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变化的因素与潜力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就业变化的因素与潜力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 就业 贡献因素 潜力分析
【摘要】: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政策调控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国就业形势依然总体良好,就业数量逐年上升。就业增长是经济增长、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变动及产业结构调整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采用IDA指数分解方法系统测算了上述三种因素对中国就业增长的影响与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就业增长主要依赖经济增长的拉动,但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正向作用开始显现。同时,通过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对比发现,未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仍具有很大的空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潜力巨大,产业结构调整有可能成为今后推动中国就业新的增长点。
【作者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外贸易对我国异质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效应分析”(项目编号:71303096);“粮价上涨对中国农村家庭微观粮食可获得性的影响及其群体间影响差异研究”(项目编号:71303112);“老龄人口的异质性偏好对中国食物消费趋势变动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1203096)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基金“江苏省对外贸易对异质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790013) 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项目“服务外包对就业及劳动力工资的影响研究”研究成果 “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 “清华农村研究博士论文奖学金”资助
【分类号】:F249.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居民收入与社会稳定。促进就业是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同时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自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倒逼制造业转型升级,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比重快速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勇;朱信凯;;基于指数分解法的中国粮食增量贡献要素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06期
2 朱晶;李天祥;林大燕;钟甫宁;;“九连增”后的思考:粮食内部结构调整的贡献及未来潜力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11期
3 张兴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新估算[J];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08期
4 何娜;;中国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性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3年07期
5 朱晶;张姝;曹历娟;;入世前后中国农业贸易引致的就业“创造与替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6 李丽莎;;从产业结构研究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贡献——探析我国就业弹性偏低的原因[J];企业经济;2010年12期
7 王志华;陈圻;;测度长三角制造业同构的几种方法——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8 成学真;郑贺娟;;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理论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6年03期
9 王检贵;丁守海;;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10 谢培秀;关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玉琴;薛留根;;中国产业结构整体同构化趋势研究——基于成分数据统计[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年08期
2 雷亚云;;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结”[J];时代金融;2016年21期
3 滕瑜;李天祥;于之倩;;中国就业变化的因素与潜力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6年07期
4 王军英;刘俊杰;;基于劳动时间视角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及结构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中国劳动;2016年14期
5 王利;李朝林;任志安;;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动态影响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6年07期
6 赵健;蔡洁;夏显力;;陕西省耕地集约利用预警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J];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3期
7 张新伟;范明;解涛;;我国省域农业劳动生产率空间计量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年13期
8 崔奇峰;蒋和平;吴颍宣;;中国粮食“十一连增”的主要因素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17期
9 封志明;孙通;杨艳昭;;2003—2013年中国粮食增产格局及其贡献因素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6年06期
10 王福林;赵胜雪;付晓明;许冰;;机械化程度与劳均可负担耕地面积关系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乐民;;基于最小一乘准则的中国粮食产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11期
2 陶爱祥;;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13期
3 王济民;肖红波;;我国粮食八年增产的性质与前景[J];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02期
4 刘珊珊;徐希;;影响粮食产量主要投入因素的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2期
5 张明如;殷善福;;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J];灾害学;2013年01期
6 刘真心;邬文兵;;我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24期
7 叶贞琴;;转变发展方式 打造粮食发展新增长势——关于我国粮食“九连增”后的若干思考[J];农机科技推广;2012年12期
8 马晓河;黄蓓;;当今我国利用了多少世界农业资源[J];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12期
9 丁声俊;;我国粮食“九连增”的成因与启示——兼谈价格杠杆的运用与作用[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年11期
10 陈锡文;;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与问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汤雪峰;;高中英语的文化教学潜力分析[J];考试周刊;2012年71期
2 杨双宝;侯艳梅;;探析我国高校公共课教材循环利用的潜力[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0年06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喜臣;马德有;刘金英;李俊杰;孙景民;张守鹏;;大兴安岭东北部有色金属资源潜力分析[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2 魏学勤;岳松林;李朝禄;张涛;程军;;汽车电子控制系统项目潜力分析与研究[A];2007山东省重点学术研究成果[C];2008年
3 奚旦立;陈季华;徐淑红;马春燕;;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A];“科德杯”第五届全国染整机电装备节能减排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竺家亨;孙向丽;;日本核武化潜力分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5 申明剑;沈卫立;;许昌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温婧;中国磷矿资源类型和潜力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王维;广东地区绿色生态村镇能源资源潜力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题中杰;乾130区块潜力分析与稳产上产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4 温丹;黑龙江省中北部两江地区铜矿的成矿条件与资源潜力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5 陆涛;K7凝析气藏开发潜力分析及开发调整方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6 张杨学;松南红168-171井区地质综合评价及潜力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41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24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