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企业之创新文化建设
[Abstract]:Positive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a nation's progress, the inexhaustible power of a country's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source of an enterprise's everlasting vitality. At present, under the severe situation of domestic steel industry, the refractory industry with high dependence on steel also presents a new normal of "low growth, low benefit, low price and high pressure". In this context,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only b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ulture can the enterprises break away from the predicament in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market situation and cruel market competition, and achieve better results.
【作者单位】: 武钢耐火材料公司;
【分类号】:F426.71;F27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跃进;;栽好梧桐引凤凰——关于民营企业创新机制的思考[J];中国纺织;2010年09期
2 禹济民;关于进行科技创新的思考[J];光谱实验室;2003年02期
3 ;欧洲创新圆桌会议——未来如果促进创新[J];化工文摘;2008年01期
4 ;创新文化引领攀钢自主创新[J];企业文明;2006年09期
5 李德义;;创新文化先行——美国企业创新之道[J];济南纺织化纤科技;2009年01期
6 ;“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坚持创新” 访江苏法诗菲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龙、副总经理李华[J];中国制衣;2012年03期
7 叶裕祥;创新是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J];上海轻工业;2000年04期
8 姚鹃;;安全 营养 美味—酵母的创新价值[J];现代食品科技;2011年03期
9 张康夫;;文化适切下的纺织品创新管理[J];纺织学报;2012年01期
10 李润森;积极进取,在创新中发展──在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安防产品信息;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忠东;杜稳灵;;企业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2 郑兢晶;彭福扬;;彭福扬要素重组法:一种新的创新方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贵州省老科协、贵阳市老科协课题组;;自主创新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A];贵州省第五届科技创新论坛文集[C];2009年
4 王桂兰;刘莹莹;;实施品牌战略 不断提高我省对外贸易自主创新能力[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王凤彬;甄珍;;创新研究中的多层次性及其发展前沿[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隋映辉;赵琨;丁海洋;;建设创新型城市:我国主要问题形成条件及政策建议[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7 李晓西;赵峥;;对科技创新驱动首都科学发展的认识与思考[A];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2012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黄群慧;;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问题分析[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龚毅;杨利峰;;双元机制与企业创新驱动战略的相互关系研究[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10 林志扬;林泉;;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杨艺;利用大数据开创新价值[N];重庆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潘辉 通讯员 刘爱德 李奉臣;用创新引领企业和谐发展[N];中国化工报;2006年
3 胡敬科;TCL电脑细分创新价值[N];中国企业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贾学颖;创新,我们还缺点什么[N];中国财经报;2009年
5 黄乃君;创新呼唤草根英雄[N];人民邮电;2010年
6 绍兴市林业局 徐江峰;以“三圈理论”指导创新实践[N];绍兴日报;2011年
7 天天;让创新成常态[N];人民邮电;2011年
8 ;创新价值的6种形式[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9 中铁三局桥隧公司 王新平;班组创新工作室:提升创新价值[N];工人日报;2011年
10 科技部调研室 刘琦岩;迎接颠覆性创新群集到来的挑战[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举;创新场域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汪寅;科技原始创新问题初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马云俊;创新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大中型制造企业创新效率评价[D];辽宁大学;2013年
4 何小英;创新得当论[D];中南大学;2011年
5 阎立;技术惯域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陈凤娣;论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希炯;知识管理中知识转换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王敏;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颠覆性和维持性创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温恒福;教育创新组织的领导与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红玉;马克思的创新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浩;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欣;论可持续科技创新[D];吉林大学;2004年
3 刘嘉政;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设计服务业协同创新机理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4 舒畅;论实践创新[D];湖北大学;2014年
5 金桔红;论知识创新的动力机制[D];中南大学;2002年
6 蒋晓霞;地方高校区域性协同创新现状及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赵飞;大学创新文化和创新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蒋显荣;管理创新的哲学思维[D];湖南大学;2003年
9 邵羽;论文化对科技创新的作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娟;文化作用于科技创新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83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283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