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基于资源的创新网络与知识获取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03:28
【摘要】:在合作技术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参与到组织间合作创新网络之中,在合作创新中谋求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企业网络关系管理的实践表明企业网络的作用包括正反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的外部网络关系对创新产生重要性影响,有利于创新知识获取;另一方面,企业间过度嵌入的网络关系可能限制企业创新知识获取,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企业网络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企业网络关系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技术创新知识获取,其作用机制如何;企业能否构建有效的创新网络关系;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创新网络关系是否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这些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基于我国经济转型背景,我们对企业创新网络与技术创新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探讨,研究企业拥有控制的资源与创新网络和创新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本文包括四方面的子问题:企业资源对创新网络的影响;创新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知识获取的影响;企业资源对创新网络与知识获取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制度环境对企业资源与创新网络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为了论述上述研究问题,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文献阅读与调查访问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理清主要概念,企业资源包括知识资源和网络资源两个方面,创新网络特征包括关系数量和关系强度两个方面,知识获取效果的评价包括合作关系有效性和知识获取有效性两个方面,制度环境用制度支持来表征。然后提出本文理论模型:创新网络对创新知识获取产生正向影响,企业资源负向调节创新网络与创新知识获取效果之间的关系;企业资源对创新网络产生负向影响,制度支持负向调节企业资源与创新网络之间的关系。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吉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的合作创新和知识获取的相关数据。针对收回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变量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从而对本文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网络与技术创新的外部知识获取效果显著正相关,并且这种相关关系部分地受到企业资源的调节作用;企业资源与创新网络显著负相关,并且这种相关关系部分地受到制度支持的调节影响。 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为顺利完成技术创新项目,当企业与外部其他组织建立较多的合作关系时,这些合作关系的沟通联系将更加有效,企业能够从中获取更多的创新知识;当企业更加愿意与外部其他组织建立的合作关系为强关系时,这些合作关系的沟通联系将更加有效,企业能够从中获取更多的创新知识。企业开始技术创新项目时的知识资源水平越低,企业越希望通过形成新的创新网络关系来获取创新知识;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时的网络资源水平越低,企业越希望与合作伙伴形成强联接的创新网络关系以获取创新知识。当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时的知识资源水平较低时,为了技术创新形成的网络关系数量对知识获取的影响将更大。当政府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技术等方面的便利条件时,企业从事创新时拥有的知识资源对企业参与合作创新的影响就不那么大了。 本文围绕“企业资源——创新网络——知识获取”这一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探索性创新:一是在创新网络与知识获取之间关系上考虑企业资源条件的调节作用;二是在企业资源与创新网络之间关系上考虑制度支持的调节作用。并且检验了处于我国转型经济背景中的企业如何利用创新网络获取创新知识。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企业网络理论和合作创新理论,并且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尽管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但是研究过程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需要通过未来研究改善。这些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关注项目层次上创新网络和知识获取,仅仅基于特定技术创新项目进行数据资料搜集,不太可能产生纵向时间序列性的分析结果;未来相同样本的面板数据研究可能有助于我们确定,是否本研究的分析层次导致无法取得企业资源、创新网络对知识获取效果的长期作用数据。二是样本数据的收集存在主观性,没有严格按照随机原则进行抽样,虽然在后续统计检验过程中加以了控制,然而样本的代表性还是不够好;在未来研究中应扩大样本企业的地区来源,通过随机抽样方式选择样本企业。三是在进行理论模型构建的时候,仅仅考虑某几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因素,其它因素也可能影响创新网络和知识获取;未来研究将从其它理论研究视角对创新网络进行分析。四是变量测量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进行主观测量,尽管对数据资料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但是如果能够使用客观方法对变量进行测量,将对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有更好的保证。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72;F22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莎;企业外部网络特征、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25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25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a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