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4 03:14

  本文关键词: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内生增长 全要素效率 规模效率 技术效率


【摘要】:中国经济现在正在进入新常态下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在发生转变。过去,我国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外贸这“三驾马车”来牵引经济;而目前投资正在下滑,外贸也剧烈波动,只有消费的增长比较稳定。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增加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来形成经济增长的“双引擎”。结合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和实践结果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确实给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而增加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也给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给社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2015年9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发布,在全国确定了8个创新改革试验区。从区域上来看,广东、上海、四川、安徽为4个省级行政区域,本文以这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为对象,对其科技创新的效率进行计算,分析各个省份在科技创新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为四川省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政策建议。内生增长理论作为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核心理论认为经济能够在不依赖外力的情况下进行可持续的增长,其持续增长的动力就来源于内生的技术进步。罗默第二模型通过假设科技进步与设计创新为研究部门的产出,研究得出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效率成正比的关系。全要素效率能够很好的衡量厂商的投入与产出效率,运用各省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与科研人员投入,加上高科技企业的收入,通过DEA-Malamquist指数能够衡量各省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全要素效率,并且将全要素效率分解为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从各省级行政区域的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来评价和分析其科技创新的状况。各省域的全要素效率变化在2006-2014年基本保持一致,但除了安徽省从2011年开始走出了平稳增长的走势,其他省份都有降有升。全要素效率变化反映了各省域技术效率变化与规模效率变化两方面共同作用的效果,但是不能反映其到底有没有在生产前沿的曲线上,或者有没有达到最优生产规模带来的的规模效率变化。通过评价和分析各省域科技创新的全要素效率,能够对各省整体的科技创新效率变化趋势有一个总体的分析。而技术效率主要反映企业生产是否在其生产的前沿上,即企业是否充分的利用了其产能,在技术效率方面,四个省域中,只有四川在2013年后保持了持续增长,四川省是唯一入选创新改革试验区的西部省级行政区域,其代表了西部地区选择的的科技创新发展路径,即大量利用东部先进科技技术产业转移来进行发展的路径,但四川省科技创新仍面临产出较高,而自主创新较低的问题。各省域的规模效率变化则没有那么一致,而从2013-2015年的规模效率变化可以看出,上海和安徽省的排名靠前,而广东的规模效率却在2013-2014年都处于较低水平,这也能反映出广东省选择的科技创新发展道路的特点,其科技创新扶持过度集中于大企业,挤占了中小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空间,而高科技企业分布过于集中于广州、深圳、东莞,使其他区域的科技创新人力、物力资源过度输送,反而造成了整体的规模效率偏低,且科技创新增长极点辐射能力不强。四川省在2013年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于成都、绵阳、德阳等传统工业基础深厚的区域,准备发展以创新、高新技术、高成长为特点的一大批企业来实现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翻一番,推动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在四川省经历了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遇到了瓶颈后所提出来的新的科技创新发展方式。四川的创新驱动发展主要以四个方面作为突破口,第一、以绕钒钛、页岩气、卫星通信、重大装备、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轨道交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技术需求来进行关键技术的突破;第二,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领域,培养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品,引领和支撑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三、建设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促进电子商务、互联网、物联网、移动多媒体、生产性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第四推动饮料食品、油气化工、汽车制造等传统主导产业向高端发展。分析四个省域的科技创新效率特点,特别是广东、上海、安徽选择的科技创新道路,可以得出很多值得四川省借鉴的经验。例如借鉴上海与广东、安徽的经验,可以得出四川省要继续提高规模效率主要要通过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速度,促进四川省的“创新创业”,让四川省的中小企业迸发出活力,使成都、绵阳、德阳的科技优势能够很好地向周边地区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辐射、并且创造优厚的政策环境,为全省的科技创新薄弱区域与科技创新落后区域带来更大的扶持力度。而四川省要保持并继续提高技术效率,可以继续承接更多符合自身需求的高新技术转移,并且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自身的科技自主创新,创造条件,使自身的优势产业,如信在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领域的优势产业增加更多的技术创新。通过两个方面来提升四川省在优势产业与后劲产业的科技创新效率,使四川省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
【关键词】:内生增长 全要素效率 规模效率 技术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24;F124.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引言12-20
  • 1.1 研究背景12-13
  • 1.1.1 全国的经济创新驱动发展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3-17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3-15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5-16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评述16-17
  • 1.3 研究的内容及目标17
  • 1.3.1 研究内容17
  • 1.3.2 研究目标17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17-20
  • 1.4.1 研究方法17-18
  • 1.4.2 本文的体系结构18
  • 1.4.3 创新之处18-20
  • 第2章 理论基础20-25
  • 2.1 内生增长理论20-22
  • 2.1.1 内生增长理论的提出与发展20-21
  • 2.1.2 内生增长理论对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借鉴意义21-22
  • 2.2 Malmquist生产效率22-25
  • 2.2.1 Malmquist距离函数22-23
  • 2.2.2 DEA方法衡量Malmquist距离函数的方法23-25
  • 第3章 模型构建和理论假说25-27
  • 3.1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的构建25-26
  • 3.2 Malmquis指数反映影响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因素假说26-27
  • 第4章 四个省域的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和分析27-46
  • 4.1 上海科技创新效率分析27-31
  • 4.1.1 上海科技创新的规模效率评价和分析27-29
  • 4.1.2 上海科技创新技术效率评价和分析29-31
  • 4.2 广东省的科技创新效率分析31-34
  • 4.2.1 广东省的份规模效率评价和分析31-33
  • 4.2.2 广东省的份技术效率评价和分析33-34
  • 4.3 安徽省的科技创新效率分析34-38
  • 4.3.1 安徽省的规模效率评价和分析34-36
  • 4.3.2 安徽省的份技术效率评价和分析36-38
  • 4.4 四川省科技创新效率的整体水平38-41
  • 4.4.1 四川省科技创新规模效率变化的特点38-39
  • 4.4.2 四川省科技创新技术效率变化的特点39-41
  • 4.5 四个省域技创新效率的对比分析41-46
  • 4.5.1 四个省域的科技创新全要素效率的对比分析41-43
  • 4.5.2 创新的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43-44
  • 4.5.3 创新的规模效率的对比分析44-46
  • 第5章 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对策和建议46-50
  • 5.1 实证检验的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的基本思路46-47
  • 5.1.1 实证检验的基本结论46
  • 5.1.2 政策建议的基本思路46-47
  • 5.2 提高省科技创新的规模效率47-48
  • 5.2.1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47
  • 5.2.2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财税政策47-48
  • 5.3 提高科技创新的技术效率48-50
  • 5.3.1 承接产业转移48
  • 5.3.2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并提高自主创新48-50
  • 结论50-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峰;;浅析商业银行规模效率理论[J];时代金融;2012年06期

2 张伟;郭金龙;张许颖;;我国寿险公司规模效率与内含价值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3期

3 张宏永;刘伟平;;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12年01期

4 罗四维;罗永恒;;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的实征分析及对策[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5 魏楚;沈满洪;;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一个对中国能源低效的解释[J];世界经济;2009年04期

6 张宏永;刘伟平;;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7 刘中一;四川汇源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中一:规模效率企业是最终的胜利者[J];通信世界;2003年21期

8 刘小玄;;效率中国[J];英才;2004年06期

9 金相郁;;中国城市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1990-2001年[J];财贸经济;2006年06期

10 李胜会;李红锦;;要素集聚、规模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顾洪梅;;基于DEA的中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的测度[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孙玮;成力为;王九云;;高技术产业内外资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基于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视角的三阶段DEA-windows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郑桂兰;岳巧红;封学军;;基于DEA的港口企业规模效率评估研究[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许庆明;应智明;;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效率分析[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通讯员 王瑞成 记者 李郁;甘肃:办案规模效率质量明显提升[N];检察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之翰;基于效益评价的软件上市公司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赵庆;乐山特色农业专业合作社规模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3 周星廷;毛竹产业经营规模效率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4 李可;剔除环境因素影响的中国高校规模效率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5 姜飞强;盘锦市农户水稻种植规模效率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6 王玮;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7 肖娟;四川农户水稻种植规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8 赵昱q;中国保险公司规模效率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9 刘丹;普洱烟叶种植的规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10 林勇刚;农户农地经营规模效率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28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028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a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