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劳动力与岗位的匹配研究:基于纳什均衡对我国失业与用工荒问题的解读
本文选题:异质性劳动力 + 岗位空缺 ; 参考:《管理工程学报》2016年02期
【摘要】:本文对DMP模型进行拓展,利用动态规划和纳什博弈研究两个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失业流,并通过教育成本内生化使劳动力在市场之间流动。结论认为,由于教育成本和预期收入不同,在当前的人力资本结构和经济结构下异质性劳动力失业的风险有所不同。若劳动者讨价还价的能力较低,高学历劳动力失业的风险低于低学历劳动力,社会可能出现普遍性失业;若劳动者博弈能力较高,高学历劳动力失业的风险高,社会出现"技工荒"。并且高校毕业生的扩大可能导致高学历的失业问题扩大。这正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困境,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和劳动力技能结构之间的矛盾。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e DMP model, use dynamic programming and Nash game to study the 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flow in two separate labor markets, and make the labor flow between the markets through the endogenous biochemistry of educational cost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risk of heterogeneous labor unemployment is different under the current human capit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structure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education cost and expected income. If the bargaining power of the laborer is low, the risk of the unemployment of the highly educated labor force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low-educated labor force, the society may have universal unemployment; if the laborer has a higher ability to play games, the risk of the unemployment of the highly educated labor force is high. There is a shortage of craftsmen in society. And the expansion of college graduates may lead to the unemployment problem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is the dilemma of China's labor market, which reflect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tructure of labor skill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2013年教育部重大攻关资助项目(13jzd023)
【分类号】:F2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揭秘中国用工荒[J];甘肃金融;2010年02期
2 ;“用工荒”再现东南沿海 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终结?[J];光彩;2010年03期
3 笑蜀;;用工荒警示国家投入须即刻转向[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0年03期
4 陈桂宏;;浅谈国内“用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03期
5 许永江;;破解“用工荒”[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0年05期
6 古峰;;破解用工荒难题 走出低成本经营误区[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0年04期
7 赵灵敏;;用工荒,一个时代的终结[J];南风窗;2010年08期
8 本刊编辑部;赵灵敏;;用工荒,转型中国的节点[J];南风窗;2010年08期
9 赵俊明;;“用工荒”,何须慌[J];金融经济;2010年07期
10 佚名;;“用工荒”背后的新诉求[J];政府法制;2010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巧巧;;“用工荒”现象的成因和背后的机遇[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徐世明;;谈“用工荒”的多元因素与解决途径[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3 李华荣;;为何又闹“用工荒”[A];2009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康劲;兰州服务业出现新一轮“用工荒”[N];工人日报;2007年
2 张超柱;市区服务业遭遇年终“用工荒”[N];嘉兴日报;2006年
3 任建党;工商业界“用工荒”当引起关注[N];开封日报;2006年
4 余建文;个私小企业年关遭遇“用工荒”[N];宁波日报;2007年
5 记者 何超群;“用工荒”调查[N];绍兴日报;2007年
6 薛飞;破解“用工荒”还得靠科技[N];威海日报;2007年
7 刘兵;新疆部分农区出现“用工荒”[N];西部时报;2006年
8 姜鹏飞;缝机中小企业用工荒渐显[N];中国服饰报;2007年
9 王海平;我市制衣业出现用工荒[N];安阳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慧丽;京城服务业出现“用工荒”[N];市场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培锋;诸城市“用工荒”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2 王敏;当前城市用工荒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红敏;莱州经济开发区“用工荒”问题探析[D];山东大学;2012年
4 李敏;协同治理视阈下非公企业“用工荒”破解之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玲瑞;我国企业“用工荒”问题的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阚双双;“用工荒”与“农民荒”背景下的新时期农民就业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3年
7 蓝琦;浙江省制造业“用工荒”原因的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4年
8 李浩;武汉市“用工荒”的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罗迎;大学扩招对用工荒、就业难的影响分析与实证[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包蓓蓓;江苏省纺织服装行业“用工荒”的影响因素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85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785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