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打赏收入分成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7 20:31
针对目前我国多数直播平台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从直播平台打赏收入的分成模式入手,以委托代理模型为基础,对不签约模式和签约模式下直播平台对打赏收入的最优抽成比例进行研究,同时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式下直播平台在抽成比例与盈利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尝试从激励机制角度解释我国直播平台盈利能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我国直播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签约主播比例与直播平台基础规模不匹配,以及直播平台以高额签约费吸引核心流量主播的签约策略不恰当,可能是导致直播平台盈利能力不足的两个原因.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直播平台文献综述
2.2 委托代理理论文献综述
3 模型构建与分析
3.1 模型假设
3.2 模型构建
3.2.1 不签约模式
3.2.2 签约模式
3.3 模型分析与讨论
4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链接分析法对国内网络直播平台综合影响力的评价研究[J]. 史昱天,朱庆华,赵宇翔,陈晓威.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17(09)
[2]中国网络直播平台盈利模式分析[J]. 金聪昊. 经贸实践. 2017(15)
[3]一个连续时间委托代理模型下的私募基金最优激励合约[J]. 牛华伟. 系统管理学报. 2017(03)
[4]网络视频直播类业务发展模式探讨[J]. 李静杰. 新媒体研究. 2017(07)
[5]网络视频直播的特点及发展研究[J]. 单依晨. 传媒. 2017(06)
[6]秀场直播平台发展模式研究[J]. 铁兵,陈云海. 广东通信技术. 2017(02)
[7]我国热门网络主播直播内容分析[J]. 金思汉. 新媒体研究. 2016(24)
[8]我国网络直播平台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王松.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15)
[9]我国网络直播平台可持续发展方式探究[J]. 金侠飞. 科技传播. 2016(06)
[10]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经理人激励契约研究[J]. 李华,李恩极,孙秋柏,王宏波.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5(09)
硕士论文
[1]互联网直播行业收入确认和计量研究[D]. 徐哲桐.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7
本文编号:3681572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直播平台文献综述
2.2 委托代理理论文献综述
3 模型构建与分析
3.1 模型假设
3.2 模型构建
3.2.1 不签约模式
3.2.2 签约模式
3.3 模型分析与讨论
4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链接分析法对国内网络直播平台综合影响力的评价研究[J]. 史昱天,朱庆华,赵宇翔,陈晓威.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17(09)
[2]中国网络直播平台盈利模式分析[J]. 金聪昊. 经贸实践. 2017(15)
[3]一个连续时间委托代理模型下的私募基金最优激励合约[J]. 牛华伟. 系统管理学报. 2017(03)
[4]网络视频直播类业务发展模式探讨[J]. 李静杰. 新媒体研究. 2017(07)
[5]网络视频直播的特点及发展研究[J]. 单依晨. 传媒. 2017(06)
[6]秀场直播平台发展模式研究[J]. 铁兵,陈云海. 广东通信技术. 2017(02)
[7]我国热门网络主播直播内容分析[J]. 金思汉. 新媒体研究. 2016(24)
[8]我国网络直播平台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王松.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15)
[9]我国网络直播平台可持续发展方式探究[J]. 金侠飞. 科技传播. 2016(06)
[10]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经理人激励契约研究[J]. 李华,李恩极,孙秋柏,王宏波.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5(09)
硕士论文
[1]互联网直播行业收入确认和计量研究[D]. 徐哲桐.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7
本文编号:3681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681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