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包容性视角下北京市典型低收入社区居住满意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15:21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迅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此基础上的城市建设往往过度重视城市规模扩张与经济集聚,以至于忽略城市建设中作为城市主体的人的需求。随着城镇化地域的不断推进,大城市内部空间不均衡以及不可持续发展的弱点逐渐凸显。市场经济转型和社会结构分异的深化使大城市涌现出一批不可忽视的“城市贫困地带”,在土地和经济市场化背景下衍生的城市低收入贫困地区逐渐受到地理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加剧,城市低收入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包容性城市的倡导为低收入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结合地理学、社会学和城市规划学对低收入社区和居住满意度相关理论,试图以北京市典型低收入社区为对象,以全面综合的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和典型低收入社区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从城市微观行为主体视角,研究北京市低收入社区居民居住满意度状况,进而分析地理环境对居民居住满意度的影响,试图探讨城市转型过程中社区邻里环境、建成环境和设施环境对低收入社区居民生活品质的作用。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北京市典型低收入社区居民对于居住满意度的评价一般,居民对通勤和生活出行的评价最高,不过,住房条件是困扰低收入社区居住条件提高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自然环境舒适性可以说是困扰北京居民居住环境健康性的最主要因素,从各典型低收入社区居住满意度的空间特征来看,位于老城区(五环以内)的社区居住条件满意度高于城市边缘(五环之外)的社区,成熟经济适用房社区居民居住满意度明显高于老旧单位社区和保障房(公租房)社区。(2)对低收入社区弱势群体居住满意度的分析可以看出,老年群体对居住满意度的评价一般,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群体对居住满意度的评价逐渐提高。低收入人群租房比重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居住条件也相对较差,对居住条件的满意度较低,且收入越低满意度也越低。外地人以租房为主,虽然居住条件相对较差,但对居住状况的评价较高。(3)不同类型社区的居民对居住满意度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衰退老城社区居民主要存在住房条件较差的问题,成熟经适房社区在通勤和生活出行方面存在相对的劣势,本地型社区居住条件满意度以及服务设施满意度均相对较高,城郊混合式社区则是多种居住问题综合存在的典型地区。不同类型人群的居住满意度也存在差异,高潜力型人群服务设施满意度、自然环境舒适度、通勤满意度、生活出行满意度、居住条件满意度都相对较高,中潜力型人群社会公平与包容的评价较高,而低潜力型人群居住问题较为突出。(4)城市居住环境对低收入社区居民居住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邻里社会环境对低收入社区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邻里支持、社会参与和邻里认同对居民居住满意度均有正向的作用,而邻里交往则对居民居住满意度影响不大,邻里社会环境对外地户籍居民的影响更为明显。设施环境和建成环境对个体居住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便捷的公共交通设施、良好的建成环境有利于提升居民居住满意度,而较长的通勤时间则会降低居民居住满意度,同时居住环境的主观评价在客观居住环境对居住满意度影响的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居民社会经济要素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以及收入水平对居民居住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促进低收入社区包容性建设不仅需要关注居住所需的实体居住环境的改善,还需要关注社区和谐的邻里社会环境建设,同时关注不同群体的居住需求。结合居住小区类型区的差异特征,因地制宜、分类引导,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居住环境调控方向,建设和谐宜居的社区居住环境。
【图文】:

城镇化水平,北京市,状况,包容性


图 1-1 北京市城镇化水平及增长状况来源:北京市统计年鉴1.1.2 包容性的发展路径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指导新世纪以来,全球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包容性发展。2007 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明确提出 包容性增长μ概念,并在国内外经济学界和地理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欧洲 2020 战略μ确定了欧盟未来发展的三个重点,其中之一就是扩大就业和促进社会融合为基础的 包容性增长μ[10]。2016 年第三次联合国住房和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人居三)通过的《新城市议程》将城市包容性发展提升到新的高度,提出了面向全球范围的城市规划,,重新定义了城市规划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中一个关键词就是 包容性μ[11]。在国内,2009、2010 年,胡锦涛总书

平均价格,北京市,居住满意度,包容性


009年以来北京市住房平均价格(元/m2)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29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楠;韩柯子;;包容性语境下的规划价值重塑及学科转型[J];城市规划学刊;2016年01期

2 颜秉秋;高晓路;季珏;;城市养老设施配置的微观模拟与规划政策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12期

3 吕陈;;北京城市贫困空间分布与演化特征[J];规划师;2015年S2期

4 赵雪雁;毛笑文;;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甘肃省的调查数据[J];干旱区地理;2015年05期

5 周春山;罗仁泽;代丹丹;;2000-2010年广州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变及机制分析[J];地理研究;2015年06期

6 林雄斌;杨家文;;北美都市区建成环境与公共健康关系的研究述评及其启示[J];规划师;2015年06期

7 黄勇;石亚灵;;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与实践评述及启示[J];规划师;2015年04期

8 李广磊;;深圳市典型片区居民居住满意度调查[J];城市问题;2015年02期

9 刘晓曼;罗小龙;许骁;;历史街区保护与社会公平——基于居住者需求的视角[J];城市问题;2014年12期

10 何深静;齐晓玲;;广州市三类社区居住满意度与迁居意愿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健;中国城市规模、效率与经济增长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任燕;我国城市社区民主建设的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蕾;日常生活视角下的城市街道空间包容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陈世强;郑州市城市空间扩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张f;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社区满意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74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674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f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