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长江经济带工业能源效率空间差异化特征与发展趋势——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01:09

  本文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工业能源效率空间差异化特征与发展趋势——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长江经济带 工业能源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空间差异


【摘要】: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是我国能源战略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建设长江经济带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三阶段DEA模型,主要从外部环境、效率结构、省际差异等方面对"十五"至"十二五"期间长江经济带工业能源效率空间差异化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产业结构、开放水平等因素对能源投入冗余有显著影响;工业能源效率提升的瓶颈在于规模效率;长江经济带工业能源效率及其分解效率在空间上从下游到中上游存在梯度差异;"十五"至"十二五"阶段中,工业能源效率有显著提升,地区之间效率差异也进一步缩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得到若干启示。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工业能源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空间差异
【基金】: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两江新区战略性产业和地区产业合作研究”(14JJD790018),项目主持人:廖元和 重庆市建委建设科技项目“基于投入产出分解模型的重庆市建筑业碳排放研究”(201410-3),项目主持人:林洁
【分类号】:F224;F424.1
【正文快照】: 一、引言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三大战略”之一,能源是区域开发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提升能源效率是建设长江经济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事实表明,以投资驱动工业部门增长,进而提高国民经济总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屈小娥;;中国省际工业能源效率与节能潜力:基于DEA的实证和模拟[J];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利阳;毕诚;;基于DEA的中国能源生产率增长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7期

2 高辉;吴昊;;区域工业能源效率差异研究——基于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的视野[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3 张本照;刘淇;王海涛;;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利用效率动态测算——基于产出指标改进DEA模型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08期

4 郭国峰;王彦彭;;“十二五”时期工业节能潜力与目标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03期

5 路正南;王志诚;王健;;阶段式低碳发展要求下我国工业部门碳减排潜力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11期

6 陈芳;;基于DEA模型的中国省际节油潜力实证分析[J];绿色科技;2014年11期

7 蒋秀兰;沈志渔;;基于波特假说的企业生态创新驱动机制与创新绩效研究[J];经济管理;2015年05期

8 王彦彭;;“十二五”时期我国节能潜力与节能降耗目标分析[J];企业经济;2012年10期

9 屈小娥;屈冰;;“十二五”各省节能潜力的测算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年09期

10 郭国峰;王彦彭;;“十二五”时期我国节能潜力与节能降耗目标分析[J];21世纪数量经济学;2013年0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巧生;成金华;;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2 尹宗成;丁日佳;江激宇;;FDI、人力资本、R&D与中国能源效率[J];财贸经济;2008年09期

3 刘畅;孔宪丽;高铁梅;;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机制与价格非对称效应研究——基于结构VEC模型的计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3期

4 史丹;吴利学;傅晓霞;吴滨;;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5 史丹,张金隆;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08期

6 吴巧生;成金华;;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1980—2004[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10期

7 杨继生;;国内外能源相对价格与中国的能源效率[J];经济学家;2009年04期

8 刘小玄;民营化改制对中国产业效率的效果分析——2001年全国普查工业数据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8期

9 涂正革;肖耿;;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研究[J];世界经济;2009年11期

10 王玉潜;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智杰,陈永宁;推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2 刘东林,岳秀莲;西部开发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协调发展[J];济宁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3 张学全 ,戴劲松;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颇具活力的高科技走廊[J];中国科技产业;2000年11期

4 王一鸣;;加快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 构筑新兴经济增长区[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09期

5 辛文;从整体上研究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发展[J];天府新论;2001年01期

6 柴锡贤;;上海在长江经济带的作用[J];上海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7 张改红,王力;长江经济带的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8 乔晶,胡兵,赖景生;长江经济带开发与重庆市经济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年01期

9 ;长江经济带——充满活力的高科技走廊[J];苏南科技开发;2004年03期

10 马勇,黄猛;长江经济带开发对中部崛起的影响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以三通为突破口加快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2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3 金学洙;;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繁荣的长江经济带——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致辞[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4 杨泰波;;深化协作 共创未来——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演讲[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5 郑柏林;;充分发挥金融作用 支持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6 唐路元;;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合作问题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顾传训;;发展与繁荣:走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8 雷亨顺;;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9 张学恕;;迈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10 唐建荣;;南京是一座开明开放的城市和欣欣向荣的投资热土——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教授 院长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法硕士 仲裁员 上海高校智库国际经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张斌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研究生;长江经济带:西部发展的新动力[N];重庆日报;2014年

2 记者 商宇;“中国发展论坛·2014——建设长江经济带”在渝举行[N];重庆日报;2014年

3 邱曙东;“把脉”长江经济带[N];解放日报;2003年

4 彭兴庭;“长江经济带”,话好听,路难行[N];经理日报;2005年

5 侯力明;信息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腾飞助推器[N];江苏经济报;2004年

6 程维;长江经济带“胎动”[N];青岛日报;2005年

7 程维;长江经济带舞动龙计划[N];西部时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王丽娟;长江经济带 携东中西部和谐共舞[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唐红阳;借水洞庭,谋利长江经济带[N];湖南经济报;2006年

10 方东旭 杨宏生 徐天鹏;“长江经济带”开发热潮又起[N];江苏经济报;2006年



本文编号:1028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028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d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