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4 11:15

  本文选题: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 + 人力资源 ; 参考:《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2015年3月5日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政府报告中指出:“落实好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策略,深化国企改变,改善配置资源,推动产业结构改进,尤其是最大限度的使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得以实现”。2015黑龙江省政府报告(2015年1月27日陆昊)中也提到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平稳发展的相关内容,其中如何高效利用黑龙江省老工业基人力资源,满足人力资源需求建设就是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为研究区域,以人力资源需求为研究主体,综合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影响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需要进行研究并作出预测。在界定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概念进行阐述,构建灰色预测模型。分析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结构及特点,探究人力资源需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人力资源需求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入手,利用层次分析法找到关键的影响因素,以灰色预测模型为预测方法,统计就业人数、学历分布和年龄结构三方面的数据为基础进行预测。由于人力资源需求建设关乎到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发展与创新,所以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必须满足人力资源需求这个战略性的问题,做到在满足人力资源需求质量和数量的前提下合理调整人力资源需求结构,最大限度地调动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并且做到吸引和收纳外来的人才,并挖掘出内部潜在的人才,为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的更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应当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并且给予满足区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必要性以足够的重视,发展起到最大的作用。此外,本文以国内外人力资源相关理论与需求预测方式研究为基础,分析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趋势,试图探索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的作用原理,利用灰色预测模型科学分析对振兴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的促进作用,且概括出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需求发展的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实施建议,根据这些来建立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人才需求预测研究的框架。希望本篇文章能为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现实应用价值与意义。
[Abstract]:At 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Twelf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held on March 5, 2015), Premier Li Keqiang of the State Council pointed out in a government report: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comprehensively revitalizing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the Northeast and deep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to maximize the role of human resources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port of the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of 2015 (Lu Hao, 27 January 2015) also mentioned efforts to re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is how to make efficient use of the old industrial human resourc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how to meet the needs of human resources. This paper takes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 takes the human resource demand as the main body, synthetically uses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to carry on the research and the forecast to the influence Heilongjiang Province old industrial base human resources need.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concept of human resource demand is expounded, and the grey forecasting model is construct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probes in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human resource demand, starts with the quantity, qual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human resource demand, and finds out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grey prediction model is used as the prediction method, and the data of employment, educational background distribution and age structure are counted as the basis of prediction. S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resource needs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at present is to meet the strategic problem of human resource needs. On the premise of satisfying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human resource demand, we can rationally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human resource demand,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human resourc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s old industrial base to the maximum extent, and attract and absorb talents from outside. And excavates the internal potential talented person, for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human resources renewal and the development provides the unceasing power.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its own advantages, and give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necessity of meeting the regional human resource demand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of which play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human resource theory and demand forecasting method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ecasting trend of human resource deman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s old industrial base,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human resourc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s old industrial base.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grey prediction model,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human resourc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s old industrial base, and summarizes the reasons for the shortage of human resource demand developmen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s old industrial base. And put forward the future human resource demand forecast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 according to these to establish Heilongjiang Province old industrial base talented person demand forecast research frame. It is hoped that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 research of human resource demand predic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ld industrial base.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4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赫国胜;利用风险投资振兴中国老工业基地对策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陈清泰;新形势下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综合方略[J];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06期

3 崔力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迫切任务[J];新长征;2004年09期

4 侯卉;论实现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人才优化配置[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王志浩,张丽君;对振兴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分析[J];学术交流;2004年07期

6 王晓来;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张秀芬,丛春荣;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必须解决的“症结”[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吕秀伟;振兴黑龙江老工业基地需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9 吴限;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中小企业发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邵宏珠;;关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鲁志军;;论技改贷款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焦方义;;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3 徐勇;;创新国企体制 加快吉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进程[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4 孙世强;;国家政策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研究[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5 朱荣科;;资源型城市反贫困——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文汇之一[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6 李俊江;史本叶;;老工业基地兴衰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措施与启示[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7 李中义;高元禄;;加快市场化改革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赫国胜;;利用风险投资进一步振兴中国老工业基地[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9 李向平;陈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10 娄福恩;徐萍;;地方志要为振兴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服务[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N];经济日报;2004年

2 胡鞍钢;老工业基地振兴:吉林该如何做[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王海坤;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回春”有术[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4 记者 朱大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全面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目标和历史任务[N];长春日报;2007年

5 班健;创造老工业基地的新生[N];中国环境报;2006年

6 佟冬俊;蓝图展现出的是机遇[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7 陈金子 初训;围绕主题 扎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N];丹东日报;2007年

8 记者 樊金钢;九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开工[N];黑龙江日报;2007年

9 呼涛;老工业基地历史欠税将得豁免[N];黑龙江经济报;2006年

10 记者  孟唤;现代流通在老工业基地辽宁快速发展[N];经济参考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振凯;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隋忠诚;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国际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任晶;我国老工业基地创新系统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伟民;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技术创新竞争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关大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环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常忠诚;制度创新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08年

7 吴艳玲;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变迁[D];辽宁大学;2008年

8 李铁滨;东北老工业基地承接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扩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姜周;基于区域经济合作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振兴战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王宏伟;东北老工业基地工厂搬迁改造土木工程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95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095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e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