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模式:适应性成长——基于现实剖析与理论溯源的创新
本文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模式:适应性成长——基于现实剖析与理论溯源的创新 出处:《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适应性成长"模式在现实层面来源于对存量式农村金融改革的反思,体现为从"改革"到"成长"的转变,在理论渊源上体现为"内生"与"外生"金融模式的深化,在思想上体现出国家政策应该对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具有动态适应性。适应性成长模式有利于加速内生性市场经济主体的形成,增强"顶层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培育良好的农村金融市场机制。政府与市场的有效协调是适应性成长模式的关键。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应该在市场、政府和社会"三维"框架下进行,提高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金融努力程度,规范适应性成长下的政府行为,塑造适应性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Abstract]:"Adaptive growth" mode in reality from the reflection of the stock type rural financial reform, reflected from the "reform" to "grow" changes in the theory origin is the embodimen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mode of financial deepening, in thought reflects the national policy should have the adaptability to dynamic model the rural finance organization. Adaptable growth pattern i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endogenous accelerated main market economy, enhanc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top-level design program, to foster a good rural financial market mechanism. The effective coordination of government and market is the key to the growth pattern. Adaptability of national rur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should grow in the market,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improve the rur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financial effort, the government behavior under the adaptive growth, create a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adaptive growth.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JY063)
【分类号】:F832.35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04年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步伐明显加快,进入“增量式”改革阶段。2006年12月,银监会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门槛,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不断出现,为农村金融市场带来新的竞争、新的活力和新的商机,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汪艳涛;高强;;我国农村金融作用农村经济的路径与实效——基于农村金融运行效率的实证分析[J];西部论坛;2013年01期
2 洪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可行吗?——基于监督效率视角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3 孙良顺;周孟亮;;小额贷款公司的使命偏移及其有效治理——基于江浙两省相关统计数据[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彭建刚;胡真;刘波;;县域银行业集中度与农村信用社稳健性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视角[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方先明;孙利;吴越洋;;江苏民间金融风险及其形成机理[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长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交易费用为视角[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陆远权;张德钢;;双重目标约束与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J];南方金融;2011年08期
3 李泉;马晗;;西部地区城乡金融二元结构差异性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甘肃金融;2012年03期
4 李泽;;广西金融创新与农村青年创业问题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王善平;高波;;财政扶贫资金公司化运作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11期
6 王刚贞;;农村资金互助社绩效评价研究——基于安徽太湖的案例[J];财贸研究;2012年06期
7 周海欧;;经济增长、交易费用与制度变迁的一个形式化分析框架——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贡献[J];当代财经;2013年05期
8 任曙明;张静;郑洋;;商业银行进入模式对农村融资服务的影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岳意定;刘立新;;农村金融效率:研究现状及借鉴[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04期
10 李瑾;罗剑朝;王佳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支持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2013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明;刘玉珍;;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机制、效率与实证挑战[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杨文硕;;小额贷款公司“银行化”的法律思考[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磊;产权效率的演进逻辑与考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邵传林;制度变迁下的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自农户视角观察[D];西北大学;2011年
3 韦革;中国转型期家族企业成长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潘林;美国风险投资合同与创业企业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张霞;云南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6 田杰;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7 孙健;金融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与三农发展[D];山东大学;2012年
8 刘志刚;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9 徐明峰;全球农产品贸易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10 霍焰;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互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文杰;财政金融支农政策的总体效应与时空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范继慈;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温爱艳;村镇银行的支农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世柳;中国城乡信贷资源协调配置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廖盛;财政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与路径选择[D];暨南大学;2012年
6 程明;监督机制与最低抵押品资产之间的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7 唐书涛;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联度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8 夏勤俭;设立村镇银行对商业银行发展转型的经济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林俊标;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刘霞霞;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满霖;王彪;;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李建标,曹利群;“诺思第二悖论”及其破解——制度变迁中交易费用范式的反思[J];财经研究;2003年10期
3 张希慧;;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规范边界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4 高云峰;王子健;;西部地区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研究[J];西部论坛;2012年02期
5 刘健;李前;;我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我国1985~2006数据的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J];东岳论丛;2008年02期
6 傅勇;邱兆祥;王修华;;我国中小银行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2期
7 曾雄旺;周孟亮;;微型金融发展与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破解[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8 黄琦;陶建平;田杰;;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全国2069个县(市)的样本分析[J];金融论坛;2013年10期
9 肖勇;;湖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利益冲突分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张颖慧;;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邱美琴;我国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支持作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孙艳英;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3 王辉;我国农村金融中介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耿,畅会珏;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生存、变迁及发展[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陶耿,畅会珏;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生存、变迁及发展[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蒋俊鹏,郭沛;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空间结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02期
4 丁伟国,佟光霁;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结构制度和功能缺陷探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赵华伟;;重构农村金融组织的思考[J];企业经济;2007年06期
6 陈修谦;;农村金融组织支农作用的认同度比较分析——基于对长沙农村居民的调查[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何琳;;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困境[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8 陈汉明;;美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09年03期
9 戴向波;杨启龙;;当前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年06期
10 李萍;;浅析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功能[J];现代商业;2009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朱大旗;邱潮斌;;农村金融组织主体及定位浅析[A];金融法学家(第二辑)[C];2010年
2 郜俊玲;;大力推进河南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A];黄淮平原现代农业发展(商丘)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赵敏;;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莫开伟 胡宏开 湖南省怀化市银行监管分局;应激活农村金融组织的支农活力[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2 钱仁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问题及建议[N];金融时报;2010年
3 齐日光 刘小新 孙铁成;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问题思考[N];金融时报;2011年
4 莫开伟;善用政策“搅”活农村金融组织[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5 王冰;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N];广州日报;2004年
6 何广文;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村金融组织结构[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7 何晓蓉;加大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力度[N];人民日报;2007年
8 杜宏林;对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N];金融时报;2012年
9 姚巨才;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N];人民政协报;2006年
10 郑超 姜连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风险防控当从严格市场准入做起[N];金融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军峰;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农村金融组织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2 蔡四平;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焰;吉林省农村金融组织改革与创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徐丽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秋儿;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4 毕超;交易成本,组织绩效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D];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08年
5 张惟旭;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1年
6 张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功能效率评价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7 张瑞洁;中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岳强;湖南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9 张爱青;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立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陈汉明;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78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378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