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我国因劳动者权益被侵害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急剧增长。统计数据表明,从1995年到2008年,我国劳动争议的案件数量从33030件增长到了693465件,10年间增长了20多倍。新世纪以后,由集体劳动争议引发的职工群体性事件更是频繁发生。2007年广东接连发生由工资问题引发的外商投资企业职工停工事件;2008年以重庆出租车司机停运为开端,在全国各地引发了多起出租车停运事件;2009年以吉林通钢和河南林钢为代表的国有改制企业的职工停工,甚至伤人事件;2009年以来富士康“十二连跳”事件;2010年广东南海本田“停工”事件等等,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劳动关系矛盾的尖锐化,劳动争议的多发频发,致使我国局部地区的一些企业劳动关系发展态势趋于紧张。当前,集体协商制度被认为是在劳动关系双方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制度化、常态化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化解我国当前劳动关系矛盾成本最小也最为有效的路径。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政府及工会的推动下,我国的集体协商制度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是劳动关系中劳动条件的形成以及劳资双方相关事务处理采取的模式。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一种代表性的观点是,劳动关系调整模式分为个别调整模式和集体调整模式。个别调整模式主要是单个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劳动条件及相关事务处理;集体调整模式主要是由劳动者形成集体力量与雇主交涉劳动条件等劳资相关事务。集体协商是集体调整模式的主要方式,集体协商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人们对于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是否已经由“个别调整”向“集体调整”转型的广泛争论。 一方面,虽然我国已出现了一些通过集体协商来调节劳动关系矛盾的成功案例,但是,由于我国的集体协商制度还存在着诸如工会体制创新、集体协商法律的完善以及管理者认识不到位等障碍,集体协商的实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另一方面,劳动关系集体调整模式的最终形成需要宏观战略层面、中观集体谈判层面和微观工作场所层面的系统转型和相互支撑。因此,对新世纪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当前的劳动关系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对于准确把握我国当前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现状及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以有效化解和预防劳动关系矛盾,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种视角对新世纪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转型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索。论文着重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由“个别调整”向“集体调整”转型的现状和障碍,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现实选择和今后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最终目标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新世纪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劳动关系和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然后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介绍了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理论基础。首先界定了与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着重介绍和阐述了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理论框架——劳动关系策略选择模型。 第三章归纳和总结了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历史演进过程。划分了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市场经济初期三个阶段,依照劳动关系策略选择模型,分别对每个阶段的外部环境、劳动关系系统三个层面的状况和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第四章分析了新世纪劳动关系调整模式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对推动新世纪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引致性因素分析。主要从经济环境、公共政策、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新世纪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背景和原因,论证了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第五、六、七章依照劳动关系策略选择模型,分别从宏观战略层面、中观集体谈判层面、微观工作场所层面系统分析了新世纪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现状和障碍,是本论文的核心和重点。第五章从战略层面,分析了作为劳动关系的三方,政府、企业和工会所采取的战略对于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形成分别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第六章从功能层面,分析了我国集体协商的推行现状、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七章从工作场所层面,通过企业在工作场所中采用的大量实践,反映了微观层面中国目前劳动关系的关键特征,即管理层享有绝对权力来决定公司内部的劳动实践。 第八章为新世纪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对策建议。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经验和教训,在前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最终目标和当前的现实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对策建议。 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为,一是按照经济发展的阶段,将建国后至新世纪初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历史演进分成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市场经济初期、市场经济发展时期四个阶段,通过对各种引致性因素,主要包括公共政策、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劳动力的特征和价值观的变化等进行全面分析,分别归纳和总结了各阶段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类型,形成的原因及主要特征,拓宽了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研究视角。二是运用策略选择理论对建国以来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转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描述。在策略选择理论分析劳动关系调整的三级制度框架下,分别对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劳动关系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包括:战略层面——管理层、劳工和政府组织的战略取向,功能层面——集体谈判的发展,工作场所层面——员工参与管理的现状。这种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各阶段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形成的原因和主要特征。运用劳动关系策略选择理论对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转型进行研究,是对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理论研究的一种崭新的尝试。三是对当前中国劳动关系调整结构的状况进行了定量研究,这种定量研究既包括历史纵向的动态研究,也包括静态研究。定量研究聚焦于中间层级的集体谈判层面和基层的工作场所层面,因为我国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正在向集体调整模式转变,所以集体谈判层面的定量研究是重点。对集体谈判的影响因素和集体谈判效果的定量研究在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四是在前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最终目标和当前的现实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的对策建议,是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有益探索。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49.26;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多生;;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J];上海企业;2006年10期
2 燕勇;;对县域劳动关系发展现状的思考[J];中国劳动保障;2006年10期
3 陆海深;;警惕后危机时期劳动关系新动向[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年03期
4 郭宇强;;黄河涛、赵健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劳动关系重建》[J];公共管理评论;2008年01期
5 李群;;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J];辽宁经济;2007年02期
6 魏桂香;;企业如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J];人才资源开发;2010年07期
7 田松青;;当前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探析[J];前线;2010年12期
8 泽仁多吉;;和谐劳动关系在构建和谐甘孜中的地位和作用[J];四川劳动保障;2007年Z1期
9 汪胜全;;日本的劳动关系(下)[J];工友;2001年05期
10 张莹;陈健;;一份提案促成一项民心工程——四川搭建劳动关系协调平台始末[J];民主;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小恩;;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推进平安浙江建设[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2 陈诗达;;政府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顾建华;汤延龄;周敏;;规范劳动合同,和谐劳动关系[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4 常凯;陶文忠;;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诗达;;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劳动关系调整简要回顾[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6 王东进;;序[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7 陈诗达;;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与劳动关系演变[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陈诗达;;企业社会责任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9 陈诗达;;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形成和完善[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10 陈诗达;;完善政府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角色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职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N];工人日报;2008年
2 齐勰;全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工作成效显著[N];青海日报;2007年
3 王守志;简论集体合同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地位[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4 泽仁多吉;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加快构建和谐甘孜[N];甘孜日报(汉文);2007年
5 记者 许似亮;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近九成[N];汕头日报;2006年
6 记者 白季;我州研究部署今年劳动保障工作[N];红河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刘西艳;加大《劳动法》宣传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铜川日报;2006年
8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李文杰;工会组织在劳动关系调整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开封日报;2007年
9 王新刚;东营直属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企业发展[N];粮油市场报;2007年
10 陈少波 顾潮;完善三方协调机制 共建和谐劳动关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泰萍;新世纪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转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2 杨丽君;企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咏华;美国对日占领政策与日本劳资关系的重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东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的工会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周毅;论劳动权及其法制保障[D];吉林大学;2008年
6 董慰;城市设计框架及其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侯玲玲;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企业工资形成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缪榕楠;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正喜;珠三角以农民工为劳动者的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虎飞;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内蒙古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调整实证分析[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2年
2 段晶晶;完善我国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探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魏林杉;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政府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谢文波;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中政府职责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尹辉荣;劳动关系调节、处理过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喻婵;论双重劳动关系[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李洪丽;转型期我国政府的劳动关系干预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樊贵莲;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制度协调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9 刘展;论劳动关系调整中的公权介入及其限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贾慧敏;人力资源管理调整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
本文编号:
266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