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7 05:13

  本文关键词: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的实证分析 出处:《统计与决策》2016年1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黄河三角洲 ESDA 空间集聚 高效生态经济区


【摘要】:文章选取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19个县(市、区)2008—2013年人口和GDP历史数据,利用ESDA、地理集中度及区域重心法,从空间集聚的角度探究了人口、经济的动态演化和分布特征,分析了两者间的集聚差异。结果显示:各县(市区)人口和经济在地理空间上呈现显著的集聚(空间正相关)特征,2008—2013年人口集聚特性总体变动幅度较小,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演化趋势明显;莱州湾东部区域人口密集度较大,而寿光市、广饶县、东营区经济聚集性较强,人口的空间集聚与经济集聚分离。
[Abstract]:This paper selects 19 counties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efficient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city, district) 2008 - 2013 population and GDP historical data, the use of ESDA,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and regional gravity metho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dynamic evolu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y,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lust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unties (urban)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significant agglomeration in the geographical space (positive correlation), 2008 - 2013 the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verall fluctuation amplitude is smaller, but the differ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evolution trend evident; the eastern Laizhou Bay area population density is relatively large, while in Shouguang, Guangrao County, Dongying District strong economic aggregation, agglomeration and agglomeration of population spatial separation.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71112,71173248)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2GM020)
【分类号】:C924.2;F224;F127
【正文快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杞如福;;对外贸易空间集聚的理论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2 梁琦;空间集聚的基本因素考察[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3 李清均;陈梅歆;魏海波;;从传统空间扩张到集约型城镇化:非本地资本的空间集聚[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陈钊;陆铭;许政;;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未来之路:城乡融合、空间集聚与区域协调[J];江海学刊;2009年02期

5 武力超;翟光宇;陈熙龙;;国外资本流入与空间集聚:基于经济自由程度差异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03期

6 刘斯敖;贺华丽;;浙江经济空间集聚模式的历史演进分析[J];浙江学刊;2012年01期

7 张倩;;产业链空间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皖江城市带制造业为例[J];泰山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8 郭永昌;;大城市边缘外来人口空间集聚的内部动力与重构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孙华平;;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及演化[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葛金田;;城市零售体系空间集聚与分化研究[J];东岳论丛;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倪外;李娟文;;基于新产业区理论的小商品市场空间集聚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娜;石敏俊;;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杨叶;孟浩程;;科技创新的空间集聚作用[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4 赵泰合;;浙江省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的均衡性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5 郑长德;;集聚与空间不平等——来自中国的证据[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4期(总第19期)[C];2012年

6 曾昭法;左杰;;中国省域城镇化的空间集聚与驱动机制研究——基于空问面板数据模型[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7 陈修颖;于涛方;;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最新发展及空间集聚合理度判断[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于树江;戴大双;王云峰;;区域产业创新的集群模式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杜德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发展态势及空间集聚[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叶玉瑶;张虹鸥;陈绍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集聚与扩散特征及其量化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袁华明 区委报道组 范建荣;空间集聚 产业集群 技术集约[N];浙江日报;2014年

2 刘建民 王蓓 吴金光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优化财税政策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集聚[N];光明日报;2012年

3 陆铭;上海人口密度偏低 人口规模偏小[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如何应对改革触发的深层风险?[N];经济观察报;2013年

5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贾若祥;新区圈地再热 建设亟待规范[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继华;大连市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及其组织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2 朱希伟;企业空间集聚与地区间专业化[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李政新;物品空间集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盛垒;外资在华研发空间集聚及知识溢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陶永亮;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4年

6 张勇;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7 覃一冬;集聚、增长与福利:理论和实证[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盖翊中;IT业空间集聚、产业网络与厂商行为的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兴旺;制造业空间集聚与地方政府保护政策的关联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2 孙政;清真寺经济空间集聚及其机理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3 徐婷艳;流通成本变动与制造业空间集聚的机制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4 姚勤殷;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5 时展;基于多层面的中国空间集聚态势及其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6 陈冬冬;高新技术企业空间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D];山东大学;2014年

7 黄晓峰;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及其溢出效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徐光平;人力资本空间集聚与产业集群发展互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柳青;制造业型专业村空间集聚机理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10 宗茗;中部省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40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340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7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