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基于知识进化观的企业创新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0 13:02
【摘要】: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发展,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构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能力来自于企业自有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知识管理的方式。知识的水平决定了创新的持续性和创新的高度。知识的发展过程决定了创新的持续性和创新的高度。我国现有的创新多表现出来一种单纯的技术模仿和知识的嫁接,仅依靠抄袭是不能形成自有的知识核心竞争力,因此,要想发展就必须解决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现有的创新研究多是从创新的形式、组织结构的设计、创新的激励方法等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去探索。本研究是侧重知识发展的规律去探求知识创新的模式,以知识为主,研究知识的进化机制,探索知识发展的机理。 本研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的方法,来探索知识进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知识创新的方式和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首先,以融知发酵模型为基础,借鉴经济管理中的演化发展学说,引入生物进化的理论,形成基本的知识进化发展框架。在此理论研究下,分析知识的生物属性,给出知识进化的概念,分析知识变异与知识创新的异同点,利用已有的研究给出知识进化的三个阶段,在进化的阶段中,知识创造和增长的方式,以及环境因素对于知识进化的影响,并给出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 其次,以生物进化特征为出发点,分析知识进化的方式和特征,以及知识体系达到创新程度的四个阶段,并分析各阶段的知识进化的异同。将知识进化中的变异产生的条件和来源进行了归纳总结,鉴于知识进化的渐进性特点,重点研究了知识进化中的渐进性创新过程,并分析了渐变性创新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再次,在已有融知发酵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知识基因的学说,构建了全新的知识进化类生物模型。重点利用知识熟化的过程分析该模型的各部分主要功能和运行机理。借助丰田的案例分析,对所有的理论概念进行了验证性研究,并分析了丰田汽车的知识技术和文化的进化过程。 最后,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利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20家企业访谈资料的分析,利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方式,搭建了企业内部知识进化的模型,为前面理论研究进行了验证和补充。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2;F224
【图文】:

特性图,环境图,过程图,组织知识创造


的知识生态循环理论(Knowledge Life Cycle) 把知识的产生描述为其演化发展过程,经历了从不可证实的知识转化为可以编码的有效的知识。组织知识的创造是一个充满大量推理论证的进化过程,是每个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知识工作者、组织体系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主体角度来看,富有成效的结果会刺激主体去取得更加成功的和环境交互的行为。知识创造过程的目的就是表示出了组织或者系统的宗旨与身份(identity)。知识是组织的每个主体在进行采取更加可靠有效行为过程中推理(归纳、演绎、探寻(abduction))过程中产生的(Cavalerand McElroy,1999)。知识生态循环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复杂性理论、组织学习与认识论等理论。强调组织内每个知识主体的主动性,提出了组织的宗旨和身份是每个主体行为规则的集合体,同我们现在的企业理论进行了很好的融合[39]。但是该理论没有深入对每个主体的适应性行为所造成的知识涌现现象进行探讨。其依据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具有和我们人类有一定差异的达尔文理论特色,在人类组织中,我们是由一定的宏观控制的,我们不但要适应主体、环境,而且我们具有很强的社会组织特性。主体的行为要受到组织和个体各自行为规则的约束的。

知识管理模型,情景,知识开发,知识本体


图2-6集成情景环境的知识管理模型伟,顾新建,程耀东,李建明.集成情境的知识管理统,2006(2))领导支持组织文化知识创新知识开发组织知识流识分享知识储存知识获取激励机制知识本体

体系图,核心知识,构建模型,个人


图 4-6 个人核心知识构建模型(资料来源:李sサ龋萍汲晒堆暗幕硌芯縖J] ,2010(1))当个体开始知识创造阶段的工作,自有体系知识的创新必然出核心区域,其自身的存量知识的储备需要起到重要的作用,没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萨苏;;为丰田带来灾难的成本控制专家——渡边捷昭[J];发现;2010年10期

2 李德勋;胡延龙;;丰田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中国康佳集团的启示[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3 陈雄亮;;挖丰田墙脚[J];汽车商业评论;2008年06期

4 张凌志;和金生;;基于知识进化视角的企业知识渐变性创新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09期

5 覃军;;创业要向前看[J];新经济;2011年07期

6 郭威;;丰田文化:为百年企业奠基[J];销售与市场(评论版);2011年08期

7 王小平;;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变革[J];中国标准导报;1999年03期

8 张小梅;;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知识创新模型研究[J];知识经济;2011年13期

9 ;[DUPONT]丰田新车型采用环保材料[J];现代制造;2010年05期

10 张媛春;邹东海;;企业知识创新中的个人权力约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伟莉;王家庆;;信息共享空间的知识管理内涵[A];现代图书馆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关鑫;高闯;;中国式“公司+第三方组织+农户”创新模式解读——来自大连吉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一个案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邱坚;陈怡;朱韶华;冯琦;;学科化知识服务运行机制在医院图书馆建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A];2011年全国医院情报图书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潘旭明;;知识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述评[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白海欣;季磊;刘东亮;杨柳;;浅析精细化管理在海洋结构物建造过程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11年

6 陈晓清;;医院图书馆提供全方位网络医学信息服务的重要性[A];2011年全国医院情报图书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彭健伯;彭华;;论创新的本质是科学[A];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严平李;书明;;基于知识的电站综自系统自动设计系统[A];水电站梯级调度及自动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田力;孙宁;孙晓敏;;积极构建人才高地 创建沈阳新型城市[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菊文;天津一汽丰田公司召回部分威驰、花冠、卡罗拉轿车[N];中国质量报;2008年

2 记者 刘霞;丰田公司71年来首现亏损[N];科技日报;2008年

3 侯春苗;丰田公司开启小型车未来[N];中国企业报;2009年

4 记者 胡键 通讯员 岳宗;汪洋会见丰田公司社长[N];南方日报;2009年

5 菊文;广州丰田公司召回部分雅力士轿车[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佩颖;环保的汽车来自环保的工厂和员工[N];中国企业报;2009年

7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踏板门”未合 “电控门”又开[N];科技日报;2010年

8 李克杰;丰田公司厚此薄彼的立法之失[N];法制日报;2010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宏伟;日本丰田公司“召回门”事件的法律评析[N];国际商报;2010年

10 记者 徐启生;日本丰田总裁在美国会公开道歉[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凌志;基于知识进化观的企业创新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曲克敏;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吕军;企业知识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张军元;日本汽车产业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夏晶;高校知识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周勇士;供应链知识共享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李晨松;基于知识中介的管理咨询公司知识经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詹勇飞;知识有机整合的过程与绩效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杜文宏;基于知识管理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秦昆;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图像数据挖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桔红;论知识创新的动力机制[D];中南大学;2002年

2 王璐佳;论研究生教育的本质[D];中南大学;2005年

3 王力;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心刚;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海金梅;基于知识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于琛琛;合作研发知识创新管理关键因素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7 王华;知识管理与人才资源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郑寒;知识联盟中基于知识转移的知识创新过程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郑寒;知识联盟中基于知识转移的知识创新过程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高树仁;基于三螺旋模式的大学知识创新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88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88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5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