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解决方案的中小制造企业XNL公司商业模式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面向解决方案的中小制造企业XNL公司商业模式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成熟化,市场内部的竞争也在持续的加剧,企业创新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也开始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转变。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它描述了公司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Relationship Capital)等用以实现(创造、推销和交付)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要素。商业模式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其直接决定了企业自身的盈利模式以及发展模式。从长远来看,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被认为是企业的竞争最高形态,同时也被认为是企业创新的最高形态。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商业模式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其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使得企业更好的适应产业环境的变化,并且使其能够更好的把握市场机遇。因此,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而后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机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包括了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价值链理论、开放式创新理论、制造业服务化理论等,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后,文章对中小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的构成并且比较了集中商业模式的特征。在上文研究的基础之上,文章以XNL公司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了该公司现有的商业模式属性,包括了目标市场与顾客价值主张、产出形态与售后服务、赢利模式、合作网络的构成与合作机制等。基于上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证分析结果,文章从重新定位客户价值,创新产品及服务、从产品供应到顾客问题解决方案整合提供、创新赢利模式,建立区隔机制以及架构高效价值网络,构建协作性网络关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XNL公司商业模式优化设计以及其实施方案。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中小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机制,并且积极的推动中小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竞争的激烈化以及利润率的逐年下降倒逼中小制造企业来调整自身的商业模式,中小制造企业要改变当前商业模式下的困境,可以选择制造业服务化的道路,不仅仅提供传统的产品生产,还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服务;中小制造企业需要重新定位客户价值,基于客户的需求来开发自身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大附加值,提升自身利润率,并且应该试图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自身的产业链的控制力以及利润控制能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 商业模式 创新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16.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
- 1.2.1 理论意义11
- 1.2.2 现实意义11
- 1.3 研究内容11-12
- 1.4 主要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12-14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14-21
- 2.1 商业模式及其创新理论14-16
- 2.2 价值链理论16-17
- 2.3 开放式创新理论17-18
- 2.4 制造业服务化理论18-21
- 2.4.1 全球价值链理论18-19
- 2.4.2 知识经济理论19-21
- 第三章 中小制造企业商业模式构成及其比较特征分析21-25
- 3.1 中小制造企业一般商业模式的构成21-22
- 3.2 中小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的要素及其内容22
- 3.3 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的比较特征分析22-25
- 3.3.1 制造企业传统商业模式与现代商业模式的比较22-23
- 3.3.2 制造业商业模式与零售业商业模式的比较23-25
- 第四章 XNL公司现有商业模式的属性分析25-30
- 4.1 目标市场与顾客价值主张25-26
- 4.1.1 目标市场分析25-26
- 4.1.2 制定客户价值主张26
- 4.2 产出形态与售后服务26-27
- 4.3 盈利模式27-28
- 4.3.1 产品定价27-28
- 4.3.2 促销模式28
- 4.4 合作网络构成与合作机制28-30
- 4.4.1 确认关键资源28
- 4.4.2 确认关键流程28-30
- 第五章 XNL公司商业模式优化设计及其实施方案30-37
- 5.1 重新定位客户价值,创新产品及服务30-33
- 5.2 从产品供应到顾客问题解决方案整合提供33-34
- 5.3 创新赢利模式,建立区隔机制34
- 5.4 架构高效价值网络,构建协作性网络关系34-37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37-39
- 6.1 研究结论37-38
- 6.2 未来展望38-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熠;李从心;;知识管理技术及其在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中的应用[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6年02期
2 刘国豪;;中小制造企业化“危”为“机”的创新策略[J];企业活力;2009年03期
3 冯方圆;龙海明;;解决中小制造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科技与管理;2010年03期
4 王向向;;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宁波中小制造企业现状与升级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年05期
5 张广辉;;金融危机环境下论我国中小制造企业融资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10期
6 赵艳萍,何勤,贡文伟;江苏中小制造企业现状调查与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黄燕东;中小制造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实现途径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褚四斌;;“中小制造企业流程管理”系列之四 流程执行的效率瓶颈[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7年25期
9 张建华;;网络环境下中小制造企业联盟服务提供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11期
10 胡熠;李从心;;知识管理技术及其在中小制造企业中的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晓梅;罗进;;在中小制造企业中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方法研究[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罗国良;王惠芬;;基于全面关系流管理的ERP选型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5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与创新[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成印;中小型制造企业ERP应用现状调查[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2 驻日本使馆经商参处;日本中小制造企业向新兴国家转移[N];国际商报;2010年
3 ;中小制造企业的困境和出路[N];人民政协报;2012年
4 冯武勇;日本中小制造企业寻求再生[N];中国商报;2013年
5 记者 张桂林;重庆中小制造企业转战小贷赚快钱[N];经济参考报;2014年
6 驻日本使馆经商处;日本中小制造企业相继倒闭[N];国际商报;2001年
7 王川;中小制造企业创造新竞争优势的秘诀[N];计算机世界;2004年
8 本报记者 李冬云;一家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三重门”[N];河北日报;2013年
9 丁雪儿;美中小企业迫切进入中国市场[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白勇;关爱实业家应成为一种风尚[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春志;中小制造企业发展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茹洪顺;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制造企业融资创新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董鸿磊;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演进路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毛文坤;作业成本法在中小制造企业的应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5 陈波;中小制造企业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朴米塞;浙江省中小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策略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7 周梅;中小制造企业信息技术外包的风险控制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8 许永存;面向解决方案的中小制造企业XNL公司商业模式优化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9 赵冬梅;中小制造企业信用评级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0 闫黎;中小制造企业共同配送模式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面向解决方案的中小制造企业XNL公司商业模式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99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