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同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
本文选题: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 参考:《学习与实践》2016年10期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不同省份1995~2013年的数据,通过Malmqusit-Luenberger指数将环境因素(CO2排放)纳入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测度了中国不同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对其收敛性进行分析。测度及分析结果显示,考虑环境因素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仍处于增长趋势,但远小于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国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技术进步的贡献,技术效率的贡献较小。从环境技术效率来看,东部地区最高,其次为中部地区,最后为西部地区,各地区差异明显。中国东中西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最终都会趋同,除东部地区外,其余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均会向自身稳态发展,存在俱乐部收敛效应。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different provinces of China from 1995 to 2013,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growth of environment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and analyzes its convergence by using Malmqusit-Luenberger index to incorporate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to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TFP. The results of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of China is still in the trend of growth after tak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to account, but it is much smaller than the growth of TFP which does not take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to account. The growth of total environmen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a is mainly due to the contribution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hile the contribution of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is relatively smal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nvironmental technical efficiency, the eastern region is the highest, the second is the central region, and the last is the western region. The total environmen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the east, west and west of China will eventually converge, except for the eastern region, the other regions will develop to their own steady state, and there is a club convergence effect.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研发效率比较及其影响因素”(编号:14CJL04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24;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晓岑;;基于熵值法的安徽省地区环境友好度分析[J];商业经济;2013年06期
2 ;全球动态[J];中国林业;1999年01期
3 郭思遥;许书强;龙雪娇;尹佳伟;;新农村内涵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基于黄石农村地区环境卫生建设状况的调查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年21期
4 ;地区环境四大指标比较[J];领导决策信息;2007年26期
5 宓密;;上海重点污染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机制探析[J];上海经济;2011年07期
6 管益峰;;丹阳地区环境空气PM2.5达标方案的规划设计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年06期
7 洪涓;丁中红;;对外贸易与污染跨境转移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工业行业[J];当代经济;2011年09期
8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铸;;浅析资阳地区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2 刘庆成;王南萍;侯胜利;;云南个旧地区环境氡研究与意义[A];地球物理与中国建设——庆祝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文集[C];1997年
3 李晓荣;;保护农村地区环境 加大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力度[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4 陈英姿;;东北亚地区环境与发展的国际合作[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何乱水;黄万堂;;兰州地区环境中的Pb污染[A];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鲍竹君;我地区环境保护工作初见成效[N];日喀则报(汉);2013年
2 记者 肖勇;我市加大力度整治三十六湾地区环境[N];郴州日报;2006年
3 记者 蔡尧;要切实增强做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精心打造“生态林芝”[N];林芝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次仁龙布;地区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N];山南报(汉);2006年
5 记者 彭晓和;站前地区环境改善 市民叫好[N];抚顺日报;2007年
6 李振德;日本的环保型农业[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4年
7 本报记者 陈彦玲;地区环境保护工作展现蓬勃生机[N];林芝报;2009年
8 记者 严文友 通讯员 江致礼;方庄地区环境变样了[N];北京日报;2005年
9 王琦;以规划为龙头抓好半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N];杭州日报;2007年
10 徐文华;“筑巢引凤”必须加强环境建设[N];吕梁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延军;东北亚环境安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黄凯;上海地区环境中多溴联苯醚分布规律及其来源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茹;贵州水族地区环境保护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2 郑阅春;环境保护对我国区域产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21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821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