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我国煤炭产业绿色发展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3 23:42

  本文选题:煤炭产业 切入点:绿色发展效率 出处:《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绿色发展的理念下,本文构建了包含经济效率和绿色效率的绿色发展效率模型,并根据DEA-RAM方法对我国煤炭产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煤炭产业绿色发展效率较低;在2008年之前,我国煤炭绿色发展效率发展缓慢;2008年之后,煤炭产业绿色发展效率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能源要素配置效率低下和污染控制技术革新速度较慢是影响我国煤炭产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关键原因。
[Abstract]:Under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model including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green efficiency. According to the DEA-RAM method, the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of China's coal industry is studied.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of China's coal industry is low; before 2008, the coal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of our country develops slowly; after 2008, the coal gree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of our country develops slowly. The efficiency of green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is increasing rapidly, and the low efficiency of allocation of energy elements and the slow speed of innovation of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are the key reasons that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green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in China.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域绿色创新效率的评价、空间关联及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41401655)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能源产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估及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4218)
【分类号】:F42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玲;陶锋;;中国制造业最优环境规制强度的选择——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5期

2 徐君;马栋栋;高厚宾;;国内外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4期

3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4 陈诗一;;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1980—2008)[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5 李涛;;资源约束下中国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双赢绩效研究——基于非径向DEA方法RAM模型的测度[J];经济学(季刊);2013年02期

6 ;Sustaining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under Energy and Climate Security Constraints[J];China & World Economy;2006年06期

7 岳书敬;刘富华;;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8 周五七;聂鸣;;基于节能减排的中国省级工业技术效率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1期

9 潘丹;应瑞瑶;;环境污染约束下农业生产率增长地区差异及其动态分布演进[J];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宋静;;资本积累和就业问题文献综述[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3 王云平;;改革以来教育在经济领域中是否存在公平效率的改进[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徐云鹏;张旭昆;;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再估算[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王玉;;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6 陈飞翔;黎开颜;刘佳;;“Lock-in Effect” to Be Blamed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Imbalances[J];China Economist;2008年03期

7 郝琳琳;李林;;河北省资本存量的估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7期

8 刘涛;;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2期

9 石东伟;何永芳;;产业专业化、产业多样化与城市经济增长[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2期

10 胡锋;毛超;;珠三角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树;陈刚;;环境管制与生产率增长——以APPCL2000的修订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汪阳洁;姜志德;王继军;;中国耕地保护制度发挥效力了吗?[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文普;;省级水平污染减排与生产率的经验分析[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宪;;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6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7 刘宪;;劳动者报酬下降、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8 胡永刚;;体制变革中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与实证分析[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薛占栋;;深圳物质资本存量估算[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曹林峰;刘黄金;;苏北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廖立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亮;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嵘;我国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2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瑞军;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薇;不安全感、预防性储蓄与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袁赢;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刘春燕;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戎梅;我国物流效率的贸易效应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8 马丹;基于DEA的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效率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9 李亚峰;我国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结构优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成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诗一;严法善;吴若沉;;资本深化、生产率提高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变化——产业、区域、能源三维结构调整视角的因素分解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2 甘强;;实施资源环境保障战略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重庆行政;2009年01期

3 李谷成;;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距与收敛性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4 ;牛文元:“低碳”是世界经济大势所趋[J];大经贸;2009年09期

5 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9年02期

6 于峰;齐建国;田晓林;;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999—2004年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7 冯根福;刘军虎;徐志霖;;中国工业部门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8 袁鹏;程施;;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库兹涅茨曲线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2期

9 陈群胜;罗兰;;环境友好设计与低碳经济[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9期

10 涂正革;肖耿;;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国际部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浩 本报驻英国记者 何屹 本报驻德国记者 顾钢 本报驻法国记者 李钊 本报驻韩国记者 邰举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杜华斌 本报驻巴西记者 张新生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 程刚 本报驻南非记者 李学华;[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流涛;农村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石惠春;刘鹿;刘伟;;山西省城乡统筹发展效率的DEA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航;推动改革创新 提升发展效率[N];中国冶金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张中宝 柏彬 实习生 钟瑜;海口提升行政效能提高发展效率[N];海南日报;2013年

3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总经理 张宁;夯实基础 改进作风 提升发展效率效益[N];国家电网报;2013年

4 实习生 关丽楠 记者 单传洪;共谋“智慧产业” 聚焦发展效率[N];安徽经济报;2012年

5 凌耀初;提高农村发展效率的三大主攻方向[N];农民日报;2001年

6 王席传 本报记者 黄继妍;信息化提高产业发展效率[N];江西日报;2010年

7 本报评论员;善用管理权力 降低发展成本 提高发展效率[N];珠海特区报;2007年

8 南方日报记者 龚晶 阎锋 见习记者 李晓莉 通讯员 苏存扣;政府主导破解动迁难题模式创新提升发展效率[N];南方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翟新群 李万东 整理;用提升行政效能来提高发展效率[N];辽宁日报;2013年

10 吴红萱 孙昂;走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N];中国财经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申波;我国城市化发展效率的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2 卢莉娟;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来自中国1978-2004年的证据[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汪辉;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08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608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c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