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进程中居民幸福测度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9 08:00
【摘要】:人类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不同的时代对发展的理解不尽相同,人类社会发展曾把创造财富当成其主要的追寻目标。近年来,在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充裕的同时,却产生了经济有增长,幸福无增益的现象。于是,人们逐渐开始重新审视社会发展的目的,并将社会发展的理念从重视财富转向重视人类本身的发展,开始关注人类幸福问题。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无论是执政者、学者还是普通百姓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幸福与快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人类幸福能否被测度,长期以来存在争论和质疑。应该说,今天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肯定的答案。但究竟如何准确测度幸福,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学术和实践问题,不同国家、不同研究机构、不同学科都在进行着不同的尝试,科学评价人类幸福成为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一些发达国家从上世纪70年代就展开了幸福测度研究,亚洲小国不丹在80年代初期就把提升国民幸福总值作为治国之策。2005年以来,如何测度居民幸福引起了中国政界、学术界乃至普通百姓的广泛关注。综观之,测度幸福的指标多之又多,有客观的、主观的,有单项的、多项的。由于学科性质、研究领域或测度指标选取的不同,对同一对象会出现大相径庭的测度结果。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对幸福的测度尚未有像GDP一样能够得到广泛认可并通用的指标体系。 本人经过深入思考认识到,从测度方法和指标的实用性考虑,人们需要一个能够被社会各界广泛接受的、可操作的测度指标体系。有了这样一个指标体系,就能为各级政府进行宏观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也可为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区进行交流沟通提供比较的基础。鉴于学术界对此方面的研究仍较为滞后,各学科之间无论在测度指标的内涵上,指标体系的构成上、数量上都各为迥异,本人尝试在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中探索人类幸福的测度方法,并进行实证研究,期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突破,为幸福测度研究指标体系的不断完善并运用于社会实践尽一份菲薄之力。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如下:从研究问题界定、研究背景介绍、文献探讨、指标构建与研究假定、实证研究到研究结论启示,各个步骤环环紧扣循序进行,同时将研究过程视为一个循环,从第一步骤开始到最后阶段完成,如果研究结论不能回答研究的所有问题,便要再重新界定问题、调整指标结构、发展假设、重新进行研究设计。按照上述程序,论文借鉴国内外研究经验,在对不同领域幸福测度理论进行梳理完善的基础上,从定义幸福、探讨居民幸福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开始,形成了从微观到宏观,从现在到未来全方位涵盖居民幸福的测度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7大类、37个观测指标,并应用于杭州居民的实证研究。具体操作时,主要围绕居民幸福测度的实证设计与居民幸福的测度,居民幸福的主要影响因素展开,并对一个特殊群体即农民工群体的幸福感和对影响居民幸福的宏观社会环境——公共服务满意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在完成论文的整个过程中,本人一直遵循着这样的原则,不断吸收最新研究成果,不断修正测度指标体系,不断探索合适的实证研究方法,不断思考对策建议的前瞻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幸福测度理论及方法研究日趋完善,居民幸福可以测度; 第二,实现全民共享改革开放果实,提升各阶层居民幸福任重道远; 第三,居民幸福测度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无论对杭州而言,还是对中国其他地区而言,要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应从如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加快经济建设,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第二,加快制度建设,为改善民生幸福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基础; 第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倡导积极向上的幸福观保驾护航。 论文主要创新点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在研究视角上,基于统计学、经济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等多学科视野对居民幸福进行测度研究,是一种创新。论文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微观心理感受与社会发展进程相连,深入、细致地探讨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居民幸福测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问题,探索有效理顺、整合各学科间的幸福研究的途径,并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修正和拓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 第二,在研究体系上,选择国内外普遍关注但又众说纷纭,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论题展开写作,是一种拓展。论文系统地梳理了相关学科、相关流派在幸福理论及幸福测度方面的长处与不足,构建了居民幸福测度指标体系,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观点。对于弥补GDP指标的不足,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彰显社会经济发展的终极价值,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在构建居民幸福测度指标体系的关键技术环节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技术,是一种突破。论文构建了包含37个指标,7个因子的居民幸福测度指标体系,运用杭州实证数据验证了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运用结构方程、决策树分析等方法,测算了居民幸福指数及其影响因素,不仅为获得真实、可靠的居民幸福数据提供了测量技术保障,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信息,也为今后同类研究提供了参照系及数据基础。 本文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如下: 第一,跨省份、跨国度、跨文化的研究有待继续,在纵向数据研究方面还有待拓展。为考量幸福测度指标体系在更大范围的适用性、可比性,今后应在更大的空间、时间范围内展开研究。今后将在扩大研究范围的同时,挖掘已获得数据信息,探索未来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居民幸福的规律性和测度指标体系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上的适用性。 第二,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入,实证研究还有待扩展。虽然本人研究的幸福测度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均经过慎重、科学的选择,并经过数年的不断完善,在实证研究中表现出了优良的信度与效度,却仍然会有一定的缺点和不足。所以,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要借鉴各学科更具优势、更加有效的研究方法加以弥补。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24;F126
本文编号:2720513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24;F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君;;幸福指数研究的不同视角及国际比较[J];数据;2011年06期
2 陈惠雄;吴丽民;;国民快乐指数调查量表设计的理论机理、结构与测量学特性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林洪;曲博;温拓;;国民幸福理论与广州国民幸福研究[J];城市观察;2011年01期
4 奚恺元;;“幸福指数”测量应“六要六不要”[J];当代经济;2007年02期
5 林洪;李玉萍;;国民幸福总值(GNH)的启示与国民幸福研究[J];当代财经;2007年05期
6 杨缅昆;;政府绩效评价:公共管理效益指数研究——兼评幸福指数[J];当代财经;2007年09期
7 程国栋,徐中民,徐进祥;建立中国国民幸福生活核算体系的构想[J];地理学报;2005年06期
8 赵彦云,李静萍;中国生活质量评价、分析和预测[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9 陈惠雄;;国民幸福与快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J];创新;2007年03期
10 傅红春;;经济学对幸福的离弃与回归——“斯密之谜”的一种解释[J];杭州通讯;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凌新;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科学范式[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20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20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