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通胀预期环境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力的影响——基于LSTR模型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1 22:16

  本文选题:通胀预期 切入点:货币供应量 出处:《经济管理》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在梳理通胀预期与货币政策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1997~2011年的季度数据和非线性的LST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在不同通胀预期环境中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胀预期环境会显著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力。在不同的通胀预期环境中,利率与货币供应量两种货币政策工具稳定物价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当公众通胀预期程度较弱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比提高利率更容易有效控制实际物价水平,但当通胀预期程度较强时,利率政策稳定物价的效果优于货币供给量政策。因此,为提高货币政策的通胀治理效率,央行不但要稳定公众的通胀预期,还应根据不同的通胀预期环境选择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flation expectation and monetary policy, based on the quarterly data from 1997 to 2011 and the nonlinear LSTR model, 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in different inflation expectation environments in China. Inflation expectation environment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In different inflation expectation environment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est rate and money supply in stabilizing prices. It is easier to control the real price level effectively by reducing the money supply than raising the interest rate, but when the degree of inflation expectation is strong, the effect of the interest rate policy to stabilize the price is better than the money supply policy. Therefo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flation control efficiency of the monetary policy, Central banks should not only stabilise public inflation expectations, but also choose more effective monetary policy instruments based on different inflationary expectation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管理通胀预期与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研究”(10CJY06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考虑目标差异的政府R&D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71203097)
【分类号】:F822.0;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建伟;李妍;;通胀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目标:一个法律金融学的分析视角[J];法学杂志;2010年09期

2 赵进文;闵捷;;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政策拐点与开关函数的测定[J];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3 欧阳志刚;史焕平;;后金融危机的货币供给过剩及其效应[J];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4 李成;马文涛;王彬;;学习效应、通胀目标变动与通胀预期形成[J];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5 陆军;刘威;李伊珍;;开放经济下中国通货膨胀的价格传递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进文;熊磊;;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保险需求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11年07期

2 苟小菊;徐子奕;;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研究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李成;黎克俊;马文涛;;房价波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与宏观经济稳定:理论与实证[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6期

4 费兆奇;;货币增长是否导致了通货膨胀?——基于因果关系的动态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7期

5 齐佩金;李仲聘;;我国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研究——基于虚拟经济视角的货币数量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6 高宏;;非线性泰勒规则及其政策效果——基于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04期

7 赵进文;范继涛;;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从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8 郑挺国;刘金全;;我国货币—产出非对称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9 欧阳志刚;王世杰;;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与产出的非对称反应[J];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10 王立勇;张代强;刘文革;;开放经济下我国非线性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肖兴志;陈长石;;安全规制波动对煤矿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平滑迁移模型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张丽杰;巩在武;;气候变化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分析——以南京为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梅华;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黄启才;我国利率变动及其操作规则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音;流动性过剩、最优利率规则与通胀目标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检验与冲击响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颖;中国物价波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宋金奇;我国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储著贞;货币政策成本渠道与央行最优货币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7 黄敏;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陈长石;地方政府激励与安全规制波动[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9 张志远;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朱培金;扩展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正源;基于STR模型的中国A股市场费雪效应检验[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林景润;我国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及经济波动的非对称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熊磊;我国保险发展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瑞军;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徐子奕;我国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张天宇;基于STR模型的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联动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朱宁宁;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8 马艳锋;货币政策传导的博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黄彦;中国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模型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范继涛;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存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预期[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2 本·伯南克;钟晓玲;;通货膨胀预期与通货膨胀预测[J];南方金融;2008年01期

3 郭庆旺;贾俊雪;刘晓路;;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稳定:情势转变视角[J];管理世界;2007年05期

4 张成思;;短期通胀率动态机制理论述评[J];管理世界;2007年05期

5 王君斌;王文甫;;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6 刘树成;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J];管理世界;1997年06期

7 孙凯 ,秦宛顺;建立完全独立的中央银行在我国缺乏现实可行性[J];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23期

8 王曼舒;;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治理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2期

9 赵留彦;;中国通胀预期的卡尔曼滤波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10 章上峰;许冰;;时变弹性生产函数与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学(季刊);2009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陈宪;[N];解放日报;2009年

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张连城;[N];人民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军;鞠方;;房地产泡沫的虚拟经济决定论及其实证检验[J];财贸研究;2008年03期

2 于莉明;;利率政策对股价的影响[J];科学与文化;2007年08期

3 王俊;;利率政策与房地产业发展关系研究[J];现代商业;2008年14期

4 尚煜;;规则和相机抉择因素在利率政策中的有效性分析[J];经济问题;2009年12期

5 高鸿;;我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探讨[J];华北金融;2009年12期

6 王婉玲;陈晶;沈悦;;利率政策对西安房价影响的有效性分析[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7 章忠;;利率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实证研究[J];现代商业;2009年12期

8 郭树华;张峻;王俐娴;;利率与房地产市场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2007~2010年[J];中国物价;2010年09期

9 周姗颖;;关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实证分析[J];中国商界;2010年02期

10 郝娟;;浅谈货币供应效应——对几个随机序列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凯;屠卫;;弗里德曼规则、托宾效应与经济增长[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钱争鸣;郭鹏辉;;金融DIVISIA指数与中国货币增长率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朱庆;;利率变动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李巍;;过度货币供应下的通货膨胀、证券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收益——来自中国的证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5 焦方义;;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宏观调控策略[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6 杨德勇;;金融视角下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分析[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庄佳强;;中国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张荔;田岗;侯利英;;外汇储备、外汇交易量与CHIBOR利率的VAR模型(2000—2004)——兼论“三元悖论”下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9 龚敏;李文溥;;扩大内需中的货币政策效应——1996-2003年的实证分析[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许经勇;;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套运作[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童海华;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2 刘传;七折房贷利率政策遭遇商业银行“打折”[N];消费日报;2009年

3 刘晓午;宏观调控开启“利率时代”[N];中国经营报;2006年

4 ;楼市与股市为何此起彼伏[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费杨生;林毅夫:今年调控应偏重利率政策[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记者 徐园;我的钱袋,何处安放?[N];浙江日报;2010年

7 任晓邋张朝晖;未来或进入降息通道[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易宪容;加息对楼市影响不可忽视[N];江苏经济报;2007年

9 高建锋;“外冷内灾”将促调控政策更趋灵活[N];民营经济报;2008年

10 张明扬;央行重申落实二套房贷政策[N];东方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鹏;以利率为主的多目标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2 叶娅芬;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有效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张搏;我国货物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雅然;中国利率市场化及利率政策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段炜;金融产品创新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王文成;我国房地产价格演化机理及其相关调控政策的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7 陈安全;中国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常玉春;货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6年

9 李松华;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龙;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瑞鑫;货币政策调控对股票市场价格影响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2 王俊青;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因素分解模型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3 李喜国;中国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的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刘兆龙;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周莘惟;论中国货币政策之中介目标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高丽娟;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徐青娇;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实证分析[D];兰州商学院;2008年

8 谢红芹;我国国际储备规模需求的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张泽福;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检验[D];厦门大学;2009年

10 高领军;外汇储备和M2相互关系各国比较分析及对我国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45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645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0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