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交通设施对城市化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地区交通设施对城市化的影响研究 出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也普遍提高。城市化发展在未来我国发展战略中,将居于重要地位。有关城市化的研究众多,从不同方面分析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分析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也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此展开研究。研究交通设施对城市化的影响,首先要厘清交通设施影响城市化的作用机制。通过将城市化进一步分为经济的城市化、人口的城市化和空间的城市化,将交通设施起作用的中介分为运输成本、通勤成本和交通可达性,引入居民和企业的决策分析,最终构建了交通设施同城市化的联系。具体来说,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交通设施的发展,能够降低运输成本,从而对企业的生产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更广义上,交通设施的发展能够提升交易效率,使得连接企业的供给、居民的需求之间的通道更加通畅,减少无谓损耗,这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由此,交通设施与经济的城市化产生了联系。其次,交通设施的发展,能够降低通勤成本,这一方面使居民居住的分散化成为了可能,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阻碍,为城市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交通设施与人口的城市化产生了联系。最后,交通设施水平决定了地区交通网络的可达性水平。地区的空间布局直接会受到交通设施的影响;居民的生产决策、住房消费决策也对城市的土地空间利用产生重要影响,这都通过空间布局影响到城市的空间范围的城市化。基于这种联系,运用理论模型,分析居民和企业在追求自身最大化时实现的均衡结果。理论模型对交通设施对经济的城市化、人口的城市化和空间的城市化的影响都进行了论述,但是最终落脚于人口的城市化。理论模型分为两步,第一步主要从经济和人口角度的城市化进行分析,在第二步进一步加入居民的住房决策,综合地分析交通设施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在模型中,将地区居民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产品也分为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交通设施影响交易效率,最终对企业、居民的决策造成影响。在两种模型都证明了交通设施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实证研究的结果同样证明交通设施对城市化有促进作用。同理论模型相同,实证研究主要关注交通设施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我国自1993-2013年的省际数据体现出了城市化同交通设施的正向关系。并且,实证研究还进一步得到三个重要结论:第一,不同交通设施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不同。一般而言,数据显示公路交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第二,不同地区之间,交通设施对城市化的作用存在较大的差异。地区之间经济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了这种作用。第三,国民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交通设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很大差别。在完成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之后,为了使得研究结论更具现实性和指向性,专门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展开案例研究,详细总结长三角地区发展区域交通网络的详尽经验,并从交通系统角度进行了评价分析。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城市化率水平高于全国水平。在2014年,三地的城市化率分别为89.6%,65.21%和64.87%,而同期我国整体的城市化率为54.77%。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率水平和增长程度都高于全国水平。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区发达的交通网络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因此,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设施发展规划、发展历程对其他地区建设本地交通网络有重要参考意义。最后,主要得到三个重要结论:地区交通设施建设对城市化有正向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因不同交通设施而存在差异,因地区而异,因经济发展阶段而异;长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合理规划建设,建设了高效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其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参考。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理论模型的构建。将交通设施对城市化的机制做了全面论述,并将其融入到理论模型中进行分析,最终证明了城市化与交通设施的正向关系。第二,多方位的实证检验。在实证研究部分,除了对地区交通设施与城市化进行总体分析以外,又进一步对交通设施类型和质量差异、区域差异、经济发展阶段差异展开进一步的细致研究,从而更加深入全面地分析了交通设施对城市化的作用。第三,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交通网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长江三角洲建设高效交通网络,推进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先进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F57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佟辉;;《明代交通设施管理研究》评介[J];明史研究;2010年00期
2 一嘉;停车与交通设施展览会将在沪召开[J];中国机电工业;2000年11期
3 庞乃明;;评《明代交通设施管理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吴安琪;高雪峰;;城市交通设施的缺陷与优化——杭州市交通设施情况调查[J];经营与管理;2011年05期
5 叶小光;;交通设施的设计与施工[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
6 杜月;;交通设施投资需合理增长[J];中国投资;2012年12期
7 ;浙江飞虹交通设施有限公司[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1期
8 ;浙江飞虹交通设施有限公司[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2期
9 汤亚玲;;政府管理民营资本进入交通设施的分析——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例[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08期
10 李响;再谈交通设施中城市间最短距离算法思路[J];城市;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佟辉;;《明代交通设施管理研究》评介[A];明史研究(第十一辑)[C];2010年
2 徐永能;金秀满;方志耕;朱杰;迟亚利;;重要交通设施生存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李祥源;;论兰州市交通设施的建设[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吕宝贵;吴玉怀;;公安交通设施设备管理平台[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文尝;;关于加快西北地区交通发展的建议[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彭之丹;我市交通设施年损失百万元[N];贵阳日报;2006年
2 记者 吴开心;海口:完善交通设施 优化交通组织[N];中国交通报;2013年
3 记者 杨耀青;完善交通设施 加大堵点乱点治理[N];西安日报;2014年
4 深圳商报记者 郝又满 李胜 贾少强 毕国学 通讯员 李金山;关外交通设施亟待完善[N];深圳商报;2003年
5 记者 尹朝平;我省全面排查交通设施安全隐患[N];云南日报;2007年
6 记者 邓运娟;加快推进交通设施灾后重建规划和建设[N];阿坝日报;2008年
7 周健民;复查和完善在冰冻灾害中抢修的水电交通设施[N];人民政协报;2008年
8 宋晨;中国项目“点亮”非洲交通设施发展[N];国际商报;2012年
9 常驻记者 赵忠全 刘春阳;全年交通设施投资9亿元[N];兵团日报(汉);2012年
10 邓书榕;沙县:投入十个亿完善交通设施[N];三明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乔奕丹;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旧路交通设施再利用评价技术[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方芳;论破坏交通设施罪的行为[D];湘潭大学;2015年
3 朱林;地区交通设施对城市化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4 李想;交通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傅凌晓;交通设施类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15年
6 张勇;基于高速公路交通设施的应急救护系统设计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7 赵峰逸;关中—天水经济区交通设施一体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8 薛海涛;我国交通设施股权合作建设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9 邢小高;高速公路改扩建旧路交通设施再利用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53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353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