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物流园区网络协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06:45
【摘要】:物流园区是运输、仓储、配送企业、生产、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和咨询等各类物流业者的集聚平台,也是各种物流资源的重要载体,具有一定的准公共属性。物流园区主体本身并不经营与物流企业内容相同或相似的物流活动,它只是为入驻物流园区提供基础性和公共性的设施和服务,因此,承载着大量物流资源的物流园区应该通过一定的服务方式和运作模式盘活优化各类静态的或者动态的物流资源。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对物流园区孤立运作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研究,提出促进物流园区网络协同的新型运作模式。物流园区网络协同运作研究是对物流业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性探索,对于研究区域物流合作机制和构建物流网络服务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物流园区作为社会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是物流活动和物流企业的集聚平台。在共同利益和市场竞争的驱使下,物流园区之间的跨区域、跨平台合作需求逐渐凸显。物流园区之间的协同与互动是物流组织网络化运作的重要方面。物流园区网络协同是以物流园区之间信息共享为依托,以促进物流园区内的物流资源开放和高效整合为目标,物流园区之间通过建立起常态沟通交流和互动协调机制,形成为各类入驻企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无缝衔接的跨区域、协同运作的网络化平台。这种新型运作模式有利于改善物流企业的运营环境,对推动区域物流乃至整个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论文综合运用了经济学、管理学和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采取了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物流园区网络协同的基本内涵、运作机制和运作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为了对物流园区网络协同运作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有更清晰的认识,论文从交易理论、产业集聚效应和网络动态组织关系等角度分析了物流园区网络协同的外部动因,从物流园区的空间形态演变、节点层次形态演变、节点数量演变以及竞合共存的生态位演化等方面对物流园区的演化过程进行多角度、立体化的归纳和研究。 通过构建物流园区基本博弈模型,探讨了物流园区之间竞争合作关系的内在规律,对物流园区网络协同机制的内涵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详细阐述了物流园区网络协同的资源共享机制和运作成本分摊机制,并对协同机制的实施细则进行了简要探讨。 论文提出了基于SCR视角(战略-能力-资源)的网络协同三维概念模型,对影响构建物流园区网络协同模式的内外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物流园区网络协同运作的模式。论文分别从战略主导、能力主导和资源主导三个视角,对物流园区网络协同运作模式的具体特征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对政府主导的区港联动经营、物流园区连锁复制经营和非集中型物流园区共同运作等具体操作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它们都是顺应当前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基本满足物流园区网络协同运作模式的重要实施方式。最后,研究了物流园区网络协同模式下的物流业务实施流程,并从政府、企业和中间组织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和保障我国物流园区网络协同运作的措施建议。 论文以浙江传化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为案例,对传化物流各“公路港”网络协同运作模式的发展思路、运作机制、营运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验证了论文的有关研究结论。 全文共包含图56幅,表13个,参考文献220篇。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兴生;;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目标出发规划建设宁武区域物流综合大通道[J];中国产业;2011年05期

2 俞园园;物流信息化对区域物流中心的作用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4年08期

3 吴坚,史忠科;区域物流系统的优化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8期

4 周永生,秦立公;广西区域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4年03期

5 ;江淮——高质低价 经济中卡[J];物流技术与应用(货运车辆);2008年04期

6 周亚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区域物流综合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11年03期

7 平海;发展现代物流 提升城市功能[J];物流技术;2003年03期

8 谈毅;我国区域物流发展与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4年10期

9 汪波,杨天剑,赵艳彬;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工业工程;2005年01期

10 唐建民;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深化产学研合作内涵,服务区域物流产业发展[A];2011年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1年

2 殷辉;陈劲;谢芳;;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区域物流发展评价[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潘裕娟;陈忠暖;;关于泛珠三角物流现状及构建泛珠三角物流圈的思考[A];2005年滇黔桂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段琰;王迎军;;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区域物流中心建设探讨[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刚;周静;邹飞燕;;湖北城乡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性研究[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狄同伟;余沪涛;王文斌;刘福财;邱克;陈春鸿;高京生;;IT如何支持企业运营管理[A];第六届中国零售业信息化峰会文集[C];2009年

7 杨春河;张文杰;邱潇潇;;中国区域性物流集聚实证研究[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潜;;基于权系数的区域物流园区规划方法研究[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廖迎;阮陆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单位根与面板协整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钱敏;;长三角经济区物流产业的战略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斌 少娟;陆港:区域物流枢纽建设新视点[N];深圳特区报;2009年

2 记者 李志峰;我市启动建设长江上游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N];重庆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杨靖 崔行;七部委推动四大区域物流产业布局[N];中国工业报;2009年

4 通讯员 马启贵 蒋绘园;二台镇投资1.3亿建设区域物流城[N];张家口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陈燕;打造区域物流枢纽城市[N];德州日报;2011年

6 记者 方向阳;义乌加快区域物流高地建设步伐[N];金华日报;2009年

7 王凌云;九江抢占区域物流制高点[N];中国水运报;2010年

8 记者 董永前 特约记者 朱琳;打造区域物流枢纽 拓展兰州发展空间[N];兰州日报;2010年

9 记者 郭奔胜 赵承;教育成本分摊要有明白账[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区域物流如何做大[N];中国企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文征;物流园区网络协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杨光华;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的演化机理与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郑斌;区域物流网络中心选址及线路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周凌云;区域物流多主体系统的演化与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金凤花;区域物流场的场效应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徐青青;现代区域协同物流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肖宏飞;输电阻塞成本分摊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8 王军;水上救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胡朝阳;成本分摊理论和竞价博弈方法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张中强;区域物流发展要素中的物流基础、经济基础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谌亮;区域物流的协同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春红;区域物流规划方法与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3 葛俊;湖南省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习频;基于区域经济的区域物流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王子龙;区域物流网络结构及其功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6 袁步思;区域物流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赵爽;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杨浩;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需求的预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杨晓慧;香港与深圳两地港口集装箱物流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10 周俊颖;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61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661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b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