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经济增长中的基础设施资本和非基础设施资本最优匹配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9 12:25

  本文关键词: 基础设施资本 非基础设施资本 最优匹配结构 对策 出处:《云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为什么一国经济能够实现增长、应该通过何种机制实现经济增长以及沿着哪些途径能够实现经济的平稳健康增长,这三个问题历来是经济研究者们不懈追求、希望能够完美解答的核心问题。长久以来,经济学们普遍认为基础设施——包括:公共设施(如:电力、通信等)、公共工程(如:道路、港口等)和教育、卫生保健等——的完善与否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既然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发展是如此的重要,我们应该如何分配社会资本,从而既能起到增加基础设施资本,促进经济增长,又不会造成社会资本的浪费呢?目前,一般研究认为:经济发展中的各要素之间要保持某种恰当的比例关系,才能实现经济的稳态发展。基础设施资本和非基础设施资本的结构是否恰当,在短期内,甚至是在长期内,都不会对经济发展的总量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两者之间的结构是否恰当合理对经济发展会产生事半功倍或者事倍功半的效果,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通过本文的研究,理论分析得出我国的基础设施资本和非基础设施资本之间的最优结构:基础设施资本和非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比例恰好等于这两种资本的边际产出弹性之比。之后运用相关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得到目前我国的基础设施资本和非基础设施资本之间的结构远远未达到最优匹配的水平,究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基础设施水平仍然较为落后,基础设施资本总量较低,无法与非基础设施资本相匹配。因此在今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然需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提高我国的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上述这些研究结论为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并为我国经济尽快适应“新常态”提出本文的政策建议。
[Abstract]:Why a country's economy can achieve growth, what mechanism should be adopted to achieve economic growth and along what ways can achieve steady and healthy economic growth, these three issues have always been pursued by economic researchers. It has long been widely accepted by economists that infrastructure includes public utilities (such as electricity, communications, etc.), public works (roads, ports, etc.) and education. Health care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a country to achieve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ince infrastructure is so important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 should we allocate social capital? It can not only increase infrastructure capital an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avoid the waste of social capital. At present, the general research holds tha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structure of the infrastructure capital and the non-infrastructure capital can be realized only by maintaining some proper propor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element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hether the structure of the infrastructure capital and the non-infrastructure capital is appropriate. In the short run, even in the long run, there will be no adverse impact on the total amou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to a certain extent, it will affect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optimal structure between infrastructure capital and non-infrastructure capital in China is obtained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ratio of infrastructure capital to non-infrastructure capital stock is exactly equal to the ratio of marginal output elasticity of these two kinds of capital. The empirical study shows that the structure between infrastructure capital and non-infrastructure capital in China is far from the optimal matching level, and the reason is that the level of infrastructure is still relatively backward. The total amount of infrastructure capital is low and can not match with non-infrastructure capital. Therefore, in the future, China still needs to continue to strengthe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infrastructure as soon as possib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hus promoting the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these conclusions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ustained,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under the "new normal". And put forward the policy suggestion of this article for our country economy to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as soon as possible.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谦;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J];四川财政;2000年10期

2 吴庆;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应该发挥的作用[J];投资研究;2000年12期

3 黄晓明;西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J];城乡建设;2000年10期

4 卢尧;安徽省今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达70亿元[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0年04期

5 ;南京今后10年投入1000亿建设基础设施[J];铁道建筑技术;2000年06期

6 小丛;“十五”期间天津将投巨资建设基础设施[J];中国建筑防水;2001年03期

7 吴庆;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应该发挥的作用[J];财政研究;2001年02期

8 杰克·豪夫泊;美国面临基础设施更新费用上涨问题[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年06期

9 王行治;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之我见[J];城乡建设;2002年09期

10 谭继亮;谈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市场化[J];基建优化;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欧阳;;谈市政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A];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企业管理)[C];2014年

2 刘玲玲;孙贻超;罗彦鹤;;浅析我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韦丽云;;广西沿边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探析[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代英姿;;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若干对策[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5 温桃;项英辉;;促进沈阳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侯军岐;段云娇;;北京市村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管理研究[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基础设施投资民营化问题研究》课题组;马秀岩;;基础设施投资民营化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投融资研究报告》科研课题论文集[C];2008年

8 陈树文;史天娇;;首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管理创新与举措[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9 张军;;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现状与评价[A];2011年冬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8期)[C];2012年

10 徐彦夫;谷小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启动民间投资的探讨[A];迎接新世纪——2000年长春市财政系统科研成果集锦[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廖亮;我市加大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N];新乡日报;2010年

2 如东工商局 杨旭 薛海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推进基层规范化建设[N];江苏经济报;2012年

3 闫党恩;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超前性[N];西藏日报(汉);2012年

4 连振祥;甘肃引导民间资本参建交通基础设施[N];中国建设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袁弘;基础设施项目全面突破 公建配套项目整体推进顺利[N];成都日报;2012年

6 李呈祥 杨荣保;2300多万元助力兴隆基础设施建设[N];承德日报;2013年

7 本报赴老挝特派记者 韩硕 暨佩娟;老挝期盼改善基础设施[N];人民日报;2013年

8 记者 何秋平;我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N];西藏日报(汉);2013年

9 通讯员 张薇;加强气象防灾基础设施建设[N];中国气象报;2013年

10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N];和田日报(汉);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永民;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邓淑莲;政府与基础设施的发展[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3 鞠晴江;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4 彭清辉;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周凯;区域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蒋时节;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刘伦武;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8 娄洪;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9 纪玉哲;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10 田军华;基础设施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家容;基础设施市场化供给的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党建令;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要素评价赋值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邱曼京;鄂尔多斯市民间资本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周亚静;中俄两国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对比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郑双保;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6 吴莎莎;基础设施BOT项目特许权期决策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罗佩;西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雷麒;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选择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刘门;甘肃岷县村庄基础设施适宜性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10 陈少阳;PPP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44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444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b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