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日本对华投资新趋势及对策
本文选题:日本对华投资 + 新趋势 ; 参考:《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08期
【摘要】:正一、日本对华投资特点日本一直是中国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商务部的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日本对华投资项目数是46022家,占比为6.23%,实际金额是798.95亿美元,占比为6.53%,位列第三。目前日本对华投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Investment in China Japan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As of 2011, Japan had 46022 investment projects in China, or 6.23 percent, with actual value of $79.895 billion, or 6.53, ranking third, according to the Commerce Ministry. At present, Japanese investment in China mainly present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分类号】:F832.6;F1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超;;日本对华投资优势评点[J];招商周刊;2004年29期
2 章敬平;樱花影里的心事[J];南风窗;2003年10期
3 魏琴;;当前日本在华投资规模变化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李芸;;中国仍是外商投资的热点区域——来自日本企业家的投资意愿调查[J];改革与开放;1996年01期
5 王爽;;日本对外投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J];东岳论丛;2011年02期
6 郭骏;;中日经济合作的智猪博弈分析[J];当代经济;2009年06期
7 贺镐圣 ,樊勇明;亚太地区的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兼论日本对华投资和技术转让[J];日本学刊;1986年04期
8 鲁永学;日本对华投资的转折点——1992年第三次对华投资热[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2年01期
9 刘求生;日本制造业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0年02期
10 金仁淑;;论日元升值下日本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其新趋势[J];日本研究;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保华;;战前日本经济发展的回顾[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2 唐杰;;深港合作的新趋势及其意义[A];中国改革论坛文集[C];2007年
3 周晓光;;以发展求和谐 以和谐促发展[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第十一届浙江省经营管理大师风采及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臧学英;;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及其对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影响[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5 冯拾松;;论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赵南华;;以制度创新调整固有利益格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领域、难点与出路解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A];政府转型与统筹协调发展——2004中国改革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姚凯;;论世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史昭乐;;构建和谐社会与贵州“十一五”发展[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永军;;日本经济衰退与复苏原因探析——马克思主义的视角[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乐绍延;日本对华投资增长趋势未变[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2 黄凤珍 ;日本对华投资新特点[N];经济参考报;2002年
3 李国华;日本对华投资已完成一个轮回[N];中国经营报;2008年
4 乐绍延;多数日商认为中国仍最具投资价值[N];经济参考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张意轩;日对华投资出现第三次高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6 刘军红;莫让“政冷”促“经凉”[N];人民日报;2006年
7 乐绍延;日本对华投资劲头不减[N];国际商报;2004年
8 周绍朋 吴山;日本经济改革与发展新趋势[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9 程凯;中日经济未受政治冷却影响[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教授 张季风;后危机时代日本对华投资的机遇与前景[N];经济参考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劲;日本产业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凤玲;日本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何祥武;当代经济民族主义视角的中日地缘经济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王静文;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曾荣平;战后日本衰退产业转型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6 邹武鹰;贸易开放、链接溢出与中国经济增长[D];湖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慈金凤;制造业中小企业成长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胡莹;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王溶花;当代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4 张洁;上海信息产业的发展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5 付阳;日本对中印直接投资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明;日本循环经济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7 王丽红;中日经贸合作的调控机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贾国强;两岸与日本投资对两岸投资关系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张峰伟;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和产业选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秀霞;水环境约束下的昆山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110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110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