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循环经济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董文武 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摘要: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经济、社会等多位一体发展的先行性与基础性产业,但是,在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随着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渐入人心,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交通运输系统的参与,同时,也只有坚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来指导交通运输行业,才能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循环经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指的是一种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也称之为资源循环型经济。它是一种关于资源、再生资源与产品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科学发展思想,目前已渐入人心,成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与实践。
一、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交通运输的落后发展源于历史上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并不平衡,运输体系一直没达到高效节能环保的高度,而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运输体系也尚未形成。在计划经济时代,铁路和水路这两种运输方式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而其它的运输方式尚未得到实质的发展。长期以来,主要靠这两种运输方式得以促进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运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相比之下铁路运输发展缓慢,水路运输则逐渐萎缩,出现了公路争抢铁路货源的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原有的分工协作被打破,交通运输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旧有的运输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虽然得到了一定缓解,但发展得仍远远不够,仍需要大力发展以适应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对于我国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是必不可少的,有一句俗语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交通运输通畅了,经济、社会才能得到飞速发展。
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在交通运输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象,由此导致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显而易见的是,交通运输不仅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对资源、能源造成了巨大的消耗,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对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只有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只讲产出,不讲效率的传统交通运输发展模式,走量质并举,资源节约、注重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交通运输发展道路的惟一选择和惟一出路。
二、基于循环经济的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对策
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重大的作用。要做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秉承新的发展理念
我国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的第一位目标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循环经济是兼顾发展经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一体化战略。应当承认,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循环经济要求经济活动低消耗、最小排放、资源利用最大化,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正是可持续发展中应有之义。在可持续发展的多重系统中,经济的发展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取代以前的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为代价和成本,从而实现多重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生态三维的协调发展与全面发展,是一种社会进步和社会变革的过程。在循环经济的思想指导下,基础设施建设应将土地利用与交通运输规划相结合,要求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为交通运输提供良好的条件。通过规划手段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建设除了传统的道、路等本体设施以外,还应注重其它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包括:交通监控系统、交通环境保护系统、交通安全及事故处理系统等辅助设施的建设。
第三,优化交通结构
交通结构包括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方式结构和网络布局结构。运输体系在时间结构上实现对接与衔接,在空间结构上,能同时使各地区的交通网络实现均衡发展,从而满足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与此同时,结构优化体现在方式上,是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协调配合,以实现最方便、最快速、最有效的运输。
第四,注重交通环境保护
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道路交通上。汽车是大气污染的主要移动发生源,汽车排放的污染物质以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铅化物等为主。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有效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做到:第一,利用交通控制系统保持交通流的畅通,降低道路交通的噪声,比如分单双号出行等来控制交通机动车出行量,等等;第二,完善排出气体管理的规章,改善汽车的结构;第三,采取例如采用无铅汽油等措施减少汽车排出的污染物质数量;第四,宣传环保理念,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使其更加节能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 毛保华,何天健.我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与政策[J].科技导报,2002(1)
我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J].综合运输,2004(10)
[3] 王长安.循环经济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2)
本文连接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现代商业
本文编号:16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