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状态-动力分析框架的河南省健康城镇化时空格局
本文关键词:基于状态-动力分析框架的河南省健康城镇化时空格局 出处:《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健康城镇化 状态-动力分析框架 时空格局 河南省
【摘要】:基于对健康城镇化的理解,构建包括状态层面和动力层面的健康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灰色关联模型、泰尔指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河南省健康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其时间演变特征为:状态层面上,2002—2014年河南省健康城镇化水平呈现波动、快速增长的特征;社会健康城镇化、经济健康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健康对状态层面影响较大,其他方面的影响亦增大。动力层面上,推力和拉力支持系统对健康城镇化的支撑持续增长,但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发展阶段来看,推力支持系统从2011年开始处于勉强协调阶段,拉力支持系统则在2011年稳定进入勉强协调阶段,拉力和推力支持系统均于2014年开始进入初级协调阶段。其空间演变特征为:状态层面上,2002—2014年健康城镇化水平不断增长,区域差异缩小;动力层面上,拉力支持系统对健康城镇化的支撑在增加的同时区域差异缩小,耦合协调度的2个解释性指标中,综合协调指数的区域差异缩小,而耦合度的区域差异增大;推力支持系统对健康城镇化的支撑在增强的同时区域差异缩小,综合协调指数和耦合度区域差异性趋小。在2个时间节点上,影响健康城镇化动力层面的深层次原因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healthy urbanizati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health urbanization, including state level and power level, is constructed, and entropy weight grey relational model is adopte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lthy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are studied by using Tyr index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The 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the level of healthy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fluctuated from 2002 to 2014 at the state leve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growth; The healthy urbanization of society, the healthy urbanization of economy and the health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tate level, and the influence of other aspects is also increasing. The support of thrust and pull support system for healthy urbanization continues to increase, bu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thrust support system has been in the phase of barely coordinating since 2011, while the tension support system has steadily entered the stage of barely coordinated in 2011. Both pull and thrust support systems began to enter the primary coordination stage in 2014.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system is characterized by a steady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healthy urbanization from 2002 to 2014 at the state level. Reduction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On the dynamic level, the support of the pull support system to the healthy urbanization is increasing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is shrinking,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he 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index is reduced in the two explanatory indicators of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However,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coupling degree increased. The support of thrust support system to healthy urbanization is strengthened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is reduce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index and the coupling degree is smaller. At the two time nodes. There a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deep reasons that affect the dynamics of healthy urbanization.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144) 2013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3B053) 2015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5B199)
【分类号】:F299.27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我国城乡差异、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出现及加剧,人们提出了有别于传统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1-3]、生态城镇化[4],并研究其时空格局[5]和实施途径[6-7]。2013年国家、地方政府出台了新型城镇化规划,新型城镇化已经走到实施层面。无论是新型城镇化还是生态城镇化,问题的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平;区域差异是重要资源[J];南方农村;2004年03期
2 王言炉,李宗植;对区域差异形成原因的社会化思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4期
3 葛向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区域差异——兼谈耕地最小保有量问题[J];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严汉平,白永秀;中国区域差异变化轨迹及区域差异系统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许军;周芬;;我国区域差异的现状、原因和对策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6 许军;周芬;;我国区域差异的现状、原因和对策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年19期
7 严汉平;白永秀;;中国区域差异成因的文献综述[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毛其智:城镇化应警惕区域差异扩大[J];中华建设;2010年06期
9 程前昌;;区域差异计量方法的缺失与重构[J];产经评论;2011年04期
10 赵维全;吴建民;;我国邮政发展区域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商业时代;2011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叶芳;;1978年以来江苏省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的分析[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蓝丁丁;韦素琼;;福建省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主要因素分析[A];中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C];2006年
3 陈修颖;楼丽婷;;浙江省科技资源存量的区域差异及评价[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丁文斌;王雅鹏;;基于湖北省农民收入的区域差异趋势分析[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刘建国;;我国省际区域差异的五大特征[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6 林晓珊;;浙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区域差异:一项基于客观指标的聚类分析[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广万;;区域差异与旅游资源互补是发展大区域旅游的核心——兼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和粤东旅游区域的形成[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8 范霄文;;基于FPCA的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分析[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2年第1期)[C];2012年
9 赵济;;中国区域地理改革趋向[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曹云者;韩梅;夏凤英;颜增光;周友亚;郭观林;李发生;;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场地土壤有机污染物环境标准取值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开新 郭子源;“东慢西快”持续 区域差异缩小[N];经济日报;2013年
2 王s,
本文编号:1379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379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