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6-11-18 12:35

  本文关键词: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络出版地址:

2015年5月第37卷第5期

当代经济管理

CONTEMPORARYECONOMICMANAGEMENT

May2015Vol.37No.5

DOI:10.13253/http://www.wenkuxiazai.comki.ddjjgl.2015.05.007

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笪郑嘉伟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

眼摘要演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宏观背景下,预计我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宏观经济将面临三大风险和六大挑战。在中央提出“新常态”的判断后,我国将不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在设定经济发展目标时,将进一步淡化经济增长速度,换之以弹性目标和发展区间进行管理,采取预调、微调等宏观调控手段予以应对。未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如何实现稳增长与促改革、调结构之间的平衡,其政策要点在于:短期内通过稳增长为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打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长期内围绕促进发展这一根本推进重大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眼关键词演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展望;综述[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5-0039-06

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背景下,宏观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我国2014年全年

1.5%,创下近年来的新低。四是经济发展预期有

所恶化。2014年7月份以来,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51.7%的高位回落到12月的

GDP增长率在7.4%,略低于7.5%的经济增长目

标,延续了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下滑趋势,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效应略显疲态,经济增长正处于一个换挡换动力的调整时期。一是经济增速连续跌破下限。进入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第2季度

50.1%,已经靠近经济强弱的分界点50%。经济

增长动力明显不足,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的指数从3月份就一路下滑,从3月的62.7跌至

12月的48.7。

宏观经济在2014年增速回落的过

程中同时表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一是需求结构出现新变化,,消费拉动力增强;投资结构改善,民间投资开始发力。二是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经济呈现服务化态势;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提升,

“中低速增长、高就业”

格局初现。三是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乡关系更趋协调。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的:

“目前我国经济

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

未来几年是新常态统领中国经济工作的关键年份,也是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年份,未来几年将面临经济增长速度、增长动力、经济结构、发展方式等全方位的转型切换。但是转型切换的过程充满风险,一方面是中国经济之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力量在逐渐弱化,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新的常态的经济驱动力还没有强大起来,再加上美元升

GDP增速跌至7.4%,跌破7.5%的年初政府工作

目标,第3、4季度则继续下滑至7.3%,基本打破了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区间,全年经济增速创24年新低。二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尽显疲态。近些年我国出口保持低位增长的态势下,

2014年2月出口出现了-18%下滑,之后继续维

持低位震荡,全年进出口增长2.3%,其中出口增长4.9%,进口下降0.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

30%已经回落到15.7%,其中,扣除土地购置款

的房地产投资2014年11月份以来已经进入负增长,消费虽然取代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拉动力,但是消费需求也保持着一个逐年下滑的态势,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回落到10.9%。三是物价水平持续走低。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

2014年9月CPI跌破2%,目前已连续4个月运

行在2%的下方,11月和12月分别为1.4%、

收稿日期:2015-01-29网络出版网址:

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5 16: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61005)资助。

作者简介:郑嘉伟(1985-),男,山西沁水人,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

39


  本文关键词: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0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80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f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