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我国茶产业新技术专利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04:41
【摘要】:我国的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茶产业正在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加强对产业链的控制,掌握行业的话语权。因此,不断推进茶产业技术进步是提升我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目前与食品加工等其他领域相比,我国茶产业专利申请、授权、保护和运用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加强和推动茶产业技术创新工作,本论文在对国内外专利技术现状的研究基础上,从7个角度分析2006年至2016年我国茶产业专利的集中领域及专利分布特征,比较国内外茶产业专利分布的差异,剖析茶产业专利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这对于进一步加强茶产业技术创新工作,更好地引导企业制定专利发展战略,推动我国茶产业发展动能向科技驱动型方向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截止至2016年底统计,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农业专利申请773022件,发明专利547619件,占70.84%,实用新型225403件,占29.16%,主要集中在食品业和生物技术领域,以先进技术为核心的集约化生产正在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驱动力。2006年至2016年,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茶产业专利申请量稳步增长,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06年的68件增至2013年的332件,年平均增长37.71%,2014年后有所下降。但茶产业发明专利技术生命周期分布仍处于起步期和技术发展期,尚未进入成熟期。专利技术领域主要分布在第二、三产业,茶叶初加工和精加工方面的创新较多,深加工领域的研究不足,企业是技术创新主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占比偏低,福建农林大学在高校中排名第二;不同省市专利数差距巨大,十个主产茶省份的发明专利逐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实用新型平稳发展,福建茶产业专利申请总量排名第二,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五。全国有效专利占比为39.45%,其中有效实用新型专利占比为53.81%。2006年至2016年,国外茶产业专利授权总量及授权率呈波浪式变化,在2008年达到最高峰。国外茶产业专利技术除了传统食品加工领域和茶用物品或设备的研究领域外,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和输送包装、贮运材料领域分布占比较大,对茶产业深加工领域的创新投入较大,且国外茶叶企业的专利集中度较高,技术创新水平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目前我国新技术专利发展仍存在“四低五不足”问题:发明专利占比偏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占比偏低,企业的专利集中度偏低,有效专利占比偏低;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专利授权率和专利有效性不足,企业创新意识不足,产学研合作不足、企业专利规章制度不足等。针对问题,本文提出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应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和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和夯实企业的创新基础,增强技术强企的创新意识和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规范专利创造过程;在专利运用渠道方面,要拓宽技术研究领域且延伸专利链条,加大专利与市场的对接力度以拓宽专利应用渠道,发挥技术中介的桥梁作用以提高技术交易成交率;在专利保护方面,应该提升企业专利保护意识和增强侵权举证能力,加大专利的保护力度和提高违法成本;专利管理能力方面,要树立专利管理意识和提升专利管理能力,健全专利管理和激励机制。
【图文】:

茶产业,发明专利


图3-3可以看出,2006年至2014年,发明专利授权率在22.18°/0-43.46°/0逡逑范围,保持较高的发展势头。2014年以来发明专利授权率所下降。造成这种现逡逑象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包括申请的专利撰写质量不高、相关部门对发明专利逡逑的审查门槛提高,茶产业科技原创性成果储备分布年景不均,,茶叶行业缺少专逡逑业化的专利人才,等等。因此,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的力度,寻求创新逡逑突破点,增强源头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专利的申请质量,增加发明逡逑专利的授权量,提高授权率。逡逑14逡逑

茶产业,发明专利


图3-3可以看出,2006年至2014年,发明专利授权率在22.18°/0-43.46°/0逡逑范围,保持较高的发展势头。2014年以来发明专利授权率所下降。造成这种现逡逑象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包括申请的专利撰写质量不高、相关部门对发明专利逡逑的审查门槛提高,茶产业科技原创性成果储备分布年景不均,茶叶行业缺少专逡逑业化的专利人才,等等。因此,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的力度,寻求创新逡逑突破点,增强源头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专利的申请质量,增加发明逡逑专利的授权量,提高授权率。逡逑14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426.82;G3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华北;田祥东;;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国际经验及国内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5年16期

2 陆晨;;茶类生物碱的去除方法专利技术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16期

3 张静静;时钢印;关爱莹;;茶皂素专利技术综述[J];农药;2015年03期

4 罗爱静;欧阳威;谢文照;罗京亚;许泽华;;基于TOPSIS法的茶业知识产权评价体系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年03期

5 旷浩源;;农村社会网络与农业技术扩散的关系研究——以G乡养猪技术扩散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4年10期

6 王东辉;汪秋红;姚明哲;;近年来我国茶叶保鲜技术专利数量增长趋势分析[J];中国茶叶;2014年08期

7 玄兆辉;;国际创新调查评述——兼论对中国的启示[J];情报杂志;2014年02期

8 龙飞;张哲;戴昌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基础测度与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年07期

9 信乃诠;;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J];农业科技管理;2013年03期

10 姚明哲;;“十一五”期间我国茶叶发明专利信息分析[J];茶叶科学;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端阳;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与智慧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煦;专利权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14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614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