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产业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6-10-11 09:10

  本文关键词:金融集聚对工业效率提升的空间外溢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个人基本情况:
余泳泽,男,(1982—),河北承德人,经济学博士,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破格),硕导(破格),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04年6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学士学位;
2008年6月,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物流学硕士学位(导师刘秉镰); 
2008年至2010年在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工作;
2012年6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导师段文斌);
2013年7月,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导师黄群慧);
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国务院参事室挂职;
讲授课程:
《产业经济学》
《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
《学术论文规范与写作》
获奖情况
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2014年工信部产业经济优秀论文二等奖
2013年南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2013年全国商务部优秀成果奖
2012年南开大学优秀毕业生
2011年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2011年南开大学十大杰出青年(南开十杰),南开大学特等奖学金
2011年南开大学三好学生
2010年平安励志优秀论文奖经济类一等奖
2008年天津市津南区区政府优秀挂职博士
2007年天津市交管局、市教委大学生交通安全调研论文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擅长领域
技术进步与产业成长
创新理论与实践
空间经济学
论文发表:
共在CSSCI和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40余篇,其中独立作者和第一作者的论文主要有:
余泳泽、张先轸,要素禀赋、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全要素生产提升,管理世界,第9期,2015;
余泳泽、刘大勇,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与价值链外溢效应,管理世界,第7期,2013;
余泳泽,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收敛性研究:1978-2012,世界经济,第10期,2015;
余泳泽、宣烨、沈扬扬,金融集聚对工业效率提升的空间外溢效应,世界经济,第2期,2013;
余泳泽,我国节能减排潜力、治理效率及实施路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5期,2011(获平安励志论文奖三等奖,另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余泳泽,我国区域创新活动的“协同效应”与“挤占效应”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10期,2015;
余泳泽、宣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外溢效应及其区域边界,金融研究,已录用,2014;
余泳泽、武鹏,FDI、技术势能与技术外溢——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第11期,2010;
余泳泽,FDI技术外溢是否存在“门槛条件”——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门限回归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8期,2012(获全国商务成果优秀论文奖);
余泳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时空特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2期,2015;
余泳泽、刘大勇,创新要素集聚与科技创新的空间外溢效应,科研管理,第1期,46-54页,2013;
余泳泽、刘大勇,创新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升路径研究,,科研管理,第5期,2014;
余泳泽、杜晓芬,经济发展、政府激励约束与节能减排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第7期,93-99页,2013;
余泳泽,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下的两阶段分析,经济科学,第4期,62-74页,2009(获平安励志论文奖一等奖);
余泳泽,要素集聚、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效率,经济评论,第2期,2011;
余泳泽,我国技术进步路径及方式选择的研究述评,经济评论,第6期,2012;
主持与参与课题:
国家自科青年项目“创新模式优化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创新价值链与空间外溢视角(71403115)”,主持人;
中国博士后一等资助项目“创新价值链视角下区域差异性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研究”,主持人;
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式分权、适宜性创新模式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2015T80176),主持人;
江苏省社科基金“江苏现代服务业结构化路径研究(13JDB012)”,主持人;
江苏省住建厅项目“江苏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研究”,主持人;
社会兼职:
《管理世界》匿名审稿人
《世界经济》匿名审稿人
《经济学(季刊)》匿名审稿人
《金融研究》匿名审稿人
《中国工业经济》匿名审稿人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匿名审稿人
《经济评论》匿名审稿人


  本文关键词:金融集聚对工业效率提升的空间外溢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7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37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4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