与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娄骁;水基湿化学法合成硒化镉和钛酸钡盐材料[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会铉;碳/钛酸钡复合陶瓷薄膜的制备及性能[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王宇;纳米钛酸钡粉体及电泳沉积法制备钛酸钡薄膜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赵海燕;钛酸钡系电子陶瓷的制备及电学性质[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军;醇—水热合成四方相钛酸钡粉体[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5 宋旎;片状钛酸镁钾的制备及其处理溶液中铜离子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何晓勇;掺杂钛酸钡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5年
7 李媛媛;钛酸锂粉体制备及表征[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8 周舟;钛酸钡基陶瓷的制备及掺杂改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9 王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制备改性及其应用[D];天津大学;2013年
10 宋方平;电子陶瓷材料钛酸钡的制备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92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592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