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CGE模型仿真

发布时间:2020-03-12 11:04
【摘要】:技术进步和劳动力转移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考量指标。文章利用CGE模型,分析了劳动力转移进程中,不同政策背景下的农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善配套政策促进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下,技术进步的经济效应更优,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更明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蔡f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朝明;马文武;;中国“民工荒”与经济结构调整——基于刘易斯—托达罗理论模型的综合解释[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洪勇;;中国刘易斯拐点的异象、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J];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08期

3 包佳迪;;城市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基于浙江省的协整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10期

4 刘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若干问题[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5 董万好;刘兰娟;;财政科教支出对就业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基于CGE模拟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6 易露霞;黄蓉;;我国农民工工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年07期

7 王一鸣;;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8 翟振武;杨凡;;民工荒:是刘易斯拐点还是伊斯特林人口波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8期

9 王瑜;;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及争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06期

10 项松林;;异质性企业、结构转型与稳定出口[J];经济评论;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晋;基于农民工视角的刘易斯转折点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2 张乐川;我国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可行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谭寒;我国农民工培训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4 田珍;我国劳动力流动对贸易模式转变的影响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1年

5 俞文蜜;浙江省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陈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份额的演变及原因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晴;人口年龄结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贾修斌;人力资本在西部欠发达县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D];兰州大学;2012年

9 赵敏娜;刘易斯拐点下的我国税收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王俊皓;我国民工荒问题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蔡f ;;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J];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泽萍;;试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双重影响及政策选择[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12期

2 范若炎;;企业要重视技术进步的软投入[J];科学·经济·社会;1991年01期

3 张宗庆;试论技术进步对企业家的挑战[J];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4 王健君;;论西方发达国家对技术进步的干预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科学·经济·社会;1992年02期

5 王月辉;;社会因素对技术进步的影响[J];理论月刊;1992年07期

6 苏东荣;朱治龙;;技术进步定性测度新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1期

7 李天铎;在技术进步高速发展时期快速折旧的作用[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1期

8 孟照刚;技术进步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12期

9 B.博什科维奇;技术进步的局限性[J];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10 之言;企业因何难成技术进步主体[J];上海管理科学;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家骅;;试论我国技术进步的社会化和产业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孙文英;;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A];1999年晋冀鲁豫鄂蒙六省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1999年

3 张永光;;技术进步的统计评估[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王有贵;方福康;;技术进步的经济含义及其动力学机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5 雷明;冯珊;;技术进步评价系统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6 陈艳莹;张国峰;;技术进步的内生性与可持续发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雷明;;评价技术进步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蔡伟毅;;全球化条件下的知识溢出与技术进步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王艾敏;;外商投资对房地产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的数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靳卫东;吴向鹏;;实现技术进步型经济增长的路径和策略研究[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 管汉晖;技术进步服从于经济规律[N];中华读书报;2013年

2 王春生;企业是技术进步的主体[N];光明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于都;技术进步:报业实力的引擎[N];中华新闻报;2002年

4 冯昭奎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技术进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记者 高家宽 通讯员 陈杰;技术进步项目挑大梁[N];嘉兴日报;2011年

6 蔡肖兵;技术进步的代价[N];人民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冯卫东;技术进步是就业的福星还是灾难[N];科技日报;2013年

8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章玉贵;内生性技术进步才是中国经济源动力[N];上海证券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陈继军;多晶硅:脱困的希望在技术进步[N];中国化工报;2013年

10 孙涤;技术进步——企业发展的动力[N];;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宏秀;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2 赵利;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张育明;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理论与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郭建万;中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理论和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檀勤良;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就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6 邢宏建;网络技术进步与网络标准竞争[D];山东大学;2008年

7 肖六亿;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张红芳;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D];西北大学;2001年

9 喻美辞;南北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与南北国家的就业变动[D];厦门大学;2009年

10 潘伟志;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心城市产业演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潇;有偏技术进步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倪佩;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追赶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李f,

本文编号:2586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586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8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