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大城市紧凑度测度及多重效应相关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大城市紧凑度测度及多重效应相关分析
【摘要】:紧凑城市作为一种全新发展理念和模式已经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认可,必将引领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对紧凑城市研究动态和发展内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科学指标体系,对中国16个特大城市的紧凑度进行测度并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对城市紧凑度的经济效应、产出效率及环境效应进行研究。形成三个结论:第一,功能紧凑是紧凑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第二,由于在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基底等方面存在差距,当前中国特大城市紧凑度发展存在较大水平差异。第三,从城市紧凑度多重效应计算结果看,城市紧凑度越高,越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地均有效产出、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功能疏解背景下的特大城市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编号:14AZD0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生产网络、地方产业升级与中国高科技城市发展(编号:41001106)
【分类号】:F299.2
【正文快照】: 0引言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城市也进入高速扩张阶段,城镇化水平从2000年的36.2%迅速提高到2015年的56.1%。在这个进程中,首先产生了一批“大者恒大”的特大城市,典型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其次是推动城镇建设用地总量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竟虎;文岩;;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及其空间关联分析[J];冰川冻土;2013年01期
2 田烨;程久苗;肖宜挺;范业婷;;城市紧凑度综合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芜湖市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3年03期
3 黄永斌;董锁成;白永平;李俊;毛琦梁;;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紧凑度时空演变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05期
4 马丽;金凤君;;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紧凑度评价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5 方创琳;祁巍锋;宋吉涛;;中国城市群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10期
6 张建民;程亚亭;台晓东;;城市紧凑度与城市生产率增长实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8期
7 程开明;;城市紧凑度影响能源消耗的理论机制及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07期
8 ;仇保兴在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上作主旨演讲——紧凑度与多样性——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J];建设科技;2012年12期
9 郭腾云;董冠鹏;;基于GIS和DEA的特大城市空间紧凑度与城市效率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国巧真;蒋卫国;赵红蕊;王志恒;;唐山大地震后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及成因[J];测绘科学;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创琳;祁巍锋;宋吉涛;;中国城市群紧凑度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特征[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栾子越;北京城市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及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何珊;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紧凑度与基础设施效率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唐倩倩;低碳视角下城市紧凑度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4 祖佳嬉;基于不同尺度的南昌市城镇紧凑度测度及动力机制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5 孟芳芳;郑州城市紧凑度综合测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6 孙雪;长春市双阳区城镇紧凑度综合测度及调控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7 王蕴U,
本文编号:1193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193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