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约束经济增长的理论机理与启示
[Abstract]: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two closely related aspec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practices will lead to economic imbalance or ecological disorder, which will lead to a series of social crises. The "proposal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formulat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dopted by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uts forward the "13th Five-Year Plan" development mode, which includes "green development". In fact, it is the national response to the imbalance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intends to investigate the inherent logical linkage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t is found that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spatial location factor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constrain economic growth. Therefo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linkage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e should build up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by upgrading the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rais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eshold for the entry of foreign capital, and tightening the emission control of urban life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linkage pattern and other aspects of effort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系统建模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政策调控研究”(项目编号:2015M571716)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常态下江苏省低碳经济发展与环境规制协同创新路径探索”(项目编号:15EYC006)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基于系统建模的江苏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政策调控研究”(项目编号:15SYC-009)
【分类号】:F124.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环境墙报[J];环境;2001年06期
2 孙澄生;企业应如何评估投资意向国的环境经济价值[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3年02期
3 张榕芬;;我国环境会计“Top-down Approach”发展模式的思考[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年08期
4 庄一廷;林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环境经济损益分析[J];能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5 祁春玉;肖昌琦;;徐州:打造“环境经济之都”[J];中国报道;2007年02期
6 付秀杰;;环境会计的理论框架及其在我国的实施[J];北方经济;2007年04期
7 潘岳;;谈谈环境经济新政策[J];环境经济;2007年10期
8 张丹华;邱立华;杨再雍;;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8年09期
9 ;《环境经济》论文集征稿及优秀论文评选启事[J];环境经济;2009年06期
10 ;《环境经济》论文集征稿及优秀论文评选启事[J];环境经济;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广龙;兰晔峰;;环境经济的兴起与发展[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2 徐强;;环境经济预警系统几个问题的探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陈桂华;;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寇晓东;薛惠锋;;1992—2004年西安市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陈国生;;环境与生产力[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陆炜;;环境信息化建设发展思路初探[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7 张远东;蔡瑜萱;曾建伟;田倩瑶;;区域性化学品环境安全管理与建议[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8 柯\~;;应尽快启动国家层面的环境健康调查工作[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王生坤;;浅谈我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10 王瑞;;浅谈基层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何蓓琦;多方有效合作 推动环境经济共同发展[N];中国环境报;2013年
2 记者 彭丽;环保总局诚邀工业协会全面合作[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省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 冯杰;以环境保护为手段优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N];甘肃经济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秋蕾;环境保护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环境保护合作协议[N];中国环境报;2012年
5 中国50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改善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上)[N];中国环境报;2001年
6 陈晓英;发展经济要重视降低环境成本[N];经济日报;2002年
7 黄冀军;县级环境执法状况令人担忧[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总编辑 刘友宾;积极做好新时期环境出版工作[N];中国环境报;2010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李巧宁;环保部:充分发挥环境保护 优化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N];证券时报;2010年
10 记者 章轲;2009年全国环境污染代价达9700亿[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步娜;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环境保护功能[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文同爱;环境法保护对象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黄细兵;环境相对友好指数的测度及综合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彭高旺;促进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刘颖宇;我国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应用绩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张建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吴椒军;论公司的环境责任[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秦丽云;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环境经济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9 李新杰;河南省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路径及预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10 李红莉;十年经济发展对环境空气和地表水体质量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狄可;莱芜经济开发区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关锐;新时期对我国环境与贸易发展问题的思考[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3 侯小凤;沿海农业区施用农药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张红;山东省环境经济承载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李玉含;贸易对中国环境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年
6 徐宾;环境投资决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7 刘晗;论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赵行旺;提高环境管治效率的博弈分析[D];中山大学;2005年
9 于博;日本环境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周小飞;WTO环境规则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44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344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