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兰州市城市脆弱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2 18:44

  本文选题:城市脆弱性 切入点:兰州市 出处:《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地处黄土高原的石油化工城市兰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计算城市脆弱性指数,并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兰州市脆弱性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脆弱性变化的内部原因。研究发现兰州市脆弱性长期处于中等偏高的状态,虽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脆弱性逐渐降低,但问题尚存。生态环境的改善并没有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依然存在。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兰州市的发展必须是以经济、环境、社会相协调的精明增长模式。
[Abstract]:Taking Lanzhou City, a petrochemical city located on the Loess Platea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establishing a series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pplying entropy value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vulnerability index of the city, and from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Three aspects of society deeply analyz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vulnerability in Lanzhou and the internal reasons that affect the vulnerability.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vulnerability of Lanzhou City has been on the high side for a long time, although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vulnerability has gradually decreased, but the problem remain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not commensurate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xtensiv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cost of sacrificing the environment still exists. Accordingl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Lanzhou in the future must be a shrewd growth model coordinated by economy,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040)资助
【分类号】:F29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岩;方创琳;;大庆市城市脆弱性综合评价与动态演变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05期

2 王岩;方创琳;张蔷;;城市脆弱性研究评述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5期

3 田亚平;向清成;王鹏;;区域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地理研究;2013年01期

4 高超;金凤君;雷军;张小雷;;干旱区绿洲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12年08期

5 张建民;程亚亭;台晓东;;城市紧凑度与城市生产率增长实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8期

6 程林;修春亮;张哲;;城市的脆弱性及其规避措施[J];城市问题;2011年04期

7 陆添超;康凯;;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权重确定中的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年22期

8 张志斌,李夏;兰州市环境污染变化及防治对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06期

9 赵景波,黄春长,朱显谟;黄土高原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沙漠;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刚;袁家冬;李恪旭;;兰州市城市脆弱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11期

2 宋永永;米文宝;仲俊涛;张维龙;张冠乐;拓星星;;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11期

3 孙林;徐子腾;郑壹丹;冯晓雪;;一种社区商业模式脆弱性探析[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4 何艳冰;黄晓军;翟令鑫;闫倩;杨新军;;西安快速城市化边缘区社会脆弱性评价与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6年08期

5 苑全治;刘映刚;陈力;;气候变化下陆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S1期

6 刘凯;任建兰;程钰;任梅;;黄河三角洲地区社会脆弱性评价与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6年07期

7 张守忠;胡囡;;基于PSR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脆弱性评价——以鸡西市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6年07期

8 陈佳;杨新军;尹莎;吴孔森;;基于VSD框架的半干旱地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演化与模拟[J];地理学报;2016年07期

9 吴翠霞;何文丽;;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J];科技广场;2016年06期

10 刘庆娟;曹加林;;施工方进度控制的顾客满意度测评[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岩;方创琳;张蔷;;城市脆弱性研究评述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5期

2 田亚平;向清成;王鹏;;区域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地理研究;2013年01期

3 王婧;方创琳;王振波;;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优势及动态变化(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2年03期

4 韩瑞玲;佟连军;佟伟铭;于建辉;;基于集对分析的鞍山市人地系统脆弱性评估[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3期

5 李博;韩增林;;基于三角图法的沿海城市系统脆弱性分类方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年11期

6 李鹤;;东北地区矿业城市脆弱性特征与对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5期

7 单菁菁;;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脆弱性分析[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1年03期

8 王婧;方创琳;王振波;;我国当前城乡建设用地置换的实践探索及问题剖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09期

9 李鹤;张平宇;;全球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7期

10 梁增贤;解利剑;;传统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以桂林市为例[J];旅游学刊;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Martha G.Roberts,杨国安;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国际进展——脆弱性分析方法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2 赵园园;;公共权力脆弱性的渊源及弱化[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宋志立;;贫困脆弱性研究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25期

4 陈健生;;脆弱性、贫困动态与西部农村贫困研究转变[J];西部发展评论;2013年00期

5 黄承伟;王小林;徐丽萍;;贫困脆弱性:概念框架和测量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08期

6 储毓婷;苏飞;;国内外经济脆弱性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年02期

7 韩峥;脆弱性与农村贫困[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10期

8 孙梦洁;韩华为;;灾害、风险冲击对农户贫困脆弱性影响的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13年04期

9 国情调查课题组;徐志明;;脆弱性与贫困:江苏李庄村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07期

10 文海英;;跨海大桥运营期脆弱性研究[J];知识经济;2013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匡时;;脆弱性分析与脆弱人口的社会保护[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赵蕊;孙振华;李新明;;脆弱性描述语言浅析[A];第一届全国Web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会议(WISA2004)论文集[C];2004年

3 于瑛英;胡敏;;城市脆弱性以及对策分析(英文)[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2013年

4 李波;伊瑞海;卢昱;;空间信息网络拓扑结构脆弱性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张国培;庄天慧;张海霞;;自然灾害对农户贫困脆弱性影响实证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6 海然;;云计算风险分析[A];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求进;;化工园区区域脆弱性研究概述[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王智刚;刘越屿;;雷击时易燃易爆行业的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A];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城市群发展气象服务工作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9 邢丹;李艺;;LKM机制脆弱性分析[A];全国第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方妮;郭超;杨健;;PPS脆弱性分析及软件设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王娜娜 整理;脆弱性分析为灾害研究提供新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王新宇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关注人类共有的脆弱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段德峰邋刘盛;从“脆弱性”入手进行灾害分析和管理[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李伟;计算机脆弱性不能不评估[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5 ;脆弱性扫描产品功能指标说明[N];网络世界;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峰;协同生产网络组织的脆弱性研究与工程应用[D];重庆大学;2012年

2 张炜熙;区域发展脆弱性研究与评估[D];天津大学;2006年

3 李丽;中国城乡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红毅;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5 李卓华;社会发展脆弱性的技术经济系统集成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于江龙;我国国有林场发展脆弱性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刘晓明;复杂信息系统网络脆弱性分析与仿真验证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田艳芬;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冯克印;鲁西南煤炭化工经济区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房红;银行体系脆弱性演进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楚克鹏;基于电网络理论的电力系统过负荷脆弱性及其控制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陈鑫;我国海上运输通道脆弱性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王沁;环境污染情境下区域脆弱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刘金龙;基于复杂网络的电力系统脆弱性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池文芳;浙江省山区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6 郑晓召;基于异质性和协同性风险对我国农村贫困脆弱性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7 欧阳蔚;基于试验与模拟的农业旱灾系统脆弱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8 吴广斌;基于BP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脆弱性动态模拟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9 谭学兰;农村“因学致贫”的形成机理与政策建议[D];兰州大学;2014年

10 路正;基于脆弱性视角的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49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649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5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