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中国光伏上市企业产业链布局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4 06:16
   自从协鑫集团在光伏产业链中布局并取得了成功以后,光伏产业内的企业效仿其行为也开始在产业链中布局,但盲目跟风导致破产的事件时有发生。中国光伏上市企业要在产业链布局中取得成功,需要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中国光伏上市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不同光伏上市企业是如何进行布局的?光伏上市企业布局时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影响我国光伏上市企业在产业链中布局的因素。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光伏产业链以及光伏产业链布局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框架以及研究方法;其次提出了企业参与度与产业链覆盖度的概念并对中国光伏上市企业的产业链布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文献研究以及产业链布局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光伏上市企业实施产业链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并对我国光伏上市企业实施产业链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最后从产业链横纵布局两个角度构建了两个不同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为:(1)中国光伏上市企业的产业链布局特征:(1)横向布局特征:上市企业涉及的产业链环节数逐年上升,总体而言中国光伏上市企业均倾向于光伏产业链多环节发展。(2)纵向布局特征:与其他环节相比中国光伏上市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光伏产业链的中游环节进入发展,如光伏组件集成、光伏发电与销售等环节。(2)中国光伏上市企业在产业链中的纵向布局主要受政策影响,政策因素为主导因素且为正向关系。(3)中国光伏上市企业在产业链中的横向布局主要受企业自身条件的影响,其中企业的光伏产业收入占比程度这一影响因素为主导因素且为正向关系。
【学位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832.51;F426.61;F274
【部分图文】:

中国光伏上市企业产业链布局研究


研究框架

示意图,光伏产业,链结构,上市企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 11 -图2.1 中国光伏产业链结构示意图Fig. 2.1 Photovoltaic industry chain structure光伏产业链的结构图如 2.1 所示,这一结构图示体现了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彼此之间纵横交错的关系,也反映了各个环节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对象。2.3 光伏上市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布局特征2.3.1 上市企业的界定与选择本节将说明选取光伏产业上市企业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的原因以及光伏产业上市企业的界定和选择。(1)选取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在本文中选取光伏产业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以下两点原因:①数据可获得性。在中国无法通过公共渠道获得大量的私有企业的会计信息数据来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只能通过公共渠道和方法获得上市企业的财务报告,从中摘取本文所需要的数据。②一家企业要上市需要诸多条件,如净利润要求 3 年盈利且累计超过 3000 万元、营业收入要求 3 年累计超过 3 亿元等,因此上市企业是光伏产业内的精英企业,是推动光伏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光伏产业的发展有着比较关键的影响力。(2)初始样本选择本文根据Wind 资讯数据库中概念类板块的划分

企业参与,年变化,情况,光伏产业


图2.2 2012-2016 企业参与度年变化情况Fig. 2.2 Corporate participation changed in 2012-2016在图 2.2 中,本文将 2012 年与 2016 年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参与数量进行数字标记,以求观察初始与最终的企业参与数量的变动情况,并将每年的企业参与数量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在图中进行区分,以求观察各个环节的变动剧烈程度并方便进行对比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光伏产业链十二个基本环节中:硅材料环节到电池片环节趋于稳定、变化幅度不明显,光伏组件集成到光伏发电与销售环节波动剧烈、变化幅度明显。上一小节分析了上市企业在光伏产业链中的横向布局特征为产业链覆盖度越来越高,主营业务涉及的光伏产业链环节数也越来越多,本小节从纵向角度对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参与数量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上市企业增加的产业链环节均集中在光伏组件集成环节到光伏发电与销售环节。若本文将硅材料环节到电池片环节定义为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光伏组件集成环节到光伏发电与销售定义为光伏产业链的中游,光伏设备检修与安装到光伏技术应用与开发定义为光伏产业链的下游,即可以得到上市企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林桂军;何武;;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及升级趋势[J];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04期

2 刘贵富;;产业链的基本内涵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8期

3 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3期

4 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4期

5 张铁男;罗晓梅;;产业链分析及其战略环节的确定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6期

6 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1期

7 李心芹,李仕明,兰永;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4期

8 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J];经济学家;2004年03期

9 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洪思Pr;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光伏产业升级路径的探讨[D];南京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25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825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8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