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湖北省粮食生产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30 21:08
【摘要】: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重大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以不及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超过20%的世界总人口量,为世界的反贫困治理与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国内粮食供求形势依旧偏紧,潜在危机依旧存在,我国粮食安全仍不可高枕无忧。粮食生产供给方面,资源要素的供给与生态环境呈刚性约束。因城镇化、工业化的持续深入推进、生物质能源发展、种粮比较效益低及农业结构深化调整等原因,大量粮食生产要素资源不断向外转移,同时,农业生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粮食需求方面,人口自然增长、食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加工制造生物质能源等带来了粮食需求新的增长,使得国内偏紧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只能依靠自身解决,粮食主产区作为我国粮食生产责任的主要承担者,提高其以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粮食生产效率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关键。 湖北省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地位。近年来,湖北省年均粮食商品率为35%,商品粮达180亿kg,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湖北省粮食生产同样存在资源要素与生态环境的刚性约束的问题,提高该省粮食生产效率刻不容缓。本研究在技术效率理论与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框架内,以生产前沿面方法为实证红线,系统地研究了湖北省的粮食生产效率。论文在基本把握该省粮食生产成本收益与单要素生产率增长变迁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测度了湖北省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效率水平的历史变迁及特征、行业基础、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以此探寻该省粮食生产在全国范围内的成绩与地位、省内粮食各品种的生产效率内在联系与区别及比较优势、省内粮农在生产过程中的绩效提升所遇到的技术与非技术瓶颈。从研究内容具体看来,论文共分为8章: 第1章,导论部分。首先,本章在对国内外研究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出研究问题。其次,详细介绍了论文所涉及到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分析目前该研究领域仍值得完善的地方。再次,详细交代了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并据此阐述论文的研究内容、思路、技术路线及方法。最后,提出了本研究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第2章,湖北省粮食生产的历史变迁与现状介绍。本章在阐述湖北省粮食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对该省粮食生产的发展历程展开分析,总结了其粮食生产发展经验。随后,论文对湖北省粮食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所面临的各种约束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 第3章,湖北省粮食生产投入产出特征与单要素生产率分析。本章对以成本收益分析为代表的经济效率指标、以单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进行一般性描述与统计分析,以明确湖北省粮食生产资源要素的利用情况与技术进步特征。 第4章,宏观层面的湖北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分析。本章主要考察宏观层面的湖北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情况,采用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与超效率DEA方法,将环境污染因素纳入技术效率测算的考虑范畴,将该省粮食生产是否包含环境污染因素的两种情形下的技术效率进行对比。 第5章,宏观层面的湖北省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本章同样将环境污染因素作为粮食生产环节的“非合意产出”,利用全国省域投入产出平衡面板数据,采取序列DEA、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对是否包含环境因素两种类别的湖北省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与分解。 第6章,中观层面的湖北省粮食生产效率部分。本章探寻湖北省粮食生产效率的静态技术效率、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分解的行业基础,选用序列DEA方法和湖北省县域面板数据,对湖北省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小麦和玉米这五种粮食主要品种的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 第7章,微观层面的湖北省粮农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章重点在于探寻湖北省粮食生产效率的微观决定性因素,主要采用农业部湖北省固定观察点2007-2011年所形成的农户微观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回归分析与SFA一步法,估计农户各种家庭特征及状况变量对湖北省粮农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程度。 第8章,研究结论与展望。首先,本章对论文所做研究工作与所得结论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形成论文政策建议。其次,阐述了论文中所存在的不足,据此提出论文未来如何进行完善,即研究展望。 论文基本结论为,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省之一,在粮食生产方面具备较好的优势条件,建国以来该省粮食生产整体情况良好,粮食经济呈现一定增长态势,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较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增长和农业生产结构的深化调整,湖北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面临着挑战,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性决定了湖北省必须选择一条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为代表的集约型现代化农业发展路线。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粮食生产效率的提升是湖北省粮食产出增长的保障,其效率表现基本上是顺周期的,即该省粮食生产效率的发挥与国家和地方的农业、农村政治经济环境、国家政策与制度的支持与力度密切相关。从湖北省粮食生产方式选择的实际绩效来看,相对国内其他大部分产粮省份而言,该省粮食生产环节的“环境友好”绩效优于“资源节约”理念的践行效果。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成为湖北省粮食经济增长重要贡献来源,但这一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所贡献,即湖北省粮食生产率增长主要呈现“单驱动”增长模式,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成为提升总体生产效率、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从湖北省粮食生产效率影响因素角度来看,农户家庭特征及状态变量对该省粮食生产效率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326.1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岩;翟印礼;周艳波;范强;;辽吉两省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研究——基于莫氏指数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2 江春;吴磊;滕芸;;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2000-2008[J];财经科学;2010年07期

3 杨勇;;西部在全球化逆转期的转型优势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8期

4 解垩;;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5 李强;聂锐;;环境规制与中国大中型企业工业生产率[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姚增福;郑少锋;;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进步与效率损失测度——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省际数据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6期

7 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下)[J];读书;2006年03期

8 黄宗智;;中国农业面临的历史性契机[J];读书;2006年10期

9 王明华;;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基本判断[J];调研世界;2007年06期

10 孙梅君;;高成本时代的农业政策取向[J];调研世界;2008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杨朔;陕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小军;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4 李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5 张永霞;中国农业生产率测算及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6 李静;中国省区经济增长进程中的生产率角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7 范丽霞;中国乡镇企业增长与效率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8 袁平;农业污染及其综合防控的环境经济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田伟;湖南省主要农产品生产效率及比较优势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10 史君卿;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技术效率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筱文;黄土高原苹果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范红霞;海南天然橡胶和甘蔗生产函数模型构建与应用[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3 马宗俊;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力与化肥利用效率的区域特征[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焦俊党;中部六省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结构分异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李毅弘;订单农业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6 唐小军;吉林省玉米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7 李兮芝;浙江省粮食生产效率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雷淑伶;中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千玉坤;荒漠化草原牧户经营规模与生产效率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秦玉云;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35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35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c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