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02 02:56
【摘要】: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居民逐渐从关注经济增长转向关注个人幸福。本文采用世界价值观调查1990-2007年中国部分的5000多个样本,采用线性模型和有序离散模型,运用3个不同的幸福指标,分析了哪些因素能够影响中国居民的幸福程度和这种影响是否随时间变化。本研究将有助于明确公共政策如何让居民更加幸福,让社会更加和谐。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从1990年到2007年,中国人的幸福感总体呈下降趋势;女性比男性更加幸福,1990年男性和女性的幸福感最为接近;结婚的人更加幸福,并且结婚和单身的人幸福感差距在不断增大;是否有孩子一直对幸福水平没有影响。 其次,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都随年龄先降低后升高,呈现明显的U型曲线关系。生活愉悦度没有受到年龄显著影响。35-40岁的中年人普遍处于幸福程度最低的状态,40岁之后,幸福程度逐渐上升,而50-60岁的人幸福程度恢复至15-20岁年轻人的水平。 第三,从1990年到2007年,健康对幸福的影响力迅速上升,2007年健康的影响力迅速提升至20年来的最高点。总体而言,受教育越多的人越幸福,但1990年和2001年,教育水平对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 第四,总体而言,收入增加的确令人更加幸福,但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同等数量的货币增加带来的幸福感增加越来越小。相对收入比绝对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要更加显著,并且相对收入的影响力一直没有减弱。 第五,失业的群体比有工作的群体更加不幸福。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都随着失业率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曲线关系。当失业率达到约3.4%时,中国居民的幸福感最低。失业率对生活愉悦度没有显著影响。 第六,通货膨胀率和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都存在显著的2次曲线关系:通货紧缩和高速通货膨胀都使人幸福感下降,温和而低速的通货膨胀使人幸福程度最高。通货膨胀率对生活愉悦度都没有显著影响 第七,总体而言,对社会更加信任的居民更加幸福;但是当采用不同年份的数据时,信任只在2001年的影响是显著的,在其余的3个年份并不显著。社会失范水平对幸福感的影响非常显著,并且社会失范水平对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在1990年至2007年不断上升。最后,本文给出了一些提高中国居民幸福感的政策建议:完善医疗、基础教育、社会保障体制;加强食品和药品质量监督;破除垄断,促进公平竞争;税收制度改革,调节收入分配;更加严格的控制通货膨胀;从教育体制改革和增加就业机会两方面减少失业;从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增强社会资本。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4;F126
【图文】:
形式之间是否具有稳定性,并对解释变量相对影响力的变化进行解释。结合研究结论,指出不同地区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重点。图1-1 技术路线图1.3.2 论文结构按照上述的研究思路,本文将采用理论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从以下几章展开论述。第二章,数据、模型和描述统计。结合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设定衡量主观幸福感的合理指标。将生活满意度和情感愉悦度结合,并把两个原始指标的量纲统一,合并为一个更加全面合理的指标。随后对不同人口的 SWB 水平进行描述统计。第三章,采用性别虚拟变量分析性别本身是否给主观幸福感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年龄和年龄段的两种衡量方式,并加入二次项,讨论年龄和幸福感之间是否存在 U 型曲线关系。第四章,采用健康的自我评价水平和受教育年限指标衡量人力资本水平,在对中国居民间的人力资本进行描述统计的基础上,采用模型定量分析人力资本对 SWB 的影响强度
18图 2-1 中国四次调查中的幸福状况图2-1显示,从SWB来看,我国居民幸福感呈下降趋势,2001年达到最低,2007年有所回升。生活满意度变化趋势与SWB一致。生活愉悦度在四次调查年度呈现波动状态,1990年均值为2.05,1995年下降为1.95,2001年上升为2.13,但是2007年调查显示下降为2.06。图2显示了这四次调查中生活满意者和生活愉悦者的比例。图 2-2 四次调查中生活满意者和生活愉悦者比例如图2-2所示
本文编号:273764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4;F126
【图文】:
形式之间是否具有稳定性,并对解释变量相对影响力的变化进行解释。结合研究结论,指出不同地区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重点。图1-1 技术路线图1.3.2 论文结构按照上述的研究思路,本文将采用理论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从以下几章展开论述。第二章,数据、模型和描述统计。结合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设定衡量主观幸福感的合理指标。将生活满意度和情感愉悦度结合,并把两个原始指标的量纲统一,合并为一个更加全面合理的指标。随后对不同人口的 SWB 水平进行描述统计。第三章,采用性别虚拟变量分析性别本身是否给主观幸福感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年龄和年龄段的两种衡量方式,并加入二次项,讨论年龄和幸福感之间是否存在 U 型曲线关系。第四章,采用健康的自我评价水平和受教育年限指标衡量人力资本水平,在对中国居民间的人力资本进行描述统计的基础上,采用模型定量分析人力资本对 SWB 的影响强度
18图 2-1 中国四次调查中的幸福状况图2-1显示,从SWB来看,我国居民幸福感呈下降趋势,2001年达到最低,2007年有所回升。生活满意度变化趋势与SWB一致。生活愉悦度在四次调查年度呈现波动状态,1990年均值为2.05,1995年下降为1.95,2001年上升为2.13,但是2007年调查显示下降为2.06。图2显示了这四次调查中生活满意者和生活愉悦者的比例。图 2-2 四次调查中生活满意者和生活愉悦者比例如图2-2所示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宏伟;高敏;王剑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分析——基于对我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2 袁正;夏波;;信任与幸福:基于WVS的中国微观数据[J];中国经济问题;2012年06期
3 朱丽;杨占明;;中小学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以甘肃省为例[J];搏击(武术科学);201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海燕;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幸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彭展;北京市城镇居民幸福指数结构分析及测算[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2 吴燕丽;成都市集中居住区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3 刘莉;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37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37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