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结构下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本文选题:农村金融 切入点:农村信用 出处:《中国金融》2012年2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农村信用体系是由信用主体、信用关系、信用制度以及信用组织管理体系等复合而成的有机系统,其有效运行的基本功能是维护农村金融市场交易秩序。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以完善农村信用信息征集机制为基础,以征信系统为支撑平台,着力打造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区范围广、人口多、差异大,信用体系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关注。
[Abstract]:Positive rural credit system is an organic system composed of credit subject, credit relationship, credit system and credit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basic function of its effective operation is to maintain the order of transaction in rural financial market.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on the basis of perfecting the collection mechanism of rural credit information and taking the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 as the supporting platform,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building the rural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owever, due to the wide range of rural areas in China, the large population and the large differences,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has made great efforts to create a rural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张掖市中心支行;
【分类号】:F832.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廷伟;浅议农村金融系统经济犯罪的几个问题[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86年10期
2 本刊编辑部;新年致读者[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89年01期
3 陈良富,陈文;略论沿海开放城市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J];福建金融;1992年08期
4 ;我区开展农村金融科研成果第四次评奖活动[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93年12期
5 ;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 努力完成我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唐运祥同志在全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1996年8月20日)[J];南方金融;1996年09期
6 徐建民,胡宝珊;改革:农村金融步入新天地──访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史纪良[J];中国改革;1997年01期
7 张红宇,李娜;西班牙农村金融政策的演变与启示[J];世界农业;2004年08期
8 郭晓鸣;农村金融:现实挑战与发展选择[J];经济学家;2005年03期
9 本刊编辑部;;《贵州农村金融》2007、2008年回顾与展望[J];贵州农村金融;2008年01期
10 叶迈克;;转变农村金融发展模式[J];农村金融研究;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天;;浅谈吉林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策略[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蕊;;我国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可持续发展为视角[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云;;共同开创农村金融新局面[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4 萧芍芳;;应对中国农村金融缺位的若干对策[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蔡力峰;;农村金融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加大力度优化广东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君生;;县域农村金融改革与现代农业发展[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8 周云娟;;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对策思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方中;;20世纪30年代农村金融濒临枯竭问题初探[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10 ;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诗平;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N];经理日报;2007年
2 李涛 谢登科;唐双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须坚持“五个并重”[N];今日信息报;2007年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高伟;农村金融大戏揭开新篇章[N];农民日报;2007年
4 本版编辑 汤敏 陈林 陈剑波 茅于轼;问策农村金融[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王春霞;谋划农村金融民生银行试水村镇银行[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6 马欣;转变思路推动农村金融发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7 刘伟;农村金融理论创新的魅力[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8 吴华国;农村金融“败血症”侵蚀“三农”肌体[N];中华建筑报;2005年
9 童辰 王小妆 陈兰军 (本报记者 童辰);用统筹破解农村金融的两难困境[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魏巍;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N];宝鸡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斌;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卢文祥;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付东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卞靖;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深层机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田杰;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6 孟凡祥;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7 马立珍;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8 卢亚娟;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蒋满霖;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郎波;农村金融与担保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佳佳;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绩效分析[D];宁波大学;2011年
2 高希武;论农村金融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邱美琴;我国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支持作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余涛;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杜静;农村金融供需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文哲;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7 项笑君;基于功能观视角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吴海霞;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婷婷;吉林省拓展农村金融支持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赵林凤;民国时期江苏农村金融变动的探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97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59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