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转型时期中国居民消费分析及宏观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04:53
【摘要】: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是金融危机蔓延的重要原因。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过度借贷,过度消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则形成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其经济增长对出口需求的依赖度不断提高,而大量出口积累的外汇储备则以极低的利率借给美国,维持其长期借债消费。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旧的平衡被打破,而新经济平衡点的形成将会取决于:发达经济体的“去杠杆化”,即提高储蓄率、降低负债;新兴市场经济体内部的结构改善,即靠提升内需去消化过剩产能、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下一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何在?显然出口无法再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尤其发达国家经济可能长期徘徊在衰退边缘,我国的政策重点在扩内需。中国尽管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目前私人消费支出占GDP尚不足40%,而其他较大经济体的消费支出大多占GDP的60%左右甚至更多。消费依赖于收入、财富和文化,也有赖于进一步的改革。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关键在于:高储蓄率倾向和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的下降。导致高储蓄率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追求赢利动机,使政府与国企为主的公共部门储蓄不断上升,而公共财政职能执行能力不力。长期以往,中国将可能滞涨。国进民退是不争的事实。1999年以来,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不断下降。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地方政府通过各种融资平台为政府的项目融资。国有经济在中国经济中作用过大,将使经济失去活力,甚至最终出现滞胀。扭转国进民退发展趋势,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消费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刻不容缓。 中国经济转型和消费问题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消费问题也是经济转型的问题,而转型的某些安排也必然促进消费。出于以上考虑,本文选取经济转型中的居民消费问题进行研究,试图从理论与操作层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形成一种战略性、成体系的研究,重点解决五个问题:一是中国居民消费目前的现状和问题;二是从需求角度探讨制约消费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方法;三是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四是金融体系对于削弱预算约束和平滑消费的作用;五是财政政策在战略层面与政策层面对于促进消费的作用。 西方经济学经典消费理论对消费的决定或影响因素进行了一般性的论述,认为即期收入、持久收入、生命周期等对消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遵循经典理论的结论,重视中国的特殊性问题,本文认为收入是居民消费需求的决定性因素,构成居民消费的需求基础。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收入分配)、一般性收入(收入流量)、家庭资产(收入存量)三个层面,本文研究造成中国居民收入偏低与收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论表明,倾向于政府与企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造成居民部门分配偏低,政府、企业部门储蓄率快速增长是目前“高储蓄、低消费”的重要原因;此外,居民部门内部储蓄率的城乡差异、区域性差异以及不同收入水平差异造成消费的结构性不足,实证研究表明调节分配差距对降低储蓄率和扩大内需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收入流量方面,本文将居民收入分解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研究认为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落后于GDP、劳动生产率增速,“刘易斯拐点”下,工资性收入具备增长动力,因此在工会收入谈判机制缺失下保证工资性收入的合理增长至关重要;经营性收入增长快,但比重仍较低,“国进民退”严重阻碍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创造适宜其发展的制度环境是关键;居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是收益与风险的问题,除房地产外,股票、债券、储蓄等收益均不理想,实证研究表明居民资产组合偏好转向低风险的固定收益品种;转移性收入主要是增长不利和不平衡的问题。对于收入存量方面,我们认为中国居民家庭资产规模偏低,这主要根源于市场经济普遍发展之前的公有制经济模式。在对居民低分配的同时,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果以国有资产的形式得以积累和发展壮大,而国有资产从未以任何形式分配给居民个人,这显然损害了居民资产积累。从城镇、农村居民两个角度,本文提出城镇居民分享国有资产新增值的可能性,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的创新。 对消费供给方面的研究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人均收入与消费阶段的国际比较研究表明,我国虽处中等收入阶段,但消费阶段明显偏低;历史与制度原因、市场经济发展的滞后在较大程度上造成了供给不足的现状;实证研究证明我国消费供给结构性不足问题仍很突出,低端消费供给过剩而中高端消费供给严重不足是制约消费的重要原因。 消费者约束是供需之外的重要约束条件,其弹性大小影响最终消费。本文从数理研究入手,构造模型验证消费信贷对于增强预算约束弹性的作用,解释了利率、贴现率、财富、消费者边际效用弹性等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而论证了消费信贷对促进经济增长、平滑消费等方面的作用,然后总结消费信贷的国际经验和教训,着眼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情况和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和相关建议。 全文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居民消费问题的金融、财政配套政策框架。从金融政策角度,提出深化金融创新,发展金融产品和消费信贷;从财政政策方面,提出运用财政职能改善收入分配和缩小收入差距,综合运用税收政策的调节和导向作用,以及广义财政方面的配套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6.1;F123.16;F22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郭锦墉;曹文;杨国强;;农村不同收入层次家庭享受型家电购买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调查样本[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年02期

2 王贺民;;试论物价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4年06期

3 王义娜;;“中国梦”里城镇化的战略地位与方向[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4 李海;;物价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10期

5 薛会英;;我国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行为探析[J];邢台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白云龙;基于经济权力结构视角的包容性增长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肖晗;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2 张阳阳;扩大农民消费支出的财政政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67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667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d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