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传播视角的国际管理标准实施障碍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03
【图文】:
论文 2138 篇。不同国际管理标准每年研究论文的数量和增长情况见图 2-1 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2000 年—2004 年对各种国际管理标准的研究每年都在增加,2004 年达到高峰,当年论文总数近千篇,2005 年、2006 年直线下降,近三年每年论文总数在 300 篇左右,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我国企业对国际管理标准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国际管理标准的研究趋于冷淡,结合 2006年后我国通过国际管理体系认证企业数量增幅降低的情况,进一步证实国际管理标准在我国实施还存在一定问题,从而影响国际管理标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问题究竟在哪里?还有待于深入系统的研究。虽然如此,但这一时期的研究还是在数量上增加明显,而且关注的范围不断扩大,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入,有对各种新标准理解和实施的体会,有不同行业实施国际管理的做法与启示,有对管理体系有效性和贯标中存在问题的研究,还有对各种国际管理标准的综合研究,综合性研究论文 97 篇。这期间的研究者有通过认证组织的实践者,有政府相关机构和中介组织的推行者,有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管理专家和学者,其中相关方面的博士、硕士论文近百篇。论文数量
x的感受强度。邓若鸿等(2007)将影响指数与感受强度构造成如图4-12所示的二维影响平面,并基于先导假设讨论障碍因素的空间分布。在影响平面中,*Z和*Q分别为影响指数和感受强度的临界值,它们将整个影响平面划分为四个区域,其中:A区与C区的感受强度与影响指数具有相对一致性,而B区和D区的感受强度与影响指数存在相对反向性。对于A区(* *,i iQ < Q Z <Z),障碍因素的感受强度与影响指数值相对临界值*Q和*Z较低,其障碍作用较小,故称该区域为低影响区。对于B区(* *,i iQ > Q Z <Z),障碍因素的影响指数值相对临界值*Z较低,而感受强度值相对临界值*Q较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林;;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成本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30期
2 李永祥;王振华;;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四大管理体系——北京大兴灯具厂改革探索[J];中国劳动;1991年10期
3 何景炎;邓国庆;;健全出口产品退税管理体系初探[J];涉外税务;1993年02期
4 陈原;对构建我国反倾销管理体系的必要性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5 姜疆;质量、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一体化[J];中国标准化;1998年12期
6 左春燕;军队医院的经济管理体系与管理信息系统[J];西藏科技;2000年03期
7 李玉华;;清理各项收费 建立“四大管理体系”[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0年20期
8 宋华明,韩玉启;PDCA模式下的一体化管理体系[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2年02期
9 王学华,陈洪;浅谈怎样使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更有效[J];中国井矿盐;2004年05期
10 聂爱杰;结合设计企业HSE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青;郭昌胜;王绪鹏;沙健;王玉秋;;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再生水资源管理体系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2 刘树彬;夏伟;董海星;;兴隆庄煤矿推行全面预算控制的实践创新[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蕾;朱健强;;研究所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探讨[A];发展篇——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十辑[C];2004年
4 潘云华;;建立高效、规范的先进刀具推广应用管理体系[A];2007年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星火机床杯》工艺创新发展绿色制造节约型工艺有奖征文科技论文集[C];2007年
5 李次军;;浅谈OSHMS有效运行的几个重点[A];赣闽皖苏湘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莹;;纺织服装企业一体化管理的发展趋势[A];2006年全国服装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甘业福;黄鹏;;核工业八二一厂辐射防护管理体系及运行状况[A];全国核与辐射设施退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石改梅;;浅谈企业战略风险管理[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赵旭东;钱铭怡;严俊;肖泽萍;施琪嘉;;德国的心理治疗培训和管理中国卫生部2008赴德国、奥地利考察团[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张航;江建军;;基于整合不同管理模式的标准化体系[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皓 记者 任维东;云南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N];光明日报;2007年
2 俞雷;为什么民企“一团糟”还能管得好?[N];经理日报;2007年
3 杨建伟 房卫东 史非;管理体系刚柔相济[N];平顶山日报;2006年
4 李永生 程宏远;平凉公路总段多措并举完善路政管理体系[N];平凉日报;2006年
5 ;莱钢集团廉政效能管理体系的创建与实施[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6 通讯员 刘杰 韩文风;连云港海事局率先实施江苏海事管理体系[N];现代物流报;2006年
7 孙文宾;四川:构建新型工程造价管理体系[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蓝姝邋陈锋 李骐;60年一遇特大水灾考问广东应急管理体系[N];华夏时报;2008年
9 黎进邋金海鹰;舟山中远船务精度管理体系提升造船生产能力[N];中国远洋报;2008年
10 闫加新邋李新文 记者 廖文凯;我市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启动[N];眉山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家珍;基于知识传播视角的国际管理标准实施障碍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朱毅;城市社区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朱新武;新疆财政农业投入管理模式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4 程琦;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綦良群;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管理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阮红;商业银行零售客户终身价值评估及业务管理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靳勇;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中的经纪人管理与培养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陈宗年;新兴技术管理体系与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韩红;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模式与管理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王农跃;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杏秋;作业成本管理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2 杨东利;星级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创新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3 张哲彪;长春一东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陆琪琪;地方政府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郭延河;大连开发区基本建设管理中心项目管理流程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刘金山;大型节庆活动管理创新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7 谢凌峰;中国核工业集团222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辛怀军;XZ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唐蜜;完善安吉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胡敏杰;宁波市危险废物管理体制和处置对策[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13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13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