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行业协会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5-03-17 12:30

关键词:行业协会;研究综述

.行业协会的定义

在英文中,行业协会有“Trade Promotion Association","Trade Association", "Business Association", "Employer Association"等不同的称谓[12]。而在中文中,行业协会也有行业组织、商会、行会、同业工会、联合会等等不同的称呼[3]。日本经济界认为,行业协会是“事业者以增进共同利益为主要目的而组织的事业者的结合或联合”:英国则将其定义为“由独立的经营单位组成,保护和增进全体成员既定利益的非营利组织”;而在美国《经济学百科全书》中,对行业协会是这样定义的:一些为达到共同目标而自愿组织起来的同行或者商人的团体[4]。在我国,,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协会法,理论界对行业协会的研究也正处在不断深化的阶段,因此不仅定义五花八门,而且还正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发生着变化[5]。吴宗祥( 2003)认为,行业协会是以同一行业共同的利益为目的,以为同行企业提供各种服务为对象,以政府监督下的自主行业为准则,以非官方机构的民间活动为方式的非营利的法人组织[6]。陈金罗(1997)认为,行业协会是由同行业企业自愿依法组成,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的非营利团体[7]。余晖(2000)等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自律性行业组织的制度动力学原理:相对于法律制度等公序而言,行业协会作为一种组织化的私序,它的产生和运作有利于交易费用的节约,是社会个体基于自动形成的个人关系或自愿加入组织化的团体,在长期交往中达成的一种自我约束机制[4]。王民、贾西津(2004)指出,行业协会作为市场交易主体利益服务的主体,在本质上与企业的性质相同,也是企业等市场交易主体为了减少交易成本而达成的一系列合约安排。减少交易成本是企业组成行业协会的唯一动机[8]

综上所述:行业协会就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形成的一个代表机构。

.不同领域对行业协会的研究

随着我国行业协会的产生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逐步体现,有关行业协会的理论研究也随之丰富起来。据本文了解,目前我国有部分从事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和史学研究的学者,从本学科或跨学科的角度,对我国行业协会进行了研究,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社会学领域对行业协会的研究

我国社会学领域最早对行业协会进行研究的当推陈宪和徐中振,陈宪和徐中振(1999)出版专著是国内第一本研究行业协会的。

作为主要在社会学领域研究的学者,陈宪、徐中振、王名和俞可平等在上述研究中将行业协会定位为典型的社会与经济边缘性问题,目的在于通过对行业协会的探讨来把握中国社会结构性变迁和社会发育发展。并未对行业协会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做深入的分析。

(二)历史学领域对行业协会的研究

史学界对早期的行业协会一一古代的行会和近代以来的商会有比较广泛的讨论,比较有影响的是有关社团个案研究的一个成果,即朱英(1986)对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的研究。

史学界对行业协会的研究,或者重在揭示一定历史时期行业协会的历史作用,或重在对某一历史时期行业协会的产生和发展做历史考察,但史学界并未出现对行业协会产生和发展的全景式考察。

(三)法学领域对行业协会的研究

陈廷(1999)国内最早将行业协会问题引入法学研究者视野的研究文献  

蒋安(2002)从公共管理的视点,对社会自治组织作了经济法的审视。

王全兴(2002)则将行业协会作为社会中间层主体列入经济法的主体研究,认为法团主义是行业协会等社会中间层主体产生和存在的政治学基础,市场增进理论则是其经济学基础,自组织理论则是其社会学基础。

黎军(2002)通过对行业组织分别与政府及社会成员之间形成的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进行具体分析探讨,从而明确行业组织在政府与公民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一一既代表或协助政府实现对社会的管理以维持公共秩序,又作为社会成员的利益代表对政府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量。

鲁篱(2003)将行业协会的规章作为民间法的重要标示展开论述,认为自治是行业协会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基础的结构性条件,重点论述了行业协会自治权的内容,自治权与国家行政权、司法权的关系以及自治权实现的条件和要求。

法学领域对行业协会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行业协会的作用、价值和法律创制等问题的认识,而且对行业协会等社会经济团体性质的概括过于宽泛很难说正确揭示了行业协会的本质。

(四)经济学领域对行业协会的研究

近年来,经济学领域对行业协会的研究成果逐渐涌现,出版的著作有余晖等著(2002)和翟鸿祥(2003),经济学期刊上也不断有讨论行业协会的论文发表。

余晖在其著作中对中国行业协会的产生和发展机制作了经济学的分析,并着重讨论了行业协会在WTO规则体系中特别是在反倾销中的作用机制;而翟鸿祥主编的著作则是一个论文集,选编论文涉及地方行业协会的发展和对策,中外行业协会发展的比较研究和中国行业协会的性质、特点和功能等问题。

秦诗立(2001)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对商会性质做了初步研究;秦诗立、岑的(2002)在解释由市场组织外部性交易成本产生的市场缺陷特征和由非市场组织内部性交易成本产生的非市场缺陷特征的基础上,来解释商会是如何减少上述缺陷,以实现总交易成本较低[9]

.行业协会运作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业协会培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力量。但相对于社会变迁所带来的需求相比,我国行业协会运作仍存在不少问题。

1.发展不平衡。行业协会发展呈现一种结构性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一是布局不合理。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尤其高新技术领域的行业协会明显不足,同时,农业领域的行业协会发育也不足[10]。余晖(2002)指出,这种过窄的覆盖面将会导致协会所掌握的企业和行业信息不充分以及紧缺的管理资源,从而使行业协会很难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和开展集体性的协调活动[4]

2.地位不明确。行业协会地位不明确与定位不清晰导致政会关系不顺并影响行业协会功能与作用的发挥。余晖(2002)认为,协会地位不明确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政府希望行业协会作为行业管理辅助工具并通过部分转移政府职能,使自己对行业管理的权利得到“合法”延伸;另一方面,大多数行业协会也极愿意成为“二政府”,去组织和管理其会员企业,而忽视了它首先应代表企业的利益[11]。朱英(2004)对此认同,认为行业协会定位不明确也同样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对行业协会定位的不准确。二是行业协会自身定位不明确[12]

四、行业协会发展建议

行业协会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工程,涉及组织内部建设,也涉及市场环境的培育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对行业协会的建设,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总结归纳如下:

1.组织内部建设。我国行业协会组织内部建设很不完善,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组织内部建设,完善内部建设。

2.政府管理方式。改变政府管理方式,由原先的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转移更多的行业管理职能给行业协会,从而早日实现“从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的转变。

参考文献

[1]Doug Newsom Alan Scot t Judy Vanslyke Turk , "ThisIs PR: The RealitiesO f Public Relat ions"__ 5th ed.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2.

[2]Edward L.Bernays, Public Relations[M]. Norman:U ni2versity of O klahoma Press,1952.

[3]贾西津等,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一一角色、功能与管理体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余晖等,行业协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理论与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5]黎军,行业组织的行政法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吴宗祥,行业协会治理机制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J].学术月刊,2003,(7).

[7]陈金罗,社团立法和社团管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8]王民,贾西津,行业协会论纲[J].经济界,2004,(1).

[9]孙丽军,《行业协会的制度逻辑——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转轨经济的应用研究》[D].,2004,4.

[10]林海仁.WTO与我国行业协会[J].价格与市场.2002,(1).

[11]余晖,贾西津,潘光军等.行业协会:为何难走到前台[J].中国改革,2002, (6) .

[12]朱英.中国近代同业公会与当代行业协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本文编号:18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8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f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