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合作研发中的控制机制、技术知识转化与绩效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8 08:15
【摘要】:以249家具有合作研发项目的企业为调查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合作研发中的控制机制、技术知识转化与合作研发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契约控制对技术知识显性转化具有正向作用,但对技术知识个体隐性转化和协同隐性转化没有显著作用;信任控制对技术知识显性转化、个体隐性转化和协同隐性转化都具有正向作用;技术知识转化对合作研发创新绩效和能力获取绩效均具有正向作用。
[Abstract]:Taking 249 enterprises with cooperative R & D project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rol mechanism,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chnical knowledg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cooperative R & D by using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tract control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xplicit transformation of technical knowledge, but i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tacit transformation of individual and cooperative tacit transformation of technical knowledge. Trust control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explicit transformation of technical knowledge, individual tacit transformation and cooperative tacit transformation,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has positive effe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ability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of cooperative R & D.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追赶战略下产品集成企业的产业技术链治理研究”(71202011)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复杂网络的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研究”(10YJA630019)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系统分析与决策模型研究”(ZR2011GM006)
【分类号】:F426.88;F2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益;陶蕾;;零售商对供应商的信任、控制机制使用和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2 钱锡红;杨永福;徐万里;;企业网络位置、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一个交互效应模型[J];管理世界;2010年05期

3 靳珠;;创新联盟控制机制及其关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2年11期

4 周劲波;黄胜;;SECI框架下的多层次组织知识转化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5 赵阳;刘益;张磊楠;;战略联盟控制机制、知识共享及合作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6 陈国权;周为;蒋璐;刘大伟;赵慧群;付悦;宁南;唐白冰;;中国企业团队领导行为、团队学习能力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4期

7 龚毅,谢恩;中外企业战略联盟知识转移效率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年04期

8 简传红;张同健;;基于核转化元的知识转化测度模型生成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立新;刘伟;;网络位置、组织学习与家族企业绩效:家族承诺的调节作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张德鹏;黄嘉涛;;自有品牌委托生产中零售商激励对制造商行为影响效应[J];财贸研究;2010年04期

3 陈峗;宋扬;;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专业团队知识学习的多重SECI模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卢兵;廖貅武;岳亮;;联盟中知识转移效率的分析[J];系统工程;2006年06期

5 赵道致;王明寿;刘荣娟;;商品钢筋供应链渠道长度设计研究[J];工业工程;2010年05期

6 严兴全;周庭锐;李雁晨;;信任、承诺,关系行为与关系绩效:卖方视角[J];管理学报;2010年07期

7 刘冰;符正平;邱兵;;冗余资源、企业网络位置与多元化战略[J];管理学报;2011年12期

8 朱庆英;叶飞;吕晖;徐学军;;供应商与客户间的多维度信任、承诺与信息共享之间关系的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年04期

9 李浩;;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网络知识管理框架及进展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3期

10 侯广辉;张键国;;企业社会资本能否改善技术创新绩效——基于吸收能力调节作用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阳旭;刘云;;企业对跨国公司R&D知识溢出吸收能力评价体系构建[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彭新敏;吴丽娟;王琳;;权变视角下企业网络位置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炎;周娟;;企业合作网络中关系强度和结构对等性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中国半导体战略联盟网络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文;赵炎;;复杂创新网络的小世界效应研究——一个整合社会资本与结构洞的视角[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陶厚永;卞吉华;沈晓笑;;论“四位一体”的组织学习动力学机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原长弘;周林海;;产学研合作的知识转移效率的测量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党兴华;张巍;;网络位置、企业能力与知识权力——基于技术创新网络的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杨勇;饶华;;二阶段R&D合作知识共享的制度安排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9 潘飞;高苗苗;杨玉龙;文东华;;跨组织合作的管理控制问题:一个理论研究框架[A];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陈运森;;“结构洞”网络位置与商业信用[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雪;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姜毓锋;基于技术市场的知识转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华光;动态联盟演化与知识扩散交互作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何明芮;个体层面的隐性知识认知及显性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俊;企业网络与知识管理及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严兴全;买方—卖方商业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聂鹰;竞争性战略联盟效率边界的内生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秦娟娟;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中企业决策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吴中伦;知识供应链伙伴关系的信任治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吴勇;信任视角下研发外包知识转移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游振华;种子产业链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鹏;R&D联盟知识转移风险识别及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宇;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企业间知识网络仿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王德富;技术标准联盟治理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赵鹏娟;共享领导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基于团队学习能力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何霞;高管团队背景特征、高管激励与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D];暨南大学;2011年

7 朱庆英;供应商与客户间的多维度信任、承诺与信息共享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婷;企业网络与创新模式[D];汕头大学;2011年

9 郭慧;企业导师制过程中SECI知识创造螺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10 臧静静;团队领导特征、团队学习能力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勇,漆东,龙健;战略联盟中的诚信机制[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3期

2 刘学;项晓峰;林耕;李明亮;;研发联盟中的初始信任与控制战略:基于中国制药产业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3 赵增耀;王喜;;产业竞争力、企业技术能力与外资的溢出效应——基于我国汽车产业吸收能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12期

4 谭劲松;何铮;;集群研究文献综述及发展趋势[J];管理世界;2007年12期

5 陆佳芳,时勘;影响团队学习的人际因素研究[J];管理学报;2004年03期

6 陈国权;;团队学习和学习型团队:概念、能力模型、测量及对团队绩效的影响[J];管理学报;2007年05期

7 郭睦庚;知识的分类及其管理[J];决策借鉴;2001年02期

8 耿新,彭留英;企业知识的分类、分布与转化机制研究——系统化视角下对SECI模型的一个扩展[J];管理科学;2004年04期

9 陈国权,李赞斌;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主体”类型与案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谢恩,李垣;基于资源观点的联盟中价值创造研究综述[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艳;;技术知识与产品创新的辩证互动[J];科技与管理;2006年03期

2 张国旺;周光;;企业资源要素相互关系新解[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张斌;论技术知识的综合特征[J];求索;1991年02期

4 喻金田,喻靖文;科技经营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J];科学与管理;2001年06期

5 任工昌,刘永红;面向产品创新的深度技术知识的获取与组织[J];机械设计;2003年10期

6 梅小青;;技术知识的本质属性及相关研究[J];包钢科技;2006年05期

7 刘强;;技术知识供给中的政府公共服务[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8 魏杰;;技术知识也是价值的源泉吗?——与陈越和林菲同志商榷[J];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04期

9 张德育;技术知识无法成为商品——兼与魏杰及陈越、林菲同志商榷[J];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02期

10 陈华,付春,张明林;技术知识管理与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文红;张骁;赵亚普;;什么影响了产品创新:技术还是市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刘军 通讯员 董旭霞 冯树芳;何以激发学习动力[N];中国石油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江雪;创新三模式:效果好不一定花钱多[N];中国企业报;2012年

3 吉林省永吉机关幼儿园 梁艳华;园长要有六种意识[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同济大学 张玉臣;构建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N];科技日报;2011年

5 蒋万全;安全生产:人是关键因素[N];中国石油报;2004年

6 杨紫玉;科技服务到村寨[N];阿坝日报;2006年

7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杨光斌;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N];北京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保林;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知识流动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2 崔政;当代科学与技术知识所有权问题[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娜;技术知识的存在形式和传播模式探析[D];东北大学;2012年

2 宁艳阳;企业隐性技术知识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宋晓颖;企业技术知识转化矩阵模型探讨[D];兰州大学;2007年

4 尹雪慧;技术知识的价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黄剑;技术知识传播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邢博雅;国有控股企业技术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93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393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c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