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股权结构、信贷行为与银行绩效——基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3 21:13

  本文选题:股权结构 切入点:独立董事 出处:《金融研究》2012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基于2004~2009年城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其信贷行为、不良贷款和银行业绩的综合影响。本文研究发现股权结构是影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和经营业绩的重要因素。第一大股东的控股能力越强,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越高,贷款集中度越高,经营绩效也越差;银行的大股东同样存在的"掏空"动机,第一大股东股权性质为地方政府的银行不良贷款率更高。而银行中的独立董事对银行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我们还发现,股权结构会通过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和贷款流向影响银行经营业绩,从而揭示了股权结构影响银行绩效的作用途径和机制。本文的研究为银行公司治理与银行绩效之间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对于加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控制、防范金融风险和加强金融安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urban commercial banks from 2004 to 2009,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urban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ir credit behavior.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equity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credit behavior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urban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The stronger the controlling power of the largest shareholders, the higher the non-performing loan ratio of the banks. The higher the loan concentration, the worse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the same "hollowing" motivation of the bank's major shareholders. The first shareholder equity nature is that banks with local governments have a higher non-performing loan ratio.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s of bank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tunneling" behavior of the bank's major shareholders. We also find that, The equity structure will affect the bank's operating performance by influencing the degree of credit concentration and the flow of loans to the city commercial banks.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provides new evidence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bank performance,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strengthen the loan risk control of urban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It is also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event financial risks and strengthen financial security.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国际商学院;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中国银行风险管理总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71102077,70972010,71032006)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项目批准号:11YJC630166,11YJA63013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S201104000433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青年学者培育计划的资助
【分类号】:F832.3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维安,曹廷求;股权结构、治理机制与城市银行绩效——来自山东、河南两省的调查证据[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2 徐忠;沈艳;王小康;沈明高;;市场结构与我国银行业绩效:假说与检验[J];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3 叶康涛;祝继高;陆正飞;张然;;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基于董事会投票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4 钱先航;曹廷求;李维安;;晋升压力、官员任期与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J];经济研究;2011年12期

5 潘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个基于银行业特征的理论分析[J];金融研究;2006年03期

6 谭兴民;宋增基;杨天赋;;中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0年11期

7 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我国的选择[J];南开学报;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君;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02期

2 孙文祥;;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21期

3 安灵;白艺昕;何雪峰;;企业政治关联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4 王希;刘吉田;王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12期

5 胡春林;;分工、经济服务化与区域轮动战略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1期

6 朱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内涵、维度构成及本质特征[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7 罗胜;邱艾超;;基于公司治理系统论的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研究[J];保险研究;2008年12期

8 王思洋;吴昊;;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困境与政府作用——基于公司治理理论和商业银行特殊性的分析[J];长白学刊;2010年06期

9 潘林;;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问题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宋增基;卢溢洪;杨柳;;银行高管薪酬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栾天虹;;资本监管、公司治理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达;;政府在商业银行治理中的控制力研究——公司治理与公共治理的结合[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中国银监会山东监管局课题组;王朝弟;;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4 洪正;;内部监督、监管替代与银行价值[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潘红波;余明桂;;政治关系、银行业开放与银行治理[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安灵;白艺昕;何雪峰;;企业政治关联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综述[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杜颖洁;曾泉;;政治联系、银行关系与银行借款: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吴先聪;刘星;;机构投资者对国有和非国有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莉;薛冬辉;;政治关联、寻租环境与民营企业融资约束[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吴昊e,

本文编号:1562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562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c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