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前后广州的手工业行会——以劳资关系为视点
本文选题:广州 + 劳资关系 ; 参考:《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年02期
【摘要】:"劳资合行"即劳资双方共生于同一行会,是中国传统行会作为"劳资共同体"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也是广州早期劳资关系的主要组织形态。根据五四前后时人对广州手工业行会的相关调查不难发现,尽管在组织结构上已现"劳资分离"态势,但"劳资合行"的行会制度仍是根深蒂固,并依然支配着广州手工业劳资双方的日常生活:它不仅通过行规惯例的约束机制以强化劳资的会籍管理及其生产经营,同时还借助团结互助的激励机制来固结人心,弥缝劳资纷争,藉以维系行会在城市社会经济中的垄断地位与作用。际此"劳资合行"的行会制度与理念的长期浸润下,劳资阶级意识萌生的阻力可想而知。
[Abstract]:The combination of labor and capital i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traditional guild a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labor and capital community", and it is also the main organizational form of the early labor relations in Guangzhou.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investigation of Guangzhou Handicraft Association around the May 4th Movement,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although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has shown a situation of "separation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the guild system of "joint labor and management" is still deeply rooted. And it still dominates the daily life of both sides of Guangzhou handicraft industry: it not only strengthens the membership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labor and capital through the restraint mechanism of trade rules and conventions, but also solidifies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the people by means of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solidarity and mutual assistance. To maintain the monopoly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guild in city economy. Under the long-term infiltration of the guild system and idea, the resistance to the emergence of labor class consciousness can be imagined.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末民初广州劳资关系变动研究”(批准号:11BZS046) 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4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彭南生;近代中国行会到同业公会的制度变迁历程及其方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朱英;中国传统行会在近代的发展演变[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3 彭泽益;;十九世}\0后期中国城市手工业商业行会的重建和作用[J];历史研究;1965年01期
4 虞和平;;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行会的近代化[J];历史研究;1991年06期
5 王翔;近代中国手工业行会的演变[J];历史研究;1998年04期
6 霍新宾;清末民初广州的行会工会化[J];史学月刊;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晓荣;王国平;;晚清中国商业行会对洋商的“停交”抵制活动——基于经济和法律的视角[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2 霍新宾;;在“爱国”与“私利”之间——国民革命时期一例民族主义运动中的工商关系[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3 牛大勇;英国的两手政策与省港罢工之收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4 冯铁金;;李大钊在西湖会议上被增选为二届中央委员[J];北京党史;2010年02期
5 邓咏秋;;20世纪前半期中国出版业同业组织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J];出版科学;2007年03期
6 程金蛟;“南陈北李”缺席“一大”原因新探[J];长白学刊;2003年05期
7 李文婷;高正礼;;党的创立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陈伟;栾洋;;晚清的会馆与地方政府——咸同年间新会葵扇会馆的个案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9 李三星;再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J];党的文献;2002年01期
10 田明;何建国;;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邮务工人运动——以上海邮务公会(工会)为中心的考察[J];党的文献;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冯筱才;;中国商会史研究之回顾与反思[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2 支果;李拥军;;盐业行会与纠纷解决机制——以四川自贡近现代盐业行会的影响为视角[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3 武云;朱明清;;从党史的附庸品到独立的工运史研究——兼评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虞和平;;西方影响与中国资产阶级组织形态的近代化[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5 马敏;付海晏;;近20年来的中国商会史研究(1990~2009)[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6 黄峥;;论刘少奇的历史地位[A];刘少奇百周年纪念——全国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1998年
7 杨放萍;黄爱国;;刘少奇领导安源工人运动的历史功绩[A];刘少奇百周年纪念——全国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1998年
8 马敏;付海晏;;近20年来的中国商会史研究(1990~2009)[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钱海平;以《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为资料源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陈延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汪仕凯;工人政治的逻辑及其变革: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李锦峰;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1924-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6 葛宝森;保定商会研究(1907-1945)[D];河北大学;2011年
7 刘勇;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工会利益整合—表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自俭;民国时期铁路工人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巴杰;民国时期的店员群体研究(1920-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晶;上海银行公会研究(1927-1937)[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佳;国民党民众运动研究(1924—1937)[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付延功;论邓中夏对工人运动的理论贡献[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谭欢;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阶级阶层理论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小宝;上海书业同业公会研究(1930-1937)[D];东华大学;2011年
5 敖凯;京师总商会研究(1906-1928)[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爱娇;近代陕西商会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陈相胜;晚清商会制度论略[D];河南大学;2011年
8 唐雅敏;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机制与作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唐婧;上海书业公会版权维护研究(1905-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红涛;纪念中的矛盾与冲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钻友;从会馆、公所到同业公会的制度变迁——兼论政府与同业组织现代化的关系[J];档案与史学;2001年03期
2 朱榕;上海木业同业公会的近代化——以震巽木商公所为例[J];档案与史学;2001年03期
3 邱捷;辛亥革命时期的粤商自治会[J];近代史研究;1982年03期
4 胡光明;论早期天津商会的性质与作用[J];近代史研究;1986年04期
5 王翔;从云锦公所到铁机公会——近代苏州丝织业同业组织的嬗变[J];近代史研究;2001年03期
6 彭南生;近代工商同业公会制度的现代性刍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7 刘石吉;一九二四年上海徽帮墨匠罢工风潮——近代中国城市手艺工人集体行动之分析[J];江淮论坛;1989年01期
8 黄逸峰;;关于旧中国买办阶级的研究[J];历史研究;1964年03期
9 彭泽益;;十九世}\0后期中国城市手工业商业行会的重建和作用[J];历史研究;1965年01期
10 李华;;明清以来北京的工商业行会[J];历史研究;197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金志霖;中英手工业行会经济作用之比较[J];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2期
2 宁凡;;近代早期荷兰手工业行会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孔令奇;试论清前期苏州的手工业行会[J];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6期
4 董倩;;英国中世纪手工业行会的城市管理职能探析[J];大众商务;2010年16期
5 ;[J];;年期
本文编号:1993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993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