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服贸协议签订之经济可行性研究
汤嘉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摘要:在对于服贸是否签署事宜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对两岸服贸签署在经济方面可行性进行研究,以及通过两岸服务业现况之分析,得出服贸协议正确性和经济可行性的结论。
关键词:服贸协议 自由贸易主义 区域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
一、引言
两岸服贸协议的是否签署引发了沸沸扬扬的学运和复议争执。两岸各界人士对服贸的评断和看法也各不相同,比如绿中国事务部则表示:两岸不适合签署服贸协定,而台领导人马英九处则表明“不能再等”。签署到底是大势所趋还是拂逆民意?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指标中占比最大的产业,其未来发展的道路该如何走?
二、两岸服务领域现况分析
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在大陆及台湾的服务业GDP中的比重分别为4.5%和2.3%。而在较为现代的医疗保健、信息传播、艺术休闲等服务业的GDP占比则是台湾高于大陆,显示台湾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结构领先大陆。
(一)台湾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高,但问题出现
比重的46.1%,这也是大陆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台湾服务业经过90年代的高速发展以后,如今问题也开始出现:失业率增高,服务贸易进出口比率均下降、经济增长缓慢。在两岸开放自由行之前,台湾的服务贸易呈现多年逆差。服务业长期停滞,结构的欠合理,导致失业率,特别是结构性失业率增高,岛内经济低迷。
(二)台湾服务业结构领先于大陆
台湾服务业比重前五大的行业(公共行政除外),分别为批发及零售业,,不动产业,金融及保险业,教育服务业、资讯和通信传播业。中国大陆排名前五的服务类行业分别为:旅游、运输、资讯、建筑服务、保险服务。
就服务业而言,住宿和餐饮等传统行业在大陆和台湾的服务业中占比为4.5%和2.3%,但是较为现代的教育服务、医疗保险、信息传播、艺术休闲等,在台湾的占比远大于中国大陆。就结构而言,台湾服务业的分级更明晰合理,服务业结构优于大陆。
(三)两岸的互相开放程度不一致
目前台商对大陆服务业的投资远高于大陆企业对台湾服务业的投资水平。据大陆统计,截至2013年7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9万项,金额585亿美元,加上经第三地转投资,台商在大陆投资将近1100亿美元。而台湾方面对大陆的开放始于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陆企对台投资项目为413项,总金额为7.2亿美元。
截至2013年6月底,台湾对大陆经济领域的开放程度为:服务业51%、制造业97%、公共建设51%,平均比例为66%,而大陆对台方的开放度高达96%,几乎全部开放。加上审核严格,以及入台工作的禁止化,导致陆企在台的占比十分有限,发展层层受阻。
从规模看,台湾企业对大陆的投资远高于大陆企业对台的投资,并且大陆对台的可投资领域有限。
三、理论基础
为论证服贸协定在经济方面的可行性,引入以下三个理论为论证基础。
首先,2001年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自由贸易三原则”。基于“自由贸易三原则”的贸易自由才不会妨碍社会和国家的利益。
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过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整合,能够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资源以及生产要素,使得经济结构更趋合理,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最后,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贸易一体化、要素一体化、政策一体化和完全一体化。因此,经济一体化将经济政策与政治目标相连结。
四、结论分析
斯蒂格利茨的“自由贸易三原则”分别是:首先,任何贸易协议必须是对等的;第二,贸易协议不应把商业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最后,谈判过程必须透明化。对于两岸来说,大陆在政各项政策上一直给予台方优惠和照顾,服贸的实质也是大陆的“让利”,给予生产要素和资本流入台湾,通力完成两岸更好的建设。对于目前台湾经济的停滞现况,服贸协定的作用将会很大。服贸协定本来就是经济领域方面的协定,所有法规范也都为了经济的规整。尽管的确存在很多的政治因素,但是“一个中国”的原则既定,所以一切利益都有保障。
两岸服贸签订是顺应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表现。两岸的劳动资源、科技资源等均不对等,要素价格差异也比较大。服务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部分,从服务业开始走向一体化,降低关税、取消贸易壁垒等无疑是一体化的要求之一。服务业也是继制造业接轨后的重大突破,有了关键的这一步,才能更好地促进两岸经济的发展。
服贸是两岸关系改善以及政治达到统一的重要推进器。台湾虽然作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日据时代的影响使得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与大陆不相符。在很多方面因为长期的分离而产生隔阂。因此,服贸协议也扮演了两岸桥梁的角色。服贸作为贸易一体化的开始,是走向要素一体化、政策一体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台湾回归的重要契机之一。
五、未来展望
针对未来两岸的服务贸易发展,不仅仅是两岸相互开放更多的贸易通路,更重要的是互相吸取优势,将要素整合好,以利于双方的经济发展。
(一)对陆方,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拓展岛内服务业市场
台湾文化产业的优势显然意见,对于服务业,将服务本身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增强产品的附加价值,更可以使得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更具竞争力。此外,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产业也存在先天优势。
两岸服贸协议可以拓展大陆在台湾的市场,同时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以金融业为例,在岛内设立分支机构,并且外派大陆人员来台经管,并招募本地员工,遵守台湾当地的法律法规,服从监管,使得自身机构更加贴合当地市场。大陆和台湾员工的共同招募,不仅加强了两岸人民之间进一步的沟通,也为目前低迷的台方经济提供新一轮的就业空间,提高就业率。
(二)对台方,把握内地市场,打入台创品牌
把握中国大陆巨大的消费市场,针对华人的共同生活理念和习惯,打入台创品牌。目前台湾自有品牌在大陆的市占率并不大,因此,台方可以以大陆为发展契机,拓展更广阔的亚洲市场。
台方要培养适合两岸发展的人才,并且采用各种条件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采取开放性非封闭的策略。充分利用陆方对台的政策优势和条件优势,和陆方企业进行优势互补。对于品牌的推广也可以借由大陆平台,共同做出国际品牌。
(三)对双方,积极把握“服贸协议”
在经济上,服务贸易的合作将会使得双方减少贸易壁垒,使得服务型资源流通更频繁、更深入,经过贸易的流动势必会带来生产要素的新一轮整合。这会促进两岸的经济,尤其是服务业继续向优良化转型升级,不仅有利于提高双方服务业水平,也可以借此整合服务业结构。
在政治上,由服贸协议作为桥梁,使得文化和经济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加强,通过贸易一体化、要素一体化之后, 政治方面的一体化就会顺利很多。这也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夙愿。因此两岸的服贸协议会成为两岸关系真正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扭转全球化危机:史迪格里兹报告》(The Stiglitz Report: Reforming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Systems in the Wake of the Global Crisis),2010年,The New Press出版,ISBN 978-1595585202;
[2]《总体经济指标》台湾国家发展委员会,2014年4月8日
[3]《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文本及其附件.海协会,2013-06-27
[4]《两岸服贸协议对我国的冲击》台湾大学郑秀玲
[5]丁振辉《“反服贸”在反什么》《东方早报》;2014年4月15日
[6]《2013年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
[7]《中国服务贸易状况》国家商务部综合司.
本文编号:15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5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