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宁波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实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09 20:22
据统计我国目前需要接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两亿多人,且我国的老年化趋势还在不断地增强,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养老体系中仍以居家养老方式为主,这种养老方式既达不到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又无法实现现在社会对信息化和标准化管理的需求,并且这种养老方式需要经济成本高,能惠及的人群有限,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服务项目标准参差不齐,无法实现统一的管理和资源的合理配制。这种养老方式很难满足我国目前快速的老年化的趋势,要想实现老百姓老有所养的梦想,解决目前养老服务跟不上老年化速度的问题,必须寻找一种社会养老和居家养老相结合的衔接方式,本文提出的智慧居家养老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思路。“智慧养老”是通过互联网信息系统建立一个包含紧急救助、生活服务、居家服务三位一体的数字化信息平台,符合养老标准的老人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享受到相应的养老服务,这样一个平台既有养老技术上的支撑,又有先进的养老管理的创新,再加上互联网的作为信息集成系统因此称之为“智慧养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智慧居家养老模式理论、发展现状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宁波推...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宁波市养老服务模式及发展现状
2.1 宁波市主流养老服务模式
2.1.1 宁波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及其他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2.1.2 政府与社会组织协作居家养老服务
2.1.3 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利弊分析
2.2 宁波市其他养老服务模式
2.2.1 江东区“家院互融”养老服务模式
2.2.2 鄞州区“机构-日托-居家”三位一体为老服务平台
2.2.3 江北区“虚拟养老院”
2.3 以上几种养老模式反思
3 “互联网+”社区智慧养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1 必要性分析
3.1.1 宁波人口老龄化压力突出
3.1.2 社区智慧养老提升了老年人生活质量
3.1.3 社区智慧养老对既有资源的合理整合
3.1.4 社区智慧养老完善政府供给服务
3.2 可行性分析
3.2.1 不断上升的市场需求
3.2.2 健康服务业的发展需要
3.2.3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为智慧养老服务奠定了基础
3.2.4 我国其他城市社区智慧养老的成功探索
4 宁波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调查问卷
4.1.1 调查问卷的目的
4.1.2 调查问卷回收
4.1.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4.2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4.2.1 服务机制不成熟
4.2.2 社区信息化水平
4.2.3 老年人对社区智慧养老接受程度不高
4.3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政府投入不足
4.3.2 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4.3.3 信息互联不畅
4.3.4 家庭成员参与度不高
5 国外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发展及经验
5.1 美国社区智慧养老发展及经验
5.2 日本社区智慧养老发展及经验
5.3 瑞典社区智慧养老发展及经验
5.4 国外社区智慧养老的重要启示
6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的实现路径
6.1 社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建设
6.1.1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建成的必备条件
6.1.2 社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构架
6.1.3 社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优势及特点
6.2 互联网+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的主体职责
6.2.1 政府主动
6.2.2 企业参与
6.2.3 群众的参与度
6.3 完善智慧养老政策法规,加强统一规划
6.3.1 建立健全智慧养老信息化标准,优化网络信息安全的制度保障
6.3.2 明确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发展方向和重心
6.4 加强宣传力度,推进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发展
6.4.1 加大优质示范项目推广,扶持智慧产业快速发展
6.4.2 鼓励老年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6.4.3 开展老年再教育宣传积极养老理念
6.5 加快跨界融合人才培养,化解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瓶颈
6.5.1 提高专职和兼职服务队伍的专业水平
6.5.2 制定落实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支持性政策
6.5.3 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智慧养老服务
6.6 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和监督机制
6.6.1 建立社区智慧养老需求的评估体系
6.6.2 建立社区智慧养老服务质量的监督机制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ERVQUAL模型的社区养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王宇,李振云,刘婷婷,刘慧如,沈芳,石洁,王爱敏. 护理研究. 2017(16)
[2]“互联网+养老”:新时期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发展研究[J]. 于潇,孙悦. 人口学刊. 2017(01)
[3]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智慧养老产业研究[J]. 荆爱珍,卢志宁.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5)
[4]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智慧养老的地方实践与对策[J]. 向运华,姚虹.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6(06)
[5]我国智慧养老的服务模式解析——以长三角城市为例[J]. 吴玉霞,沃宁璐.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6(03)
[6]智慧养老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 白玫,朱庆华. 现代管理科学. 2016(09)
[7]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模式与发展对策——以青岛市为例[J]. 单忠献. 老龄科学研究. 2016(08)
[8]推进“智慧养老”工作 探索中国养老新途径[J]. 车晓端. 中国人大. 2016(15)
[9]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J]. 沈超,邢凤梅,张小丽,张盼,汪凤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13)
[10]“互联网+居家养老”: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J]. 睢党臣,彭庆超.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硕士论文
[1]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 叶婷婷.南京工业大学 2016
[2]积极老龄化视角下中国老年社会保障研究[D]. 曹娟.南京大学 2013
[3]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研究[D]. 杨智慧.西南财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17598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宁波市养老服务模式及发展现状
2.1 宁波市主流养老服务模式
2.1.1 宁波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及其他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2.1.2 政府与社会组织协作居家养老服务
2.1.3 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利弊分析
2.2 宁波市其他养老服务模式
2.2.1 江东区“家院互融”养老服务模式
2.2.2 鄞州区“机构-日托-居家”三位一体为老服务平台
2.2.3 江北区“虚拟养老院”
2.3 以上几种养老模式反思
3 “互联网+”社区智慧养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1 必要性分析
3.1.1 宁波人口老龄化压力突出
3.1.2 社区智慧养老提升了老年人生活质量
3.1.3 社区智慧养老对既有资源的合理整合
3.1.4 社区智慧养老完善政府供给服务
3.2 可行性分析
3.2.1 不断上升的市场需求
3.2.2 健康服务业的发展需要
3.2.3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为智慧养老服务奠定了基础
3.2.4 我国其他城市社区智慧养老的成功探索
4 宁波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调查问卷
4.1.1 调查问卷的目的
4.1.2 调查问卷回收
4.1.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4.2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4.2.1 服务机制不成熟
4.2.2 社区信息化水平
4.2.3 老年人对社区智慧养老接受程度不高
4.3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政府投入不足
4.3.2 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4.3.3 信息互联不畅
4.3.4 家庭成员参与度不高
5 国外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发展及经验
5.1 美国社区智慧养老发展及经验
5.2 日本社区智慧养老发展及经验
5.3 瑞典社区智慧养老发展及经验
5.4 国外社区智慧养老的重要启示
6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的实现路径
6.1 社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建设
6.1.1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建成的必备条件
6.1.2 社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构架
6.1.3 社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优势及特点
6.2 互联网+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的主体职责
6.2.1 政府主动
6.2.2 企业参与
6.2.3 群众的参与度
6.3 完善智慧养老政策法规,加强统一规划
6.3.1 建立健全智慧养老信息化标准,优化网络信息安全的制度保障
6.3.2 明确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发展方向和重心
6.4 加强宣传力度,推进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发展
6.4.1 加大优质示范项目推广,扶持智慧产业快速发展
6.4.2 鼓励老年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6.4.3 开展老年再教育宣传积极养老理念
6.5 加快跨界融合人才培养,化解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瓶颈
6.5.1 提高专职和兼职服务队伍的专业水平
6.5.2 制定落实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支持性政策
6.5.3 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智慧养老服务
6.6 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和监督机制
6.6.1 建立社区智慧养老需求的评估体系
6.6.2 建立社区智慧养老服务质量的监督机制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ERVQUAL模型的社区养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王宇,李振云,刘婷婷,刘慧如,沈芳,石洁,王爱敏. 护理研究. 2017(16)
[2]“互联网+养老”:新时期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发展研究[J]. 于潇,孙悦. 人口学刊. 2017(01)
[3]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智慧养老产业研究[J]. 荆爱珍,卢志宁.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5)
[4]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智慧养老的地方实践与对策[J]. 向运华,姚虹.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6(06)
[5]我国智慧养老的服务模式解析——以长三角城市为例[J]. 吴玉霞,沃宁璐.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6(03)
[6]智慧养老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 白玫,朱庆华. 现代管理科学. 2016(09)
[7]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模式与发展对策——以青岛市为例[J]. 单忠献. 老龄科学研究. 2016(08)
[8]推进“智慧养老”工作 探索中国养老新途径[J]. 车晓端. 中国人大. 2016(15)
[9]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J]. 沈超,邢凤梅,张小丽,张盼,汪凤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13)
[10]“互联网+居家养老”: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J]. 睢党臣,彭庆超.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硕士论文
[1]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 叶婷婷.南京工业大学 2016
[2]积极老龄化视角下中国老年社会保障研究[D]. 曹娟.南京大学 2013
[3]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研究[D]. 杨智慧.西南财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17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617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