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中国房地产市场两类主从微分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14:11
【摘要】:在经济学领域,主从微分对策通常被应用于解释局中人的动态理性行为。政府作为市场中参与博弈的行为主体,学术界的普遍做法是将其视为博弈中的主导者,而把其它主体视为追随者。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并求解不对等局势的博弈模型,该数学工具不仅被用于解释经济现象,更提供给政府部门一定的政策建议。 近些年来,房地产市场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现有的大部分文献都相当注重其实证结果的分析与相关政策建议的讨论。虽然博弈论也是一种研究房地产市场的有效工具,但目前结合博弈模型并引入控制理论对房地产市场展开分析和讨论的文献仍然较少。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将主从微分对策理论引入房地产市场博弈关系的研究中,构建并讨论两类以政府为主导者的主从微分对策模型。 在第一类模型中,以地方政府与房地产企业之间的主从微分对策为基本单元,构建了在特殊约束条件下,地方政府间非合作博弈模型与合作博弈模型,政府通过土地供给和利率政策与房地产企业展开博弈。并引入Bang-Coast-Bang控制,通过非常规证明思路,对两个模型中地方政府所获得的支付进行了比较。在第二类模型中,局中人讨论范围被缩小至两个参与者,构建了地方政府与当地炒房者之间的主从微分对策模型,地方政府通过房产税政策与炒房者展开博弈。同样是引入Bang-Coast-Bang控制,并对其进行了更为深入地研究,着重分析了地方政府与当地炒房者各自理性行为的微观变化趋势,并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点: ①就各房地产企业而言:条件优越的房地产企业更倾向于囤积土地,而条件普通的房地产企业更倾向于加紧开发。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会促使其行为更倾向于完全囤积土地和完全开发土地两个极端,而该竞争是否会带来居民福利的增加并不明确。 ②在政府与房地产企业的博弈中,中央政府若能统一规划各地方政府的土地供应,便可有效地为各地方政府的目标带来帕累托改进。另外,在制定全国统一利率时应以对全国各地情况进行通盘考虑,以收集地方信息的方式为主,而非权衡各地方政府提出的利率谏言。 ③在与炒房者的博弈中,政府制定动态房产税税率时,首先须时刻关注炒房者行为,尽可能做到与炒房者行动同步。应该遵循“每次调节的时间间歇不宜过长、幅度不宜过大、趋势不宜改变”的原则。其次,房产税一旦普遍开征便不宜被废止,政府应维持一个恰好能抑制炒房者囤房动机的动态临界税率。最后,为了避免房产税的转嫁和房价中、长期的普遍上涨,应在房产税改革的初期就以高税率开征。 ④主从微分对策结合Bang-Bang控制是Bang-Coast-Bang控制的主要成因(该Coast控制阶段一般满足奇异控制)。如果主从微分对策的两个局中人都在显式上表现为Bang-Bang控制,那么追随者最优策略便会是Bang-Coast-Bang控制(该Coast控制阶段仍满足奇异控制),主导者最优策略则是Bang-Coast-Coast控制(前一Coast控制阶段不在奇异弧上,后一Coast控制阶段为控制域时变的Bang-Bang控制),而形成此类情况的原因是主导者存在一个显性的协态约束和一个隐性的耦合约束。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4;F293.3
【图文】:

过程图,算法图,分支图,最优路径规划


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最优控制理论,事实上,件下,求得最优控制策略,使系统在规定的目标划dynamic programming)作为运筹学的分支,于 2尔曼在研究多阶段决策过程(multistep decision pr法建立在他所提出的最优化原理(principle of op阶段决策问题自身的特点,把其变为一系列存在决,是一种求解决策过程(decision process)最优 年出版的《动态规划》是详细研究该类问题的首部问题上,动态规划优于此时无法施展的数学解析仅是求解问题的一种途径,而非算法。在连续型论搭建了求解所必备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的研图 3.1 展示了确定性连续型动态规划的过程,说明

电路,控制部分,机械设计,飞行器


而在飞行器[75]、电路、机械设计和操作[76]当中,有一类控制-Coast-Bang 控制,分为 Bang 控制部分和 Coast 控制部分,而 Cosat 控时候往往是处在奇异弧上的。[77,78]图 3.2 描述了一种常见 Bang-Coast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凌江;;地方财政支出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基于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1期

2 赵君丽;人口变化与房地产需求——人口结构变化与房地产周期相关性研究[J];城市开发;2002年08期

3 段岩燕,曹振良;调控房地产价格的关键——土地和金融[J];当代经济;2005年02期

4 慈仲博;;房地产市场价格弹性与政策有效性分析[J];当代经济;2007年04期

5 王斌;高波;;房价上涨与我国居民福利效应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1期

6 朱劲松;;我国“房产租售比”的特征、形成因素及效应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年01期

7 田祥宇;;国外物业税的征收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8 陈石清;朱玉林;;中国城市化水平与房地产价格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8年01期

9 张昭;陈兀梧;;人口因素对中国房地产行业波动的影响及预测分析[J];金融经济;2009年08期

10 中国人民银行上饶市中心支行课题组;;资产价格泡沫与转型期最优货币政策研究:一个房地产市场案例[J];金融研究;200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双久;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郑娟尔;土地供应模式和供应量影响房价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杜雪君;房地产税对房价的影响机理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4 高恩辉;资产选择、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稳定[D];南开大学;2009年

5 黄静;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广义财富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萍;政府干预下的房地产价格波动[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万晖;房地产价格与人口转变因素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汪旭东;基于财政金融政策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30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30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d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